诗与生活
谷萃健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蛰伏着诗意。从先民的《诗经》,到后来的诗词曲,到今天的现代诗,哪一首不是生活的记录呢?那些或高兴或忧伤的时刻总有诗在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而那些或美丽或愁恻的诗句也总能唤起我们生活的共鸣。春日迟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唤醒冬眠的眼睛;夏日炎炎,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送来一片清凉;秋云高处,晴空鹤唳,又怎能不再引诗情到碧霄?冬雪漫漫,三五好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又该驱散多少寒意?
生活,从来就无法定义。生存的不易,现代的快节奏,给每个人太多的负荷。幸好还有诗。有人说读诗无用,是的,读诗,确实无法给我们带来物质的利益,但是,诗歌的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让你的生活有一个不可言状的精神享受和美的质感。每一抹晨曦的微光,每一芽初春的细草,每一缕盛夏的凉风,每一颗金秋的果实,每一片轻盈的雪花,每一声低低的虫吟,每一场热闹的蝉鸣,每一张热情的笑脸,每一句温暖的问候,又怎能不让我们感到生命的美好和心灵的悸动,又怎能不感到涌动的诗意呢?那些背负行囊追梦的日子,那些荆棘遍地前行的路上,那条遥遥诱惑我们的地平线,心底涌起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是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李商隐说“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春风来了,伴随着春雨,万物都复苏了,荷花塘的上面响起了春雷,植物醒了,动物醒了,人也被惊醒了,什么醒了?感情。诗,就是那一声春雷,点燃你内心的火种,照彻生活的暗角。
叶嘉莹先生有诗曰“悲欢一例付歌吟,乐既沉酣痛亦深!莫道后先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诗词,是真情的流露,是长夜的歌吟。读诗和写诗乃是生命的本能。虽然生活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诗。
愿我们都能唤醒心灵深处的诗意!愿岁月静好,时光无恙,你我安然!愿我们都能把日子过成诗。 诗言志,诗抒情,诗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诗意人生,完美生活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