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梁是我的邻居,今年七十五岁,梁家寨子上的人都叫他老梁。其实他的真名我也知道,由于他的故事太真实,我就称呼他为老梁。我了解到他的故事是从门外(我们这里叫man)吃饭场开始的。吃饭场人多,热闹,家长里短,上下千古,天南地北,是我们这里的新闻中心。
“梁哥,你啥时候回来了?”一天在吃饭场见到梁哥。
“回来几天了!”梁哥答道。
“自己做饭还是和孩子们一块吃?”
“自己做饭自由,我还能动不想麻烦孩子们”梁哥说这话的时候显得有点犹豫!
梁哥十年前老伴去世,好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也没有啥负担,有人劝说他再找个老婆,还不算老,有个伴,白天有人做饭,晚上有人说话,不孤单,不寂寞!孩子们也都支持老梁再找个好老婆。于是有好心人牵线搭桥,老梁认识了邻村张村寨上的张寡妇。张寡妇早年丧夫,孩子们也都家成业就。对于张寡妇再找老伴的事,孩子们一万个同意。但是前提是:必须要到老张家。老梁和孩子们商量后也都同意,于是老梁就和老张住到一起了。

从此,老梁有了老婆,有了新家;老张有了老伴,也有了暖脚的人!从此老梁再也不愁没人做饭,从此老张再也不愁没人说话!两人和和睦睦,恩恩爱爱,如胶似漆,不亚于年轻人的浪漫!儿子,儿媳,女儿都很孝顺,冰箱,空调,电扇,电磁炉等应有尽有。女儿隔三岔五的都要送点蒸肉,饺子,衣服等。从来没把老梁当成外人,甚至比亲父亲还亲!老张对老梁更好,端饭倒茶,体贴入微!有人说老梁真有福,老梁嘿嘿的笑笑,幸福之感溢于言表!老梁也没闲着,忙时收庄稼,闲事打个零工,收个破烂,挣的钱都如数交给了老张。有人说:“你也积攒个私房钱,留个后路。”老梁嘿嘿笑笑说:“既然是一家人都要相互信任,何必藏着掖着了。”平时吃的穿的儿女们都送来了,老两口子基本上也没有啥开支!赶集,上会,看大戏,光景过得悠哉悠哉!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那天在饭场见到老梁我问他怎么回来了!他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那天晚上我到他家去,又问起来那事。他说:“老婆子生病,走了,我一个人在那里还有啥意思呀!”
“可以再找一个啊”!我说。
“去哪里找那么好的人啊”!说这话时老梁一脸惋惜!
“她好到哪里去了?说说。”
老梁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老梁和老张幸福的生活了九年,这九年他很满足、真正的尝到了人间的温暖、真正的尝到爱与被爱的滋味,真正尝到了家的温馨!可是就在今年九月份老张突然病逝,弄得老梁措手不及。送走老伴的那段日子,老梁失魂落魄,接下来的事,更让老梁内心深处产生巨大的震动。那天他在箱子里整理老伴的遗物时,从一个包裹里掉出来一本书,书里夹着十张存款单。老梁合计了一下整整十万块钱,其中,有老梁名字的存款单有六万元,老伴的四万。老梁看到这些一下子蒙圈了,眼泪夺眶而出。哪里来得这么多钱?况且还六四开,泾渭分明。老梁这才想到这都是几年来老伴积攒下来的钱,平时花销,吃穿都是儿女们给的,自己挣的钱也用不到,老伴也没有给子女们花,而把它当成了他们二人的私有财产,还把后事安排的如此完美,这老伴太有心了,这怎能不让老梁感动啊!
“这要告诉给她的儿子,让他儿子决定,我不能要这些钱。”
老梁心里想着。
于是,老梁把老伴的儿子叫到跟前说:
“娃,你看这是你妈生前积攒下来的钱,你拿去吧!”
“既然是我妈积攒的钱,那就是你们的,你保管着就可以,”
儿子看看那些存折说。
“娃啊,我想……”
老梁话到嘴边又咽下。
“爹!你想啥了?”
娃子问。
“我想回去!”老梁终于说出了口。
“为啥啊,我们不好吗?”
“不是,你们对我很好了。”
老梁说!
“我们养你!”
娃子说得很诚恳!
“我回去算了,家里还有人,这么多年在外面也不合适。”
“那好吧!”
娃子见老梁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我想把你妈的相片带上。”
老梁说!
“你等两天,我再去放大一张,走的时候,你把这些钱带上。”
娃子说!
“有我名的有带上,你妈的你留下!”
“那好吧!”
娃子答应了老梁的要求!
就这样老梁带着六万元的存折回到了梁家寨。

听了老梁的故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真是好心人,一个农家妇女,能在金钱至上的社会,能如此的大义,能够高风亮节,能够如此地为他人着想,能够如此通情达理,这是何等的人格作风啊!
“遇到了好人,遇到了一家好人!”
老梁十分感慨地说道!
“是啊,真的!一家都是好人”
老梁望着老伴的照片,两眼捧着泪水!
(根据真实事实改编)

作者简介:贺清波,洛宁县一名儿童福利主任,爱好文学,有微小说《养一天,也是爹》,《丑子》《搬家》等被多家杂志和平台刊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