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洪都市文学社 第六期
本次阅稿:
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江苏泗洪都市文学社 机构↓
社长:陈恩科
常务副社长:刘维斌
副社长:
李绍斌、印利华、张修美、王国生
常务理事:许尔康
责任总编:
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副主编:归隐尘埃
责任格律诗词曲审核:
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现代诗及各种文体审稿编辑:
刘维斌、李绍斌、印利华、张修美、韵芘胡桂芹、归隐尘埃、胡国庆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冰雪彩霞、阿明、翩若惊鸿、素心如雪、少说多做、天乐、胡杨林、天歌、百灵鸟、凤珠、白雪、开心、细细的雨、吉祥如意、虹
过年习俗
作者/张修美
过年又叫春节,它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悠悠华夏史,上下五千年。过年满溢着喜庆和吉祥,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民族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中华民族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千百年,来自各地形成了许多相同而又相异的过年习俗。
腊八粥是过年前奏曲,它拉开了每年过年的序幕。腊月初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要吃腊八粥,它由糯米、红豆、桂圆、红枣、栗子、花生、白果、松子等混煮成的甜稀饭。吃腊八粥有庆祝五谷丰登、生活甜美之意。传说 腊八粥来源于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独坐菩提树下苦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八日之夜悟道成佛。后人为了纪念他得道前的苦难,于腊月八日吃腊八粥,有“先苦后甜”之意。“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过年前(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各家都要彻底打扫一次卫生。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过年扫尘的习俗。按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过年扫尘有“除尘布新”之意,即将一切穷运、晦气、苦难统统扫地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辞旧迎新的愿望。
腊月二十四是送灶神的日子(我们泗洪有“官三民四王五”之说)。灶神又叫灶王爷,灶老爷。是上天派往人间、住在每户人家监视人们言行善恶之神,这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向玉帝报告这家一年的表现,由天帝决定这家来年的吉凶祸福。人们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就用丰盛的食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打小报告,并在锅灶旁贴上精美的灶老爷像,还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好话。一家老小都要向灶老爷下跪、叩头,以示敬之。小时候,我因没有向灶王爷下跪|叩头,被母亲狠很地打了一顿。至今记忆犹新。
腊月二十六叫尾牙,这天要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神一年来对人们的农作物收成增产、事业顺利、生意兴隆的庇护。老板要犒赏员工,慰劳员工一年来的辛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年底要给员工发奖金、做新衣服、发慰问品等。我们家乡现在还有“不管年底富不富,添上一身小褂裤”之说。
大年三十要“熰狼烟 ”,就是将潮草放在猪圈、厕所等不净之地燃烧,要放出很多浓烟,同时要放鞭炮。“熰狼烟”的目的是为了杀“鞑子”。传说满清政府入主中原时,满族中的一些贵族不习惯从马背生活转向农桑生活,政府把他们安放在汉人家里,由汉人养活,同时让他们监视汉人的言行,维护清政府的稳定。这些不知稼穑的满人在汉人家里无恶不作,汉人恨之入骨,称之为“鞑子”。汉人结婚时,前三天新娘子要被“鞑子”霸占,新郎不得沾边。后来汉人暗地里联络,商定好在大年三十凌晨,各家以“熰狼烟”、放鞭炮为信号,全国统一同时杀“鞑子”。据说现在人的“腋臭”就是满人遗传下来的。
过年时,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遇丧事人家三年不贴)。春联也叫门联、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他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子描绘时代,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春联贴在大门、角门两边,门上加横批。有些人家在各种家具上都贴上“福”字,象征“福星高照”。还有些人家将“福”倒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挂贴年画也是城乡普遍现象。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年画给千家万户增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有钱无钱,剃过新头好过年。”无论老幼,过年之前都要理一次发,干干净净过大年。有辞旧迎新、向往美好之意。“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谁要在正月剃头,就是破了大忌,会遭到家人、邻居、甚至路人的打骂、惩罚,千夫指,共讨之。
大年三十的午餐最丰盛:鸡鱼肉蛋、山珍海味,力量所及,应有尽有。食品都是在过年之前筹办的。我们家乡有“二十六买鱼肉,二十七做豆腐,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蒸满头,年三十坐着吃”之说。其实有些人家在腊月二十左右就准备年货了。午餐前要先祭祖,美味佳肴先敬祖上,后人不得先尝。年三十放的鞭炮要最大、最响,节日气氛才最浓。鱼不能吃完,留下一些以后吃,意为“连年有余”。
“打一千,骂一万,三十这天吃饱饭。”农家人平时对自家的牲口就像对待自己的老人孩子一样细心照顾,大年三十更是照顾有加。既是家中再穷,过年这天也要让一年到头,辛勤劳作的牲口吃饱用粮食做成的食料。
饺子和汤圆是过年中不可缺少的。“饺”和“交”谐音,“交”和“合”是相聚之意。汤圆用糯米做皮,用糖作陷。故汤圆又叫“糖圆”。有“团团圆圆”、“甜甜蜜蜜”之意。同时,饺子象元宝,象征富贵、发财。离家在外的游子无论千里万里,在过年那天都要赶回家来。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包糖圆、吃饺子、吃汤圆。那种欢乐、和谐、温馨、喜悦的氛围,既凝聚了亲情,又凝结了爱情。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 过年就是过“年”关。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生活在海中,每年除夕上岸做坏事、伤人,老百姓恨透了它。“年”怕光、怕红色、怕响声,人们就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放鞭炮,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防备“年”的到来。过年还有一“关”,小时候过了中秋,我们就一天天算着离过年的天数,因为过年有好吃、好玩、好穿的,可大人们却为过年发愁。所以“小孩巴过年,大人怕花钱”的谚语在家乡广为流传。守岁最早载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围着火炉、吃着年夜饭、磕着瓜籽、天南海北的聊着,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把一切邪恶、病魔、瘟疫、恶运、贫穷等照跑驱光,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唐太宗李世民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表现了对冬去春来、辞旧迎新的期盼。现在除夕之夜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人们特别喜欢的“年夜饭”。
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小时候我和小伙伴成群结队、挨门逐户拜年,目的是得到大人们的夸奖和一些糖果、花生、瓜籽等,是一种最开心的事情。出嫁的女儿年后要回娘家给老人拜年,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过年中有很多禁忌:如年三十不吃泡饭,免得来年打场晒粮遭雨;晚上睡觉要把鞋子翻过来,不让小鬼有藏身之地;初一不动剪刀,防止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会把财运扫光;不倒水、也不把水给别人,防止财水外流(财水不流外人田);不吃荤、只吃素,否则养猪不长膘;不骂人,不说不吉利话等。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客留下很多诗篇,记录了人们过年时的心里路程: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门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唐代诗人来鹄有诗《除夜》:“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椊见春风.”伟大的革命家董必武先生抗战时于重庆写了一首《元旦口占》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地的过年习俗有所不同。本文所写以宿迁及周边地区习俗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有些习俗可能要被淘汰。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情是相通的。不管什么时候,过年作为一个“浓缩亲情,凝聚友情,凝结爱情”的重要节日将会永远承传下去。它的许多文明习俗对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修美简介↓
张修美,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市县诗协会员,市县作协会员,市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泗洪诗协副会长。《泗洪诗词》副主编。《江苏泗洪都市文学社》副社长兼编辑。出版诗文合集《小草集》。
编辑韵芘胡桂芹感怀↓
一、长相思 • 清丽元旦
(白居易体)
韵芘胡桂芹
罗带清,玉峰清,花影翩跹妩媚生。兰舟竹筏行。
曲江萦,对歌萦。万处涵江灯会屏,笑因三姐声。
二 、 长相思• 元旦心语
(白居易体)
韵芘胡桂芹
佳丽姿,俊杰姿,桃叶心忧舟渡期。涟漪千叠痴。
谪仙知,谪仙思,饮酒金瓯吟唱诗,秋波顾盼随。
三、长相思 • 元旦迷恋
(宴几道体)
韵芘胡桂芹
姝娉婷,姝娉婷,袅娜娉婷舞曲迎,琴觞诗酒生。
姝娉婷,姝娉婷,顾盼娉婷款款情,俊流魂梦萦。
注:“顾盼娉婷款款情”中的“娉婷”借代姝。
四、长相思• 桂林元旦晚景
(欧阳修体)
韵芘胡桂芹
迷人灯,映波城,罗带簪峰相媲莹,文姝作赋能。
描丹青,绣锦屏,游画蓬莱淑女婷,娥眉何妒清。
五、长相思 • 清流如练
(刘光祖体)
韵芘胡桂芹
绕山婷,绕城婷,玉带清流元旦屏。花舟三姐声。
入心田,扣心弦,阆苑仙葩香艳宽,流连游客千。
六、元旦感怀(八仙体)
作者/韵芘胡桂芹
(一)
历朝武帝立元旦,子玉珪璋超级灿。
辞藻威龙感赋菲,云霞疏缕袅姿漫。
彬彬礼学俊流依,赫赫师尊高节赞。
底蕴浓稠中国期,优良传统文明伴。
注:
子玉:崔瑗,字子玉。东汉书法家、文学家、学者。
(二)
史册长河文化灿,历朝武帝立元旦。
题诗李适读军书,泼墨东坡歌锦缎。
陶潜子安脉脉舒,唐宗宋祖悠悠看。
天骄几代俊流诸,禹划九州龙骨干。
注:
子安: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
(三)
妩媚九州清丽阳,鲲鹏展翅任翱翔。
历朝武帝立元旦,唐代薛涛超栋梁。
顾国与心“交接馆”,视钱如土校书郎。
诗坛领袖才姝赞,光彩乾坤竹韵彰。
注:
薛涛:唐代四大才女之一。
(四)
夜光耀眼几江畔,翡翠涟漪游客看。
当代才姝醉石桥,历朝武帝立元旦。
天河转斗梦魂宵,瀑布流泉心意段。
切切情丝垂落绡,芳姿俊杰常牵绊。
注:
垂落绡:借代“瀑布流泉”。
(五)
缠绵佳节水涵阳,八桂繁华游乐场。
曲曲清泉犹觉散,深深翠竹即辞彰。
历朝武帝立元旦,当日文姝赋寸肠。
忧渡兰舟桃叶叹,相思爱妾献之王。
注:
忧渡兰舟桃叶叹:晋王献之《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六)
竹韵梅魂骚客赞,啁啾悦耳芳思贯。
痴如花落水无情,愁似江流心不乱。
胡女美人描赋卿,历朝武帝立元旦。
为公铁骨显峥嵘,家国争光依旧伴。
注:
胡女:各民族女子的统称。
(七)
礼义神州好客彰,绿浓红溢悄春芳。
悬壶济世眼中看,赠药救人天下忙。
何妒鲲鹏展翅叹,忽惊燕雀入村藏。
历朝武帝立元旦,底蕴文明温婉阳。
注:
1.鲲鹏:象征中国英雄豪杰。
2.燕雀:象征只会生妒心而无真材实料之类。
3.赠药:出处《晋书 • 羊祜传》,辑睦边境之典。
(八)
诗词多似遥星看,细腻风情骚客叹。
玉树华灯点缀霜,红男绿女温存段。
依依舞曲水茫茫,袅袅歌声江漫漫。
八桂婆娑经典装,历朝武帝立元旦。
七、 冰心如夕纯
(迎春绪)
作者/ 韵芘胡桂芹
柔风剪叶新,润物雨无垠。
丝缕缠绵客,文星缱绻春。
相思花下泪,久别梦中人。
折柳廿年远,冰心如夕纯。
八、 入梦相思切切绵
(新年心语)
作者/ 韵芘胡桂芹
乌飞兔走又新年,几度光阴几度牵。
隐痛离愁诗万句,悲歌远别雨三天。
邀期总被匆匆隔,托梦其如切切绵。
入骨相思无极尽,风花雪月录成篇。
注:
1. 其如: 无奈。
2. 切切: 声低凄美。
3. 风花雪月: 喻“情爱”。
九、千年调 • 多事之秋
(曹组体)
作者/ 韵芘胡桂芹
艰难杏林年,多事之秋调。抗战瘟疴铁铸,禹甸伟貌。英雄命殁,感动人心早。要团结,惜贤才,勿计较。
同甘共苦,赢取洁空到。海外疫瘟,国泰不论大小,中华博爱,内外皆关照。共努力,创瀛州,翠竹苍松草。
十、千年调 • 年滋味忆父笑
(辛弃疾体)
作者/ 韵芘胡桂芹
惠风剪茶花,玉蕾婷枝俏。沐浴芬芳旖旎,对联春报。抬头远眺,望断天涯渺。冷与暖,父牵留、姐弟小。
卌年记忆,福字墨香到。怎奈阴阳两隔,尽孝空调。屠苏佳宴,缺一知音笑,丽新年、隐心疼、情怎了?
注:
屠苏:屠苏酒。
十一、八声甘州 • 婉暮桂林
(乐新年)
作者/ 韵芘胡桂芹
远山川细雨雾连天,丝缕挽清冬。袅四湖江畔,烟花璀璨,惊艳朦胧。伞下帅男佳丽,俊逸伴玲珑。百媚霓灯熠,清婉漪融。
城夜无眠缱绻,赏曲悠芭蕾,倩影旋空。醉精魂幻化,出水洁芙蓉。俏茶花、嫣然红嫩,丽馨城、丰韵叠芳容。桃符语、屠苏醇恋、墨客情浓。
注:
桃符: 对联。
编辑韵芘胡桂芹简介↓
韵芘胡桂芹,(真名)胡桂芹,女,号:韵芘居士,70后,户籍:广西桂林,江苏泗洪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诗词会员、桂林诗词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兼格律诗词及多种文体主审稿(韵芘胡桂芹的专栏)、全国精英互联网“胡桂芹……”五项专题审核者、桂林都市诗社社长兼总编辑、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编兼社长、上海古风韵雅社副社长兼宣传策划,桂林市诗词学会理事,桂林七星诗社副社长、江苏泗洪都市文学社总编,清风世界文学签约诗人作家、原桂林甲天下诗词编委、桂林春风诗社常务理事,曾是诗词春秋文刊签约诗人作家,2019年下半年在“全球华语杰出诗人作家英豪榜”网络评比中荣获“第二十二名”;2019 年“优秀作家”荣誉称号;2020 年春在《全球作家诗人迎新春文豪榜、金牌作家明星榜、文化创新传承荣耀榜》评选大赛中荣获“第十一名”;2020 年11月初在“我爱桂林、文明同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诗词宣传用语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桂林广播电视台);2020 年7、8 月份在《华语作家诗人精英榜》荣获“第一名(无并列)”,2021年夏季在“中华诗词文曲星杯”比赛中获得“优秀奖”等等。
2020 年至今,诗词惊艳“都市头条”。
古诗词散见国内外大中诗社、曾入中央党校“实事求是”网与“慈善中国书画院”、都市头条及今日头条。部分诗词收录在《新时代诗词集萃》、《中国当代文学精品选》与《春蕾诗集》等书籍里。大量诗词被评为“热点精华”作品,且被推荐到“百度”中及相关世界网络转载。
2021年6月30日被广西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授予“形象大使称号”。投稿微信:huguiqin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