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朝云,男,字巍,号天柱,笔名天魏子,艺名煮石,1945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祁东县砖塘镇梅子山庄,大学文化。在退体之前的几十年,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政,最终走上了书画艺术创作之路。现为联合国国际艺术家联合总会副主席,《人民美术》杂志社顾问、央视老故事“筑梦空间栏目顾问”。中非文化交流大使、湖南广电国际频道“东方寻宝”栏目签约画家、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美木家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湖南省九歌书画院院士,艺术家,中南书画院院长,国家级著名国画家,2014年4月,李朝云经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协会鉴评中心专家评定为“国家一级艺术家”。李朝云6幅梅竹国画作品由中国教育联盟选编入2018年第一版《中小学书法美术教科书》教材。

迄今为止,李朝云的诗书画作品参加全国性的邀请展赛30余次,获等级奖20余次,其中一等奖6次,金奖10余次。多次被特邀随团前往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美国、联合国等国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泰国素博巴莫亲王、新加坡国家政府官员及韩国国企总裁分别将李朝云的《清气满乾坤》,《梅为雪而娇》,《半窗晴翠》,《梅竹颂》等作品作为精品收藏。1998年,在县城举办“李朝云诗书画”个人展。2002年,特邀在湖南省娄底市举办个人画展。2004年1月,特邀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国画作品荣获“金艺奖”。2005年6月,赴上海参加“中国书画名家全国城市巡回展”,作品在上海图书馆展出,2005年9月,15幅国画作品和个人照片经国家权威部门审核批准印制邮票一套,9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首发式,全国发行,2011年,国画梅花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荣获名花名家奖。

2013年8月,梅花作品在全国近万幅书画作品中胜出,被山东潍坊国际碑林选中勒石刻碑,2017年5月,中国新长城组委会将李朝云的白梅《寒香》,竹《半窗睛翠》刻碑立于八达岭新长城,供游人观赏,永久保存。2015年9月,驻联合国中国书会特邀李朝云参加在美国纽约美国UCT国际文化中心举办的“庆祝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书画展”,李朝云的《梅竹颂》国画作品被联合国总部作为精品收藏。2017年10月28日,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祁东县人民政府,湖南省企事业文学艺术联合会,湖南省九歌书画院为主办单位的李朝云画展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李朝云》(大红袍)首发式,在长沙美庐艺术馆成功举办发行。2019年12月29日李朝云国画作品《红梅图》由北京汇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322000元高价拍卖成功。2019年10月,由中国著名文艺家联谊会授予“国家级金奖艺术家”。颁发奖牌同时颁发“首届金华艺术”奖杯。2020年1月1日,“美中文艺交流发展中心”颁发《国际评分金牌资格证》终身有效。

2020年8月特邀参加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举办的“中国世纪大采风二十周年庆典”被评为颁发《中国最具特色书画家奖杯》,2020年9月《寒香》、《竹报平安》国画作品,由国家礼宾司收藏,并用纯银制作成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宾并颁发《中国国礼艺术家证书》。2020年11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监督发证,担任“中国文化金融发展联合会终身常务理事长”。2020年11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评估中心评为“国家特级书画家”。

其作品与传略分别入编“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中华书画名家》,《一代翘楚》、《留香一聚焦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新中国书画60年》,“中国当代书画投资与收藏指南》、《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文艺百科大全书》等80余部典籍,著有《朝云墨痕轩诗书画集》,《朝云书画集》,《朝云画梅》,《国家艺术人物李朝云专刊》,《中国国礼艺术家李朝云专刊》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出版发行,2017年1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李朝云》、并将李朝云头像作为《军旗颂》、《中国当代书画与投资收藏》、《人民美术》(2017年4月特刊)封面人物正式出版发行。《湖南日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美术报》、《文化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商报》中华艺苑名家专栏》,百度百科,今日头条,红网,优酷,腾讯视频,华声在线,星辰在线;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艺林春秋》李朝云专题纪录片,中国新长城传媒——走近李朝云“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专题片已向全国播放,2017 年8月人民美术杂志社联合中央电视台CCTV摄制组拍摄“一带一路”书画名家李朝云访谈,已向全国播出。2018 年3月,中央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艺术名家《李朝云》专题片,全国展插。2019年6月新时代艺术家“李朝云专题片”由全国各大网络媒体向全国展播。中央,省,市、县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纷纷对李朝云的艺术成就作了专题报道。
李朝云作品欣赏

梅似盘龙气势盛 竹是长缨形意佳
文/史峰
李朝云,湖南省祁东人,1945年生。其经历相当丰富,务农,当兵,从政,从市井到庙堂,诸事皆能。但无论务农、当兵或是从政,都被李先生视为俗事,无法致其精神跳出红尘界,收得脱俗境。

为实现精神超然脱俗,李先生最终从俗业转向从艺,一头扎进国画艺术的海洋里,专心国画艺术修练与创作,佳作连生,因其出色的国画成就,得国家一级美术家认定,又得中国书法美术家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诸职,成为国画元老级人物。
李先生作国画,精于画梅,画竹。

李先生之所以寄情于梅,是因为他自具“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的梅花气质,与梅花品质相通能融,所以李先生能将心性绘于梅意,得形意具佳的梅画杰作。

李先生的梅画作品,特色鲜明,以梅拟意,意境深邃,无论构图、用笔还是用墨,都极富创意,可称“朝云梅图”——李先生作梅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志趣风格,自成一派的特点明显,打上了鲜明的“李氏”烙印。
不妨以其梅图大作《寒香》为例,赏析“朝云梅图”的艺术特点。

从构图上来看,李朝云先生善将梅枝拟龙,主枝为身,曲意盘绕,大气雄魂,十分震撼。侧枝拟为龙爪,穿插腾挪,力能逮天。片片梅花,拟成龙鳞,伏于龙身,千姿百态。李朝云构梅图,却是画龙身,以梅拟龙的手法,跳出了传统梅图的“小雅”束缚,开创了气势雄厚的风尚,此思路为开拓中国传统梅图画界,大有裨益。

从用笔上来看,李朝云用细笔勾《寒香》细处,细枝花脉,形象生动,质地鲜明,笔之细腻,有工笔技法的工整,又有写意技法的潇洒,直笔硬如铸铁,曲笔柔如锦丝,刚柔相济,画面凝而不滞,灵而不浮,笔到力到,笔道不凡。

李朝云画梅图《寒香》,极善施墨。无论是皴、染、浸、点都依梅的各部质地,精妙施出:梅主杆,泼大墨,施枯笔,造主枝苍桑之感。梅细枝或施淡或施浓,求梅枝变化摇曳姿态,枯枝生新枝,意境十足。点染梅花,疾笔点,缓笔染,复笔浸,点染得当,花成焦点,如雪如云,如火如桃,致梅花多情,令人耳目一新,百看不厌。

李朝云画梅图,有单枝梅,则必定是一龙飞天,气势如虹,有双枝梅,则是双龙缠斗,威威生风。无论单枝梅还是双枝梅或是多枝梅,皆成梅图精品。早在十多年前,国画投资估价机构已经给李朝云的龙梅雄估出了每平方尺万元人民币的超高价值。时过境迁,当时藏有李朝云龙梅图的收藏者,其藏品的价值不知翻了几翻,赚个钵满盆满应是必然。

龙梅图已成“李氏梅”,李先生画竹亦成“李氏竹”,竹画也独成一派,气象盎然。观李先生的《竹菊图》,菊花施淡墨或泼或点,笔勾寒意,墨生清香,笔墨功夫,仍旧老到。其竹,则隐其身于菊中,显其根与稍,像是一支支长缨拔地而生,加上叶态尖挑,令竹相精神奇佳,立于天地一般。李朝云先生的竹图,也是价格不扉的艺术精品,得之收藏,升值空间相当巨大。

无论是画竹还是画梅,李朝云又善将梅竹置于情景之中,梅竹或立于峭崖,或腾于房前,或托于云霞,梅千姿,竹百态。梅竹置情景,不但丰富了画面美感,还衬托了梅竹品质,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思想价值。

李朝云的梅竹图,不仅名播于国内,又名远于海外。李朝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播梅竹精神四面八方,其作品不但有国内重要书馆珍藏,海外书馆也有珍藏李朝云的佳作。特别是《梅竹颂》得藏于联合国总部,已成李朝云先生作品价值的重要杆秤!







“大红袍”画集是为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一种高规格画集,以庄重的“中国红”烫金书函为装帧风貌,以宏大的选题规模、严整的出版规制及精湛的编印和设计水准,学术性和权威性,长期以来备受美术理论研究者和专业艺术爱好者的推崇,代表着画坛至高荣誉。
"凡在大红袍中的作品必属精品,融汇艺术家历年作品中之最。”入选者均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有中国美术史奠基者、画坛先驱、美协主席等各类画派创始人才有资格荣登这本画坛史册。



联合国为李朝云颁发的联合国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