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年初忙些啥
文/袁丹银
每到岁末,有人用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名,扪心自问。窃认为,与其这样,不如伏案梳理思绪,仔细盘点,以“我们都在‘忙’些什么?”为题,回望过去的一年,作一个自我小结,谈一下新年打算。
今天整理书柜,看到我国漫画家方成老先生一幅自画像,有几行题字映入眼帘:“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书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观其画,如沐春风;听其语,如饮甘泉。这就是一位百岁画坛泰斗的人生哲学,他身体依旧硬朗,甚至仍在坚持创作,值得我们赞叹和仰慕。
作为退休一族,在这一年虽收获甚微,却感慨颇深。但我很喜欢一段“闲一阵,是福气;闲太久,或许就是一场灾难”的文字,如此经典,言简意赅,给人启迪。这几句话,不是冠冕堂皇的说辞,而是教化于人的警语。当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也就不愿再闲下来了。殊不知,时光的容颜,热烈的如夏花,璀璨的似秋实,静谧的若冬雪,绚烂的像春华。待到老年之后,须高调地生活。因为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活在当下与年龄无关,它蕴藏着人间万象的全部意义和使命。所以,它是梦想的启航,让初心在阳光下绽放。
流年如歌,置身在简洁中,领悟快乐;学会在宁静中,沉淀自我。如是说,有幸身在美丽江陵,过着小桥流水的生活,揽一份诗意,多一份懂得。漫漫红尘,留一份执着,留一份纯真,无愧于我心。记得周作人曾写到:“人生,有必须的忙,也要有必须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是啊,人生历练,曾经沧海,我们忙出意义,闲出情义,让岁月开出拈花微笑的境界。诚以为然,于人海茫茫中,不亦忙乎,不亦闲乎,此生足矣。
自从在单位内退到退休好几年了,笑称自己是“劳碌命”。只因退休不闲,每天两点一线,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往,也许有人难以理解。对于我来说,无论白天工作也好,夜晚写作也罢,都是一种快乐。至少值得庆幸,岁过花甲的自己,不仅没有被时代所淘汰,而且被人们所认可。尽管离开了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单位,再也没有“用武之地”。说白了,就是已经“失宠”于社会了。但赋闲于家的我,根据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忙”起来,生活不卑不亢,日子不慌不忙,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做自己的主人。
不觉人将老,犹感豪情添。一年的忙碌,不停的记录着点滴的往事,一些思绪,零零散散,叠印在老去的时光里。真可谓:万般滋味,皆是生活。我们在酸甜苦辣中感悟,我们在摸爬滚打中前行,哪怕容颜迟暮,哪怕风华失去,也不能与时代落伍,力争发挥自己的余热。村上春树说:“不负光阴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其实,人生的目标,不是一味地赶往终点站,生命的意义在于有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激情,去欣赏姹紫嫣红的旖旎美景,去触摸白云悠悠的湛蓝天空。
人生匆匆又一年。我们辛苦来到世间,不是为了看尽那些不美好。要敢爱敢恨,要敢闯敢想……坚信没有到达不了的彼岸。要知道,没有一个的人生,不带着梦想绽放,书写一年四季的故事,将又在岁月的成长中演绎。诚以为然,生命的情结,大抵都这样,来易来,去易去,乃是春夏秋冬的千古绝唱。
一年终,感恩所有相逢,感激所有陪伴,感谢过去辛苦的自己。一年始,寄望自己不负韶华,不畏风浪,不惧流年。有道是,命运从来不会过分偏袒谁,幸福也不会遗漏谁。于是,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走过时光的阡陌,冬日在脚步间印迹越来越淡,寒冷却愈来愈重,年味越来越浓。让我们告别2021,笑迎虎虎生威的2022,在新的一年里,阳光满路,温暖如初,所有的期许都能实现。
2022年1月8日晨写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