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湘文学杂志主办
(本平台支持单位:湖南省经济报)


林中晨雾
——读微斋《林中薄雾》
诗 酒
林间飘荡着轻灵的薄雾
薄雾拂过那宁静的小湖
湖边栖息着沉睡的天鹅
天鹅梦想着黎明的翩舞
林间飘荡着轻灵的薄雾
薄雾拂过那蜿蜒的小路
不知是哪只早起的兽民
在路上踏出最初的脚步
林间飘荡着轻灵的薄雾
薄雾拂过那护林人小屋
屋顶刚冒出淡蓝的炊烟
他就要执行今天的任务
森林是自然赐予的礼物
人类的天职是精心呵护
2022.01.15清晨

万龙生,湖南衡阳人,现居重庆。早年困顿,改革开放带来生机,实现人生理想。早已退休。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诗学》年刊编委,《东方诗风》论坛名誉站长。毕生致力于格律体新诗研究与创作,颇有成绩。
新人推荐
足印(外一首)
作者:如风
一个人的战争
委屈与挣扎
深渊中伫立的围墙
一路泥水
匍匐前进
如同一片倔强的叶子在痛苦的蜷缩中用力舒展
不假思索的去挣脱生命的束缚
越过平湖烟雨
岁月山河
活过的样子
深埋记忆里
三年之后的烈酒
②
风的日子
当匆忙的脚步拉近着日落的距离
不知切换着多少热闹的镜头
天边几抹低眉的云霞
依旧不舍
却早已无人问津
躲过狂欢的喧嚣
心中的残角
露出一片北方寂寞的沙丘
在路上
掩埋身后饱尝苦艰的脚印
倔强的脸庞
演绎出风的模样
总编新作
在古香林,向人间真佛敬香
文/邹中海
凝视很久,忽然想起他未曾为人间布施半点雨露
但我还是虔诚地,为他敬了三柱香
不是为了此佛,是为了心中那颗向善的心
云雾很浓,归家的日期一再推后
远方的韩红为西安捐了三千五百万
她的善心,从不短斤缺两
时间习惯给正反两面的人性打对打叉
计算爱的方式,无需数学家的潜质
只需止语
回归内心的澄明,香烟缭绕
仿佛这一刻才感到她的崇高
正直、大度、干净、歌声高吭悦耳
积攒着体内修行的光
构成全部的菩萨元素
一一写于2022年1月15日
梦想的花朵
文/邹中海
梦是有翅膀的
像风,听风的耳朵
长在生活低处,却也
并不呻吟
就地栽种,长出翠绿,嫣红以及思想的文字
在阳光灿烂的山坡下
细数那片长满红豆的相思
风托着,梦是善的使者,他向前
生活就会不断向前
说不定在某个节点
挂满沧桑的人间风雨,在春天里掠过
那片城市的屋脊
一一写于2022年1月16日
志愿者
文/邹中海
不知道你是谁
也没有必要知道你是谁
因为你
早已把自己的名字
刻进了时代的丰碑
一件件流动的马夹,汇聚成
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是表明你身份的全部装配
思想的浪花,奔腾在不同的年龄段里
仍然想不明白,你到底在图什么
高山,河流,极端天气
防疫、防洪、救援、支教、帮扶、寻亲
一个老人过马路
买一袋米面
也能见你的身影
这一次意外的弹幕,又见到了你
在坦洲的东成驾校,空阔的水泥地上
长长的核酸检测队伍
点燃了阳光下的火焰,地表温度
能把一切暗物质烤焦
只见你忙过不停
举着牌子,拿着喇叭,对不会手机操作的人
不厌其烦,汗水,顺着你干裂的嘴唇
滋润了干燥的大地
有人没吃早餐
你轻声地问下,饿了么
样子真美,笑容比阳光更灿烂
本想拍下你的纯真
却只留下背影
那飘逸的转身,划出长长的几个大字
在祖国的蓝天白云下
构筑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新图腾
一一写于2021年7月23日

本刊创建者邹中海总编辑,在抗疫第一线!
新诗精选
[沪上冬春游023]
笔墨,骸骨随性
文/沈学印 黑龙江
云上宋颜色
是一个画展的标签
也是主题
更是魂灵
绘画是艺术
也是一个艺术家的生命
一个叫杨建勇的艺术家
办了"云上宋颜色″的画展
就在中华第一高楼云端上
艺术高地的朵云书院中
不是平台被誉奇峰
不是经典却成打卡的网红
我登上52层的书院转角
轻触中国绘画的原点神经
从宋代走向成熟的山水画已成为艺术主流
地位稳固不足撼动
杨建勇的艺胆决非心血来潮
也不是唐突古人漠视传统
他在传统里创新笔墨技法
视皱法为山水画的魂灵
笔有屋漏痕三五色墨分成
特殊的视觉效果值得拜服亲近
笔墨同时代相随共融
历代美术畦径经他汇注贯通
宋元的绘画在他的笔下沉醉趋新
古老的脉络在他的着墨中范宽复型
他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
他不是追随符号的相似对等
他是在相近的图式上建立新的语言
让新的语言元素属于自己永恒的生命
他是艺术家
他是杨建勇
云上挥毫宋颜色
骇骨迷恋笔墨随性
(2022年1月15日早6点46分于上海市金山区石化金山世纪城2335弄24号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口交叉处近城市沙滩及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记忆,苏州河恋
文/沈学印 (黑龙江)
一条并不湍急的河流
承载着时光的逝去
也承载着坚忍的打磨
三十多年前的陆元敏
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棒小伙
他用相机构图
他用镜头定格再塑
他用情致说话
他用黑白代替沉默
把苏州河记录的无以言说
把脉一条河
自混浊到清澈
自黑白到彩色
让镜头一次次伸进静水深流清波旋涡
进而认识一条弄堂一条街
一个城市和一个城市的风俗风情潮流薪火
三十多年过去了
所有的拍摄都成了过往
这过往被一群年轻人打造成艺术的画廊
记忆的殿堂让人尽享时光的欣悦
立足在一幅幅黑白照片的时空前
人们有回到上海屋檐下的感觉
只是啊
只是苏州河一直在静淌在稳流
被重新认识的元素在年轻的心灵里逡巡穿梭
即便抵达了彼岸
也让心灵在感官上拥有二次的认可
质感获得也好
元素建立也好
都是新实践开启新课程
为记忆的经验带来崭新的探索
在这条并不湍急的河流
涌动新的花漾
溢彩新的碧波
星霜荏苒居渚不息
让记忆定格黑白
让黑白焕发色彩
让色彩拓宽视野
让视野尽展未来
苏州河
我们终于相亲相爱了
尽管默默无声
可水在流过
我在走过
(2022年1月16日早6点46分于上海市金山区石化金山世纪城2335弄24号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口交叉处近城市沙滩及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爬树的男孩
文/翁堂明
男孩一下爬到树干上
从院内跑出来的奶奶手里执着竹条
在树顶的男孩对着奶奶伸着舌头
呲着牙,还挤眉弄眼
气得老妇人用竹条使劲地敲打着树身
只是孩子失手打碎贡桌上的碗碟
只是父母好多天没给他打一个电话
只是他摔碎了书包里两个鸡蛋
奶奶扔掉竹条,拧着耳朵将他拖进了屋
再次出门的男孩穿着干净的校服
他不笑,也不恼,他把父母的合照捧在手中
冬至
文/侯培云
捂严的秘密将在不远处泄露
从绿叶初萌,到万紫千红
大地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更认真说,是僵而不死
天寒风大,戴好你的帽子
哪怕是白雪的毡笠
让思想步入温暖境地
放年假
文/侯培云
平日里,我们背个
扛个沉重的包袱
努嘴瞪眼,雄赳赳地走
今天放假了
离除夕还有十几个日程
我们撂下挑子
松松垮垮地晃荡
或者像个大大的功臣
登了车上了船
让时间载着前行
年,款款而来
武装到牙齿的疫情却是
气势汹汹,围追堵截
猫在家中,搭光阴之箭
我们做得恰合时宜
古体诗词
投稿
七律·春运
薛有毅(山西榆次)
岁逢年末归桑梓,千里行程一日还。
高速通衢南北达,复兴运力九州连。
手机开路需屏绿,口罩进门防疫涎。
亿万循环无梗阻,抖音扫码蔚蓝天。
七律·年终回眸
薛有毅(山西榆次)
诗赋涂鸦近五年,无功少绩甚为难。
同堂墨友登龙阙,后届童生莅凤銮。
感叹闲云基础浅,欲求大雅本能残。
寻词觅句时光度,李杜篇章诵读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