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特约两位新入诗社的会员陈金義和单宝新谈谈他们最近发到诗社里两首作品的创作过程及简析一下他们的创作手法及修辞。
陈金義诗作/杪冬抒怀
海鸥通身在朝霞里
打破,冬的寂静
剪影如画的芦苇
给人一种力量
草木悠悠,繁华尽处
岁月沉淀
是一种成熟,一份淡然
在天籁里
寻找惬意之魂
让记忆随时光走远
只待东风枕边语

一首诗的诞生/陈金義
冬日的某个早晨,我散步在凤河下游的河堤上心情非常美丽,看到朝霞里飞翔的海鸥,打破了原本的空灵寂静。
看那一片片的芦苇,被风吹的哗哗作响,它们抱团取暖抵抗寒风。不仅给人美感,还给人一种坚强的力量。
草木繁盛,终会枯萎,人世间的繁华过后,不必落寞。
繁华后只是岁月的沉淀,是一种磨练,一种心态,要淡然处之。
冬日的萧条总给人莫名的伤感。
懂得释放,去寻找大自然的美,就会享受到人生的惬意。
何必纠结过往,“东风枕边语”暗指春天终会到来的。

修辞手法/崔子衿
1、拟人修辞。如“冬的沉寂”就是拟人修辞。其作用就是使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更加生动逼真。
2、借代修辞,如“只待东风枕边语”一句,就是以特征代事物,即以“东风代春天”。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形象更加生动和突出。
3、“留白”手法。“只待东风枕边语”这一句不仅诗意浓浓,重要的是还有足够的“留白”。留白分“结局留白”和“情节留白”两种。结局留白,就是留下让读者思考和参与情景的空间,是一种加深主题的手法。情节留白,就是让读者自由补白随意想象。

单宝新诗作/岁暮感怀
忆怀春晓鹿门边,追步襄阳孟浩然。
饮涧回回如昨日,亲山历历已多年。
奇逢老道烹神药,怪见溪童学杜鹃。
一跃洞天三十六,自夸功到亦成仙。

一首诗的诞生/单宝新
拙作乃应琅琊诗社同题所为。"岁暮感怀″或有两解,一曰年终岁尾而感怀;二曰鬓衰年迈而动衷。
拙作以岁尾为主轴而延展联思,回首近数载游历山水,寄情达意,所感所恋而已。
写诗起始须有夺人之先声,故遥忆唐代山水诗星孟浩然也,《春晓》,乃孟浩然于鹿门山隐居而作。下接追从仿效先贤寄情山水,继而回望曾经。首联为"起″。
中两联为"承″,承上忆往昔,回回饮涧,历历亲山,概而括之,乃综述。颈联由综合转而具体写意,游间偶遇,怪见奇逢,一幅仙游画图,跃然纸上,力求活泼生动。
尾联转之,借用道教神仙所居之神山胜水,极言其向往也。用"一跃″,显迫切之意味,尾句亦有成仙虚妄之想。以突现迷恋山水之情思,呼应开头,浑然一体。
“岁暮感怀”简析/袁邦圣
首联起笔,联系孟浩然之旧事,其诗“夜归鹿门山歌”,一种恬静情怀。颔联,则今昔对比,山水依旧,人物沧桑,转入怀旧思绪,是为虚笔。颈联,则以昔日山中所遇所见,老道及溪童之对比,承接前面之怀旧,进而感怀升华,尾联则与道家思想印证,山水之恬静,人物之忘机,情怀之陶然,引申出田园思想。前三联中规中矩,尾联自有气度,不错的一句。
修辞手法/崔子衿
1、首联用典。孟浩然,湖北襄阳人,时称孟襄阳,《春晓》系孟浩然较著名的诗篇之一。早年曾隐居鹿门山。鹿门山因厐公与唐、宋及后世诸多名人如皮日休、米芾等隐世于彼处,遂为归隐之掌故。
2、叠字修辞。“回回、历历”,可以生动地表现本诗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
3、借代修辞。尾联用具体的“洞天”道家思想代替抽象的迷恋山水之情思。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富有幽默感,使形象更加生动和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