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
作者/白丽芬
洗完澡已是十点钟。吹干了头发,坐下来又觉着屋里很闷,想出去走走。于是去开门,于是走下楼梯。
外边店面的台阶上,纳凉的邻居们三俩成群地闲谈着。我凑过去与他们闲聊了几句,就被夜色中路灯下的街景吸引了去。
今夜是个阴天,有细若游丝的毛毛雨飘落,但是不耐事的,落到脸上反倒觉得很凉爽。也或许是天气的缘故,今晚的路灯显得格外明亮,放射出针状的强光。我试着微眯双眼,光线会变粗,变强,变得更长。路上有稀稀拉拉的车辆往来穿梭着。不远处的十字路口,车子排成行对着指示灯读秒。
这会儿,没有看到蝙蝠的身影,感觉挺好,免得又惊到了自己;但我还是在哗哗的水面上捕捉到了幽灵般的身影。它们在掠捕食物。这水其实没有多深,也不那么湍急。说起这条河我深有感触。记得刚移居到这里那会儿,水质不好,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河里的气味很臭,每每遇到西风吹过来,气味儿会飘进楼房里,可是这个时节没办法,也是要开着窗子睡夜觉的,居住在附近的人家深受其苦。自从撒下鱼苗后,你就是站在护栏旁做深呼吸,也只能闻到淡淡的鱼腥味了。自此,我也开始喜欢上常来这里看景。
近几年,政府治理河道的力度加大,百姓受益不浅,但也为一些奇怪的现象感到悲哀。就说小公园的地面吧,今年铺好转年就毁掉重铺,有点浪费资源;白天投进河里的水草,第二天早上天刚放亮就被大车拉走了;绿化带的绿篱拔走了,可栽上去的依旧还是绿篱,怪的难免让人多想。但这与我无关,我在这美好的夜晚中赏景,满心欢喜。
此刻,一盏盏路灯的倒影被水波拉长,跳动在河面上,散发着淡淡、柔和的黄光,明亮的程度一点也不逊色它的本身。河面上肥美的食物是上苍留给蝙蝠丰厚的奖品。蝙蝠幽灵般地穿梭于水天之间,仿佛成了暗夜里天空的游神;角落里生命的使者。
栏杆外的三角花园里,树木郁郁葱葱,在夜色中就像一团一团的墨迹,连同周围的景物一起倒映在水中。灯光甚多,随波荡漾。
公园的地面上,水泥灰的色调,油光油光的,色彩的强弱勾勒着不规则的石头形状,周围混合的光线和路灯的金光洒在一处地面上,完美的像看海上日出一样的棒。一些运动器材上,还有人在用着。树下空地有几个练家子,正放着舒缓的音乐打着太极。我不懂,也不认识他们,但还是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观赏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敲着发酸的腰离开了。我走进了曲曲弯弯的休花小径,停在古柳树下,几个熟悉的习武之人正坐在长凳上休息,我在他们的目光中穿过。之后,就延河走,上了另一座桥,整整绕了鹅蛋形的一个大圈。遍观了河中的夜景。
我常常把夜景看成是一幅水墨画,浓淡相宜,幽蓝的天空作了背景,相得益彰。它来自天然。因为里面有着令我时常激动的生命运动着的迹象,所以我经常在夜里跑出来,到夜的画面里,去描摹昨日与我结下的尘缘。去糟粕以养心神。有时候,纷乱的心绪就像眼前的画面一样,倍感朦胧,但不过一觉醒来会茅塞顿开。
城市的夏夜,不止我一人恋慕你,喜欢你的人都愿意跑到你这里来,同你谈一谈自己的心事和解不开的疙瘩。就连一朵花也不例外,我听到了花的吟唱……
对着这夜景,在这万家灯火的世界里,我活跃的思维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一幕:有一次我去外地参加亲人的婚礼,在旅店,曾清楚的到看过一个中年男人,在房间里不停地吸烟,愁肠百结的。我就想:他为什么不走出来?看看夜色,看看万家灯火的明灭,到夜的氛围中去寻找答案;或者换一种活法呢。 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旁观者清,轮到自己,也未必从容。
2013.7(修改于2022.1.13)


作者简介
白丽芬,笔名悠悠,网名飞雪,《都市头条》西安头条编辑。黑龙江省克山县人,现居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