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575
项羽(二)
项羽[1](公元前232年[101]―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又领导反秦武装主力,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秦将章邯击赵时,奉怀王之命,以次将随上将军宋义率军救赵,因宋义行至安阳后按兵不动,遂于帐中斩之,然后亲自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随后招降章邯,坑杀秦卒二十万,进军关中。时刘邦已先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未能实现,与刘邦暂时达成和解,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货宝。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乘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鲁迅说:能称得上真正的英雄的只有这四个人》有感
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自然也有着很多的在当时独领风骚的人物,但是这些风流人物,到底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呢?
文豪鲁迅看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只有四个。
鲁迅在杂文《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写道: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项羽),少有韧性的反抗(伍子胥),少有单身鏖战的武人(李陵),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司马迁)。"
这四个人物大家都很熟悉,这四个人都或光明磊落,或敢于反抗,或敢于报仇,或敢于直言。
自古英雄千千万万,有几入得鲁迅法眼?
今读此文甚开眼界,真正英雄如此这般。
个个特立独行其道,不入世俗为人羁绊。
身后留下千古伟业 一曲绝唱响彻万年。

项羽(成功典范)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举兵灭亡大秦帝国,自称西楚霸王一人。
鸿门宴上埋下伏笔,楚汉相争溃不成军。
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乌江侧畔拔剑自刎。
作为兵势代表人物,1羽之神勇谁敢否认?
武力出众千古无二,闻名武将自有定论。
注:1.兵势即兵形势亦称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伍子胥(坚韧意志)
春秋末期伍子胥,因受谗害吴国去。1
曾助阖闾败楚王,掘墓鞭尸一壮举。2
多次劝谏杀勾践,夫差不听屡遭拒。
夫差听信太宰言,3赐剑自杀自言语。4
伍子胥死后九年,吴为楚灭实不虚。
注:1.指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
2.指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3.指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4.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李陵(坚守)
西汉名将当说李陵,善射爱卒颇得美名。
出征匈奴兵败投降,1武帝信讹气愤填膺。
夷其三族断绝关系,2自死不愿再回朝廷。3
一生充满国仇家恨,颇受争议古今难评。
注:1.指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连战8天8夜,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2.指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3.朝廷指西汉。

司马迁(胸怀博大)
为人争辩而受宫刑,1之后担任中书之令
忍辱负重发奋著书,一部《史记》古今称雄。
所记历史长达千年,上古西汉一脉传承。2
堪称二十五史之首,人曾盛誉经典之经。3
注:1.指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
2.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