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新起点 传承新征途
一一穗海珠民协春风扑面
冬日之广州,依然是阳光灿烂,风光旖旎。1月14日,在广州晓港公园兰桂堂广彩和曾氏榄雕工作室喜气洋洋,海珠民协会员们一片欢声笑语。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协会。刘小玲主席高兴地说:“2021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过去的一年,由于大环境的原因,我们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业绩就是一句话:异彩纷至。

一、传承有行动
协会文艺家们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止。我们两个大师工作室落户晓港公园;广州非遗专项(广彩瓷)珠江水上巡展——“珠水百年·广彩新韵”赵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师生展亮相南海神·广州日报号;谢棣英主席的渔民帽一直跳跃在珠江两岸;钊哥红姐的鼓点依然响在羊城的大街小巷。
二、创作有成果
我们的文艺家创作的激情从来没有减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喜之年,我们协会会员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共创作了贺礼作品100多件。冯瑞华指导的广彩《花季》作品获“工美筑梦杯”金奖,特授予“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谢棣英咸水歌、曾帆广彩等会员作品了入选了广州市非遗中心举办“记录我们的新时代”作品展。许炽光、梁桂开、梁淑萍、伍洁仪、罗敏欣、曹锋明、孙开福、赵咏等工艺家的作品在2021年都分别获奖。许丽仪、汤燕霞等员作品亮相广州文化公园“纸因有爱·非遗传承”展。民间学工作委员会的刘小玲、谢棣英、莫玉凌、崔广睿、何礼谦、梁泽祥、崔志民等合作编写的《岭南水乡》巳经印刷出版。贺远宁七律诗《游广州聚龙村》,参加主办中国散文网评选获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
三、扶助有爱心
会员们急人所难,不少会员慷慨解囊,为民俗工作委员副主任患了急病的刘展明捐款。后来,协会又组织了“春风三月为爱启航”——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作品义拍义卖,不少会员,特别是工艺家,纷纷捐出了自己的作品,进行拍卖,李显达、邓桂娴两位主任更是为义卖活动倾尽全力。会员患病,协会只要知道,一定会去慰问;会员有需求,协会会协助解决,力争把协会营造成一个有爱有温度的大家庭。
四、协会有作为
海珠民间文艺家坚定地走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路,我们的文艺家都能保持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进行跨世融合,与更多的单位合作。我们连续多年组团参加广东国际茶博会。与广州大型国企珠江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在著名的南平静修小镇建立了民间工艺展示室,派出广彩工艺家参与他们的亲子体验活动。海珠区民协荣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艺先进集体”称号。
六、新年有计划
在2022年里,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继续高举中华优秀文化旗帜,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活动形式。鼓励会员努力创作讴歌时代的作品,组织会员编写海珠区军休所老战士伟绩集,筹办海珠民协“艺海留芳”第三届工艺美术展等传承创新活动。海珠区民间文化,与时代发展共振,与科技进步共赢,与传统文化共生,与乡土民声共情,在传承传播绽放,在庚续延续丰盈,惠及寻常百姓家。
协会为许丽仪等一批优秀会员颁发了荣誉证书;为黎智芬等一批年长的老艺术家颁发了纪念品。
最后,刘小玲主席充满激情地说:“回顾过去,我们充满感激,感恩有扶助我们的各级领导,有团结一心的会员;展望未来,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这艘传承之船,会在时代的海洋中继续奋进。并祝福各位,在新的一年,事业如虎添翼,身体虎虎生威。祝愿海珠民协虎跃龙腾!“
走出工作室的会员们依然激情满怀,意犹未尽。陈自强等书法家挥笔泼墨书写福字赠送给会员朋友,剪纸爱好者们剪出浓浓虎年味的图案。“我们承载着大家的期待,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今后更要努力争取迈上新台阶,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广东醒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邓锦钊开心地说道。
(图文:梁卫国 梁仕楠)
2022年1月15日
《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合作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诗人,作家。有多篇文学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