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馨园讲故事栏目,今天给您讲一段《捡来的幸福》的故事,作者 刘瑞成,敬请收听!
捡来的幸福(馨园讲故事)
作者:刘瑞成
“唉,今年的心血又算白瞎了……”冬天的西北风一起,家里的存粮越来越少,妈妈又开始发愁了。孤狼般的我,便瞪起一双饥饿的眼睛,独自闯进入了茫茫的潮白河大洼地。
由于潮白河腹地地势低洼,加上接连不断的洪涝,大洼地的存水长时间退不下去,好多庄稼遭受了灭顶之灾便糟蹋在了地里。
“呜呜呜……”西北风漫无边际地呼啸着,掀起的一股股白色的沙尘与落叶,转眼变成了遮天蔽日漩涡,柳树的枝干“日--日”地嘶鸣着,拼命地挺着腰与狂风顽强抗争着,我连滚带爬地躲闪着,唯恐被漩涡卷进天空中。
这里盛产甜瓤粉皮的白薯,还没有成熟就被大水压在地里腐烂了,封冻后经狂风一吹便被脱光了衣服,白花花的肚皮袒露在了地皮表面上。我实在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淘宝了,管他呢!便决定捡一些烂白薯干子带回家里来交差。
“捡这破烂玩意有啥用?糊弄鬼呢?”二哥挑剔地把筐子给踢翻了,烂白薯轱辘了一地。受了嘲弄,我的脸有些挂不住了,便强词夺理起来:“咋没用?猪饿了不也能吃吗?”“臭气哄哄的,猪能吃它呀?你咋不吃呢?”“你又不是猪,你咋知道它不吃?”我有些不服气,二哥干啥事都爱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甭闹了,没家教!该干啥都干啥去!”爸爸走过来吼住了我们,但我反击二哥的一句气话倒是提醒了爸爸。“老三说的有些道理,要不给小猪子弄点试试?”说着,爸爸弯腰捡了几块干净的烂白薯干子,碾碎后掺上一些高粱糠、鸡爪子草面等搅拌成猪食放到了槽子里:“嘞、嘞、嘞嘞……”饥饿的“大克朗”见来了吃的,用它厚厚的猪肛嘴轻轻地拱了拱,“昂昂”地哼哼着,嗅了又嗅,迟迟不肯下嘴。
“大克朗、大克朗,求求你!你倒是吃呀,阿弥陀佛,吃呀……”我正暗自着急,“大克郎”突然张开大嘴,“吧嗒吧嗒”地狼吞虎咽了起来。“哈哈,咋样!咋样?二哥,猪吃了,服不服?”我一蹦三尺高,得理不饶人。
“走,到横坝!”爸爸一声令下,家里除了母亲,所有人员集体出动,立即开进了潮白河大洼。“横坝”位于西小白与潮白古道和新改道的潮白新河交界处,坝的两岸大片洼地就是白薯的种植区域。一筐筐、一袋袋的烂白薯干子被我们捡了回来,堆满了大半个院子。
时间不长,此事立即被村里村外的人们模仿了,大洼地里的烂白薯干子很快就被抢光了。“狼多肉少秕糠凑,光棍遍地妻不够;饥不择食狗吃屎,愁云涛涛何时休?”青黄不接的一些家庭拿来充饥也不是没有的。
地皮表面的烂白薯被捡光以后,我们就用钢稿铁掀在冰土地里刨挖,多少也有所斩获。 妈妈把我们捡来的烂白薯清洗晾干之后,再推到村里的加工点进行粉碎,拌上麸子、高粱糠、草面子等,竟然成了猪的果腹食物。
自家的猪吃不了,爸爸就推上独轮车,送到了城里及邻县的黑市上去卖,换回的一袋袋粮食,大大缓解了家里年年亏欠国家口粮的困难局面,给贫困的生活注入了生机。这对当时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已经是满满的幸福了。
作者简介:刘瑞成:笔名柳一,天津宝坻人,研究生学历。青年文学家理事、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诗词学会会员、天津电视台特邀评播员、天津枫林诗社书记。出版个人诗集《回首故乡是远方》、《韧柳迎风》;著有长篇小说《潮白水长》(上、下部)、长篇小说《潮白小八路》、长篇小说、《归来的战俘》、《英雄无问出处》;散文集《岁月深处的爱恨情殇》(待出版);专集《脚下》、《主旋律》、《文萃》等,相关文稿入选《当代哲学文库》并获著作权证书。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全国诵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牡丹苑杯”第八届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