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儿女去流浪
孩子为上班及育儿方便,成了假日风景的租客,安居惯了的我们便 过起了随儿女流浪的生活。据说这是50、60后之社会现象。
小区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可进出。小区主路两旁是高大的乔木,杨树、椿树、白腊、国槐,也掺杂着各种低矮的景观树,有开花结果的,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还有好多不认识的树木。沿主路进入四通八达的小区道路,每个小区又形成相对独立的小区单元,而每个单元由数栋楼房组成。每个单元小区的景致是不一样的,齐整如墙的常绿灌木冬青,将路两边的围墙把守的得密不透风,高低错落地各种树木,就统帅了院里的上空,切断了人的视野。空闲的地上栽植了成片的草皮、马兰花、美人蕉、绿竹或藤萝等各种花草,曲靖通幽的石板小路,极富匠心的园内建构,把每个单元都装点得象一座座游园。每天生物钟会在早晨五点半左右唤醒我。此时小区晨练的人们都是我们来此助力儿女的同龄人。小区还很静很静。秋虫躲在草稞子或花丛中断续嘶鸣,似乎己感受到了寒蝉凄切的时光已临,茂密的树林间偶尔传来鸟的呢喃,野鸽子咕咕地梦呓,这几天又听到了伯劳鸟的叫声,却不见布谷鸟的踪影,它回了南方,间或一两只小狗的吠叫,或攸然一闪而逝的野猫身影。而白天则是各种鸟欢快的鸣叫和绚丽身影,它们在树下采食林间跳跃是不怕人的。 小区的一楼都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落,每个小院都装扮的古色古香,风格迥异,各不相同。有的建筑青砖灰瓦,恢弘大气有唐宋遗风,有的呈现江南遗韵,有的拥有简约而质朴的栅栏铁艺,也有京津风情十足的仿古建筑。朱门雍容,柴门古朴,各色各式亭榭楼台,飞檐斗拱,将院里院外的葡萄、葫芦、紫藤、凌霄、蔷薇引向小院的上空。影衬着门口红色的灯笼和憨憨地石墩石兽。可以说,移步换景,户户有别,异彩纷呈。春天,小区里花团锦簇,梅花、迎春花率先开放,继而芍药、月季、牡丹接踵而来,院里不知是业主自种还是物业种的几十株玉兰花,每到花季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来此拍照。貌美少女,衣着夺目,腮若桃花,花丛中含情脉脉,或是做贵妃富贵状或西施浣纱态,一颦一笑迷倒众人。草本的、木本的、天南的、地北的,东西花卉各色名花异草次第绽放,引得蜂蝶乱舞。这里有亭台楼阁,也有小桥曲水;有茂林修竹,更有松柏的浓阴,密挨挨、莽苍苍林木花树,象原生态般天然植被,犹如森林养吧所在。这里的花草树木大多是移植过来的,但是在这片沃土安家后便尽善物竞天择的生物特性,努力绽放出自身的能量,长得蓬勃向上。秋天到了,树的颜色变得庄重老成,有的幻化出斑斓的色彩。石榴在和煦的阳光之下泛着通红的脸颊随风摇曳,一树树的沙果白里透着红,累累硕果把果树的枝桠压得抬不起头。红红的山楂象一簇簇的玛瑙点缀在摇曳的碧波之中。小区里树木枝柯相交遮荫蔽日,即便烈日炎炎的夏天,你只要进入小区,满眼充斥的是绿、流淌的还是绿,立刻让你烦燥的心即得清爽抚慰。从我住的六楼向南远眺,可见天津地标建筑,据说花费700亿元还未建成的117大厦烂尾楼。俯瞰楼下,即是我们客居此地的假日风景,此小区有几个超市,有几个快递驿站,也有好几家房产中介及一些配套的场所,生活便捷,环境静秘而祥和。暖阳的金光照耀着已泛秋意的绿叶一闪一闪地发亮,那结满了果子的树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亮丽光鲜果香盈怀、佳果可食,但秀色更是可餐。
作者简介: 胡世华先生,生于1961年5月,198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河北省作家协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杂志专业画家。中国实力派画家。中国毛公书画院副院长。江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天津美院客坐教授。原河间法院党组副书记、高级法官兼任河间市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现退休居天津。
近年来《人民日报》、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中国美协、《中国书画报》《人民法院报》《河北日报》《沧州晚报》《河北政法报》《中国书画家》《羲之书画报》《中华书画报》《金融时报》《中国教育报》《河北工人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了他的大量的美术作品,《中国书画家》《河北审判》《沧州审判》等众多媒体刊载了他的作品并介绍他的事迹,电视台也专门给他录制了专题进行播放。艺术品拍卖公司争相征求他的画作参拍,且成绩喜人。《中国艺术大家》等多部重部头著作都介绍和收录过他的作品和事迹,深受书画界有识之士的喜爱和名家的推崇,被授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书画界有突出贡献的风云人物,其作品被文联及最高法院制作成挂历或台历,更被国家邮政部门制成邮票公开发行,被外事部门烧制成国礼瓷器用于对外交往,其作品被各界争相收藏。被河间市授予“书香门第”家庭,被誉为艺术界的黑马。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全国诵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牡丹苑杯”第八届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