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来不愧夕阳红
作者 杨迎勋
人活着到了60多岁,意味着什么?!无论你身体健康是否?这个现实已经改变不了了。男人到了60多岁,意味着向着恐惧的“天堂”又迈进了一步。往事不堪回首,确历历在目。岁月的沧桑,留下了忽隐忽现的身影……。大跃进、人民公社、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知青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企业改制、下岗分流、市场开放、摆摊买菜……。亿往昔,满目泪痕。看将来,前途渺茫。
其实啊,人活着过了60岁,意味着夕阳红日,才刚刚升起,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从这里起步,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什么事情都看淡,知足当下的生活,放下一切压力,生活要浪漫,心情要快乐。要怀有一颗爱心、一颗童心,与子孙们共享天伦之乐。
我是今年已六旬有四了。以自身情况来说,真的是不如以前。特别是血糖和血压偏高。多年来没有打胰岛素,迈开腿走路,快乐开心豪迈唱歌,适当控制饮食,血糖和血压控制基本标准范围。
多年来,尤其是退休后,我几乎每天写一篇随记,散文和诗词,也是退休后乐趣。
我觉得不论男人女人,活着过了60岁,我到觉得是刚刚迈入老年的行列,应该还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不必想得太多,给自己增加心里负担,把一切看开看淡,活一天就高高兴兴的过一天,不和别人攀比,别把金钱看的太重,别勒紧裤腰带攒钱,不舍得吃,不舍得喝,钱攒的再多,眼睛“闭”上了,钱就是废纸,当然了,合理的理财,留点“过河”钱,必要,要科学,不盲目,钱多钱少,够用就好!
我的体会是:
人活过六十啦!
六十多年:
哭过,笑过;
饥过,饱过;
荒唐过,明白过;
迷茫过,奋斗过;
失意过,潇洒过,
……
苦辣酸甜都尝过!
60岁是一个人是角色转换的最后时限要求。除高级干部、高级工程师、科学家外,对于一般常人60岁是法定的退休年龄。退休意味着将失去社会角色,从社会走进家庭;将丧失法定劳动权利,从社会保障劳动权利到自主劳动。退休了,年如果还不能实现角色转换,还活在“意味”中,是人生的悲哀。
要知道,平均寿命延长,角色转变时间不能延长。按现在的76岁平均寿命算,多数60岁的退休员工人尚处于“身强力壮”阶段。退休了还活在过去,是角色转换困难的根本原因。社会角色是由社交关系决定的。过去是领导的,习惯了前呼后拥的日子,把岗位职责和自己的魅力、能力混为一谈,往往不能适应冷遇和孤独的现实;过去是一般员工的,总把过去的工作辉煌视为无法超越的巅峰,总对年轻人看不惯,指指点点,认为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是劳动保障权利的丧失,总有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如此等等,使得退休老人生态各异。有些人用一年就转变了角色,有的人即使用了五年时间,到了65岁也很难走出社会进入家庭。
孔子在自述人生时,对人生的阶段性做了这样的概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指看透了人生。首先是看透生命。人从生到死是人生规律,不可抗拒;第二是看透了名利。社会角色决定人生的地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就是有意义的人生;第三看透了成功与失败的因果。吃尽了酸甜苦辣,走过了艰难坎坷,回忆过去的苦似乎有点甜味才有意义,回忆过去的苦,余味未变毫无意义。人生如同一篇文章,经历、阅历都是素材,正是这些苦和乐、成与败才使文章跌宕起伏,才会使文章不再平淡无味。参透人生规律,老了也有别样的风采。
我们有幸赶上了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人均寿命已经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男人到了60多岁,尽管已经跨入老年行列,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还有十年以上的好光景。我们这一代人吃过的苦,年轻人是想象不到的。不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我们这一辈都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家庭为事业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借用叶剑英元帅的两句诗祝福大家: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衷心 祝愿我们这一辈的兄弟姐妹们心情快乐、身体健康!

老来乐
临近虎年爷六四,
欲学老馬自奋蹄。
退休四载少病秧,
写文做饭多情趣。
指挥唱歌吼两嗓,
喝茶老卡玩几局。
强附风雅写歪诗,
凑首打油夸自己。
眼沒花,牙已稀,
粗粮谈饭美不唧。
爱妻女,爱家庭,
康宁也在咱家里。
感谢苍天送厚爱,
更喜祖国脱危机。
欣逢盛世多快乐,
管他奔七或耄耋!
2022,1,11于羲皇故里天水
作者简介

杨迎勋, 号赤土雄峰,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未,甘肃省礼县石桥镇人,1978年入伍,历任文书. 团报道组长, 新闻干事, 师,集团军党办秘书,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秘书, 连指导员,营长,市征兵办副主任,县人武部部长,转业地方工作18年,历任天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秘书长,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 天水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市纪委派驻政法系统纪检组长,市委政法委党支部书记,调研员等职。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作家协会理事,新媒体西部书坛“签约作家”。在30多年的文学和新闻生涯中,有30余篇获全国优秀稿件一等奖和优秀报告文学,优秀散文奖。40多篇获省级优秀稿件和优秀散文一,二等奖。多次立功受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