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团圆年
顾福田
儿子女儿都在杭州工作,所以退休后,我就来到了这被大家口中所谓的“人间天堂”。我们兄弟姐妹共四人,都在同一个自然村。每到农历春节,我都喜欢回老家过年。
以前过年,兄弟姐妹四家各自吃年夜饭,过了年,再相互拜年请客。十几年前,我与老伴曾想过,兄弟姐妹一起吃年夜饭,春节期间就不相互吃请,这样多好啊。约在十多年前,小辈中有人正式提议,四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饭菜由他们张罗,长辈们休息。好建议,小字辈热烈响应,长辈们也一致赞同。于是,除夕的上一天,大家相聚在一起,议定了象征吉祥的十八道菜。除夕当天上午,孩子们开了车去农贸市场采购。下午,理芹菜、切肉丝、杀鳝剖鱼、包饺子、汆春卷、蒸甲鱼……忙得不亦乐乎。弟媳、妹妹、老伴也闲不住干惯了活的双手,尽管孩子们不让,但她们仍旧争着杀鸡打鴨,准备年夜饭。我与弟弟、妹夫劈劈硬柴、生生煤炉,做些帮手的杂活。一大家子在一起温馨祥和,热热闹闹地准备年夜饭。
傍晚,日落西山,一片霞光。堂屋里亮起雪白的灯光,两大桌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一大家子20多口人,围坐了满满地两圆桌。三代同堂,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一起共享大家庭年夜饭的乐趣。席间,长辈给孙子辈发压岁钱,儿子辈给老人孝敬红包,欢声笑语充满厅堂。
吃过年夜饭,大家一齐动手撤席收拾,擦桌子洗碟。孙辈们则蹦蹦跳跳地到外面场地上放烟花爆竹去了。女人们按老规矩炒发芽豆给大家吃。我们那里的习俗是,吃发芽豆,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发、发、发”。我和弟弟妹夫几个则泡上一杯香醇的老浓茶,磕瓜子聊天,说着一年的收支情况,谈论村子里的家长里短。
二十点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正式开始了。零点整,孩子们跑去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顿时,村子里、田野上爆竹声响彻夜空,礼花映红天穹。一派热热闹闹、辞旧迎新的气象。
从那时开始,我们几家人和和美美,同胞情深,老家难舍,故土难离;乡音亲切,邻里友好。亲情乡情牵着我年年回老家过年。
由于疫情影响,近两年没有回老家过过年。今年继续在杭州就地过年,不回家。用比孙悟空的“顺风耳,千里眼”还厉害千百倍的现代通讯工具——微信,聊聊家事;以视频见面方式,交流亲情,过一个简单、快乐、祥和的新年。假如精神好,天气不错,再去灵峰探探梅、赏赏花、看看美景也无不可。再不了就去九溪十八涧,远眺近观,看那山路弯弯,薄雾漫漫,村落隐隐的半山安,溪流转,十里长,追逐浪溪水下钱江的美景。漫步山间看画境,牵手春光共作伴。待到疫情缓解时,再回到老家过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