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 之 盼
文/石城吴钩
这个冬天,干冷干冷的;偶尔下一场雨,也是湿冷湿冷的,让人的心情也似乎是干湿冰冷的。
我一直在等,等一场雪,等一场酣畅淋漓的雪,等一场漫天纷飞的雪。可节气己过小寒,却依然盼不到雪。好想在原本干湿冰冷的心里扬一场莹彻心扉的大雪,以此来装点失落的心境,却终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唉,我可爱的的雪儿,你何时才能翩然来归呢?
冬,周天寒彻, 枝头叶落凋尽, 满眼萧索肃杀, 若没有雪, 便没了冬天的味道, 也便无趣。冬季最美的景致,实在莫过于皑皑白雪了。雪是冬的宠儿,也是诗人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曾礼赞描画过她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妙手回春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北风行》壮阔雄浑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柳宗元《江雪》幽静寒寂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吟罢这一句句雅趣无穷、或荡气或回肠的千古名句,若面对漫天飘舞的一天飞雪,爱诗的人们是不是也情不自已地要诗兴大发了?发诗兴了,那就写吧,“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锁”——哈哈,雪花似通人性,她也飞来与你逗趣了呢!由此看来,没有雪的冬天,至少不是一个完美的冬天,也一定不是人们心中真正的冬天。
若有雪,冬天的味道就不一样了,雪越多越大,冬便越迷人、越有情趣、越令人神往:下雪了,羽毛般的雪片轻柔地飞舞着,悄无声息地飘落在沉寂的大地上……她越下越大,越积越厚,掩没了山林、村舍,掩没了道路、街衢……洁白的冬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床厚厚的绒毯,将天和地笼在一片银妆素裹的童话世界里——呀,好一个粉妆玉琢的世界!于是,在孩子们的欢笑声里,雪球滚起来了,雪罗汉、白雪公主堆起来了,谷场上、庭院里扫开一块雪地,撒上谷,捕鸟的竹筛支起来了……。冰雪世界,不光是孩子们的,更是文人雅士的——

思绪忽然飘飞到了晋代……大雪天,太傅谢安家“寒雪日内集”。望着纷飞的漫天大雪,谢安问子侄辈“白雪纷纷何所似”,小名胡儿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但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媳妇谢无奕应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才女之喻果然不凡,从意蕴言,以飘飞的柳絮喻,有给人以春天来到的感觉,于是“公大笑乐”。看,一场大雪,到了名人雅士那里,便顿时趣味盎然了。更有爱雪痴似明末清初号蝶庵居士的张岱者,大雪三日,西湖人鸟俱绝,他竟于“是日更定””时“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而巧的是,到了湖心亭上,竟己有两人先他铺毡对坐亭中饮酒赏雪!二人邀他同饮,他“强饮三大白而别”。文人爱雪,深夜冒寒看雪赏雪,乃雅人雅兴雅趣 ; 身为俗人的舟子却大惑不解,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哈,文人雅士之乐,俗子岂能解乎?

文人雅士对雪之爱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柳宗元《江雪》、白居易《村雪夜坐》:“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及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等众多咏雪之诗已为之证。
对于农人们来说, 雅与兴与趣,和他们是无关的。有雅兴玩雅趣,首先须肚子不饿。若处饥寒交迫之境,面对-天飞雪,任谁也是吟不出“风吹雪片似花落”之类的句子的。寒雪日与子侄辈谈文吟诗,是当大官的谢安的风雅事;张岱深夜乘舟到湖心亭看雪,若汤粥不济饥肠辘辘,相信他也定然不会有此闲情逸致的。农人们喜欢雪,是因为俗话所说的“瑞雪兆丰年”——他们靠天吃饭,说人定胜天乃无知妄语,若暴风雪成了灾,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还是祈盼下一场不大不小的瑞雪吧,既对庄稼护根保暖,又可冻死经冬害虫,待到春回大地时,还可润溉农田,使春苗茁壮,秋天得个大丰收,有饱饭可吃。从这一点说,瑞雪对于农人还是有趣的。
唉唉,我可爱的的雪儿,你何时才能翩然来归呢?



个人简介
石城吴钩,原名刘刚。人生座右铭:认认真真教书,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处世,堂堂正正立身。
求学、从戎(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独立三团),学习(南师大)、教书。先后在中学、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后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之邀,讲授文学赏析、古诗词文。现退休,读书,笔耕,操琴。诗文散见于报刋.新浪博客、大地菲芳文学微刋、今日头条及卓芒文学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