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篇:泰 伯
谨慎,乃“诚”“敬”之德
“诚”和“敬”是儒家道德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修养要求,是衡量一个人品行高下的标准之一。“诚”就是忠诚,诚信,忠于职守;“敬”就是敬重、敬业,认真负责的意思。《学而篇》第四章就曾记录曾子的话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哪么,一个人在现实中,如何才能做到“诚”与“敬”呢?接下来依然引用曾子的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原文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启,即开启,这里指曾子让学生揭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免,指身体免于损伤。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这一章是说曾子有了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对弟子们说:“你们揭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吧!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会再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什么意思呢?这是曾子对弟子说自己一生谨慎小心,牢记《诗经》里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训导,现在虽然病得四肢麻木,连放在哪里都不知道了,但是肌肤完好无损,能够对得起父母了。因为,血肉之躯是父母所赐,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尽孝的表现。

曾子的意思当然不是在仅仅告诫弟子要爱惜身体,而是在教导弟子,做人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唯有谨慎,方可立身成事。“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这一句意味深长!意思是说,直到现在我才敢说我的身体今后不会再受到什么损伤了——快要死了,当然不会再有伤害了!但在以前,我是万万不敢这么说的,总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引申下来,就是说直到临终才可对自己一生的功过是非有个评价。所以,紧接着又记录了一段与鲁国大夫孟敬子(孟孙捷)的故事,来说明为政者言行须当谨慎,恪守诚信的道理:
【原文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是说曾子正在生病,而且病得着实还不轻,鲁国的大夫孟敬子在这个时候前来向他请教有关政务方面的事,这个“问之”的“之”指的是“政务、政事”,对此,实在不敢苟同。
其实,这个“问”当是探望、探视的意思,“之”这个代词指的就是曾子。意思是曾子病了,鲁国大夫孟敬子前来探望他。这样解释似乎更为符合情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子当时在鲁国的社会地位以及和孟敬子的私人交情。
孟敬子前来探望曾子,两人在谈话中又很自然地谈起了如何从政、理政的话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如何才能当好一个“政治家”处理好具体政务的事情。“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的学者解释这四句话时说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是“政敌”,曾子在临死前,还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等等,所以才用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孟敬子的善意和诚恳。至于孟敬之是不是曾子政治上的“死对头”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何况从曾子的话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关涉及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问题,而是在教导言行举止,但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一个是孟敬之对曾子是非常尊敬的,另一个就是曾子对孟敬之的政治作风是有看法的,而且在经常教导孟敬之,这既符合“为王者师”的儒道精神,又能从中看出两人关系的微妙。由此,我们将这几句话理解成曾子对孟敬之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似乎更为妥贴。

哪么,曾子这一次对孟敬之语重心长地说了些什么呢?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的“贵”是非常重视的意思,“道”,笼统地讲是指儒家所主张的人生之道,这里具体是指立身处世所应严格遵守的原则。也就是说,他在教导孟敬之,立身处世有三条重要原则必须严格遵守。哪三条原则呢?
第一,“动容貌”。这是一个使动句式,意思是:用自己的学问修养改变自己的行为仪态,使一举一动从容、恭敬,达到“知行合一”,这样,就能“ 斯远暴慢矣”,即避免粗暴无礼、怠慢放肆等对人对事不恭不敬的傲慢作风。
第二,“正颜色”即: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这样就能“斯近信矣”即:这样就接近诚实守信了,也就是说,态度庄重严肃,既能表现出自己的诚恳,又能使别人感觉到可信,这是诚实守信的前提。确实,一个人如果待人对事态度不严肃,就谈不上诚实守信,别人也就无从相信呢,你也就很难取信于人。
第三,“出辞气”就是说话的语气要平和,言语要中肯,不可强词夺理,强加于人,此所谓“君子不言,言必由衷”,这样就能“斯远鄙倍矣”(“倍”同“背”),即做到了这一点,就能避免粗野、违理。
有了以上三条作保证,方能取信于民,树立威信。至于“笾豆之事” ,即诸如祭祀之类具体政务、事务,则交给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负责办理就是了,即:“则有司存”。“ 笾”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笾豆之事”指祭祀、礼仪之类的具体政务,这在古代是很重要的政务。
曾子的这番话,很有点象《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征前对后主刘禅的教导,所以,说其“语重心长”,道理就在于此,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决然不是政治上的“死对头”。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史永峰,笔名冷梦良,警营作家。著有《论语通俗解读》和杂文散文集《阿Q重返人间》、大型剧本《寡妇送匾》。《论语通俗解读》分别被国家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图书馆珍藏。目前是陕西省和宝鸡市作协会员、陕西省孔子研究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