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茗读书分外香

文/何俊锋

闲暇之余,远离喧嚣,远离尘埃,在书房、茶室中,在一茶、一书、一墨中享受一下清净,淡泊的生活,缓解一下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沏一杯清茶,呷一小口,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涤尽了一切疲备烦恼。品茶,品人生起落浮沉,理自己情感思绪,慢慢体会到人生无须繁杂冗余的程式,只要有一颗平静淡泊的心足矣。书可以找回心灵的皈依,一缕油墨书香轻叹中外古今的闲适心境,读一本好书,写一首小诗,便是一段静谧的光阴。
一墨、一砚、一纸、一笔,静心练字,将墨条和清水在砚台中来回或顺时针方向耐心研磨,颜色从无色到淡,由淡变深,由深变浓,随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墨汁的味道。好似人生也要经过不断的磨炼,方能活出人生的颜色,生活的浓度,生活的味道。执笔、沾墨、起笔、运笔、收笔,横竖撇捺,在白色柔软的宣纸上书写几个或一篇小楷、隶书,完美演绎了墨与纸的融合,呈现出字在纸上的线条感,让人赏心悦目,自我陶醉,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写字可以让心静下来,修正一颗烦躁与不安的心,可以让人全神贯注,将烦忧暂抛在九霄云外。
生活好似茶香,书香,墨香 。品茶,品的是它的清香,品的是人生的心境,人生的淡泊,人生的沉浮,生活的味道。在雅室中,品一盏清茶,享半日清闲,可以让人精神充实,不再空虚乏味,找回心灵的皈依。
2022年1月12日星期三晴
题记:封城二十日。11日0时一一24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3例。小区封控二十七天之久,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禁足"的生活方式,然而,今又接到通知,如下:
"各位邻居:省督导组在随机暗访抽查封控区足不出户措施落实情况,具体要求,严格执行每户十字封条贴封状态,请不要随意出门,非核酸不出门,不要破坏封条。请大家遵守封控区规定⋯⋯"
左一个暗访,右一个抽查,不知是喜还是愁?
罢罢罢!窗口就是我的全部世界。而风是我连接世界的途径。有它,就没有寂寞。
我的窗前不寂寞
文/ 冯 捷
封闭的日子
风
透进窗户
将我的世界
缀满纯美的诗
让鲜亮的诗句
飞翔
雪白的翅羽
承载梦幻的重量
风
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就像烟,就像云
丝带一样的洁白
寂静的早晨呀
风
是起得最早的人
轻扣我窗棂
我提起盛满风的诗篇
踩着吱悠声
像提着金灿灿的
霞辉
可今晨
无雨亦无风
西山的云彩
再也没有来
也许是
为了那片兰草
或者那片海
咦
待我回头的时候
诗就在脚下
绯红绯红的云朵
被风驮着
我的窗口,没有寂寞
注:1、霞辉:日光钭射在天空中,由于空气的散射作用而是天空和云层呈现黄、橙、红等彩色的自然现象。多出现在日出或日落的时候,通常指这样出现的彩云。2、绯红的云朵,由此而来。
繁华落尽谁是景
文/鸿翔
过了腊八便是年,
今日太阳格外暖。
虽然疫情正肆虐,
乡下自由很平凡。
告别农耕齐进城,
求得繁华与文明。
粮菜还需泥土生,
难忘家乡根与魂。
人想成仙入浮云,
浮云到头一场空。
何不扪心独自问?
繁华落尽谁是景!
作于 2022.1.12
苦难
文/王鹏云
苦难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我们唯一需要记取的,是能否配得上所受的这些苦难。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身陷泥淖之中, 却在用泪与汗奋力挣脱之后,才发现不过只是让自己落入了下一个泥沼。永远在接二连三的苦难中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那一个,问天问地却也问不出为何要背负那痛到极致的感受。
但当我们怨天尤人,或为自己的苦难自怨自艾、无法自拔之时,却已然忘记了生活给予我们痛苦的真正意义令我们成长。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那一个,却不知道再残忍的磨砺 ,也只是将我们雕琢成最好的自己。所有人都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痛苦,却忘了让自己用奋力挣扎让苦难变现。是的,我要说:没有苦难的人生,只不过是汪洋之中长不出根枝的浮游植物,永远只能随波逐流天涯零落。不懂得珍惜苦难、在苦难中成长的人生,也只能在无数的逆风里被掀走风帆,丧失远航的意志,终究无法成为咆哮世间的浪涛滚滚。
因此,只有正视苦难、能够在苦难中保持坚定、修炼自我的人,才能成为配得上苦难,凌驾于苦难之上的真正强者。恰如欣然于东坡耕作的苏子,面对莫名的诬告,却能始终旷达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词句;恰如矢志报国的稼轩,面对壮志难酬的窘境,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用坚定的报国信念在困顿中令人格绽放。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遭受着难耐的苦痛,却从未被命运的不公磨灭意志。
相反,他们用自己的人格写书着、绚烂着,昭告着每一个挣扎于苦难中的大众。只有敢于奋斗、永远坚定,才能在黑夜里健步如飞,在阴暗中绽放自我。人生不可能没有苦难。“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诚如此言,既然苦难无法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最大的苦难里保持最乐观的心,充实最强大的灵魂,用不屈的拼搏让最大的痛苦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愿我们不再为苦难而烦恼,而是透过那黑暗的阴云,看到我们未来的万丈霞光。愿我们永远配得上自己受过的、坦然笑对受过一切苦难。
高山仰止悼周公
—纪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6周年
文/许刚(山西)
一月八日
是您的忌日
四十六年前的一月八日
您在北京的301医院溘然长逝
邓大姐在你额头上的深情一吻
让所有的在场人泪目
“恩来,你走了……”
让所有的在场人柔肠寸断
如今,邓大姐和您都离开了人世
可西花厅的海棠花依旧绽放
海棠依旧主人非
敬爱的周总理
在您的忌日
我翻看手机相册
相册里至今仍保留着你的照片
那是一张您埋头吃饭的照片
那是1973年6月9日拍摄的照片
您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访问延安时留下的照片
当您看到延安人民生活还很艰苦
你难过的吃不下饭
您心疼的流下了眼泪
周总理啊,周总理
您作为新中国的首任总理
您为了国家富强
您为了人民的利益
您夙夜在公
您鞠躬尽瘁
您胸前的那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
印证了您的为民情怀
周总理啊,周总理
您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早已实现
一个强大的中国
正如您所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定会梦想成真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在《市场信息报》、《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报》、《农民报》、《运城日报》、《中国乡村》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00多篇(首)。
人到中年
文/何俊锋
光影流年,身负生活的辎重一路走来,深深浅浅,不觉岁月暗换,岁轮又已碾过时光深处。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可留恋,一枝高洁的红梅开始在心底摇曳,若隐若现,等待一年一度一归来。城市的高楼林立,小小的庭院隐在红尘深处,在白雪之中显得格外安静,肃然而清冷。安静,是美的。褪去热闹的安静,也是冷的。只有安静下来,才能触摸到心的柔软,才能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在扰攘的红尘,不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愿迷失自我,总会在喧嚣与清静、尘俗与静美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给身心找到一处安稳的憩息地,不再被污浊之气裹挟,流溢出缕缕生命的清香,芬芳怡人。
人到中年,身心已不愿有太多负累,渐渐喜欢上清闲宁静的日子了。即便处在人声鼎沸的嘈杂之所,身在红尘中,心却悠游红尘外,享悠闲清雅的烟火人间。无论身处何方,只有彻底放松下来,才能享受到人生的诸多乐趣。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让人生氤氲着茶意诗情,静美如画。在安静的物件之间,即便处在最热闹的地方,也心静如斯了。松涛拍月,梅边煮云,更是人生雅事。忘却人间种种烦恼,让心中无事,安静怡然,清净之气自内心自然升腾起来,人生便自在从容。
给自己一段安然的时光,与世事两相忘,才是一个活得通透明白的人。学会放空自己,让一杯茶涤荡凡尘俗事,与书中的智者交心,觅得千古的知音。闲时侍弄花草,听一朵花落的呻吟,一朵花开的隆重。学会善待自己,不再担心年华易逝,不再计较成败得失,懂得过往不可追,只安守眼前事,珍重眼前人。岁岁又年年,滚滚红尘,无论烟雨还是飞雪,无论年轻还是老去,只愿把最美的时光留给最安静的自己。寒冷辗转于平原山川,白雪覆盖着田间阡陌,寂静穆然的世界,不会再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念想,只低低地让自己沉静下来,静若初雪的莹然,静守冬阳的安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