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
01
看 透
苏轼: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一句诗,道出多少人生真相?
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困在自我的深山中,未曾识的真面。
对待人生,我们要看透,而不看穿。看透是一种本事,它是生命浮沉下,如水般的心境。
人生,要学会看透。看透,不是让你对世界抱有失望,不只是把一切都看淡了,而是为了活得更加坦然。
看透,也是一种能力。想要看透人生,靠的是心境和阅历。阅历,来源于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遇上的人。
生命中每一次相逢,都会变成你眼界和阅历的累积。当你一步步攀上生命的天堑,你会发现原来曾经高不可攀的位置,早已被你踩在脚下。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深。
愿你能在浮躁的社会里,寻求到一颗安定的心。看透生命里动荡不安的一切,享受归于沉寂的悄然幸福。

02
说 透
老话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真正有智慧的人告诉我们,凡事不能说尽,但是必须说透。
说透,是高情商的表现。与人相处,最怕纠纠缠缠,不清不楚。把话说透,活得通透,过得敞亮。
生活中,可能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说一句话,掐头去尾藏三分。让人听的含糊,又想不明白。与人交往,就怕对方做人做事拖泥带水,不得善终。同这样的人办事,久而久之,也会心生疲惫。
所以,在说话上,我们要学会把话说透。说透句话,不是将话意说尽.而是让自己的言语清晰,思路清楚,条理分明,听话的人能懂得其中意思。把话说透,是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
这世上,有很多“事故”都是源于交往的两人不懂世故。要少点纠纷,就首先要让自己说的清楚,道的明白。人生,唯有自己说明白了,万事才可清晰明了,一览无余。

03
悟 透
林清玄写过一篇文章《30岁后始“觉悟”》。他说: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觉悟到自己的心。但纵观当下, 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觉悟”出此心。
悟透,是人生最高级的境界。较之智慧的发展,它更是心灵的启迪。
林清玄看来,一个人想要悟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尽可能地把所有时间和空间都留给那些重要的事情。
(2)你必须要意识到,世俗的事务并非无价。
(3)不要失去对真实价值的认知。
(4)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
俗话说:佛是觉悟的人,人人都是未醒的佛。其实,众生和佛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真正高人懂得如何去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人生,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唯有我们时刻去观照自己的内心,时时起善念,不起恶念,做任何事都能尽心尽力,未来才有佳期可许,福报常在。
(阿牛哥整理)
配图/书法:李桂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