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悟生命(17)
专属个人的盛大节日
文ll 周大策
中国节日很多,既有千年传统民俗节日,又有建国以来确立的法定节日,另外还吸纳一些国外的洋节和自创的一些新节日,我统计一下,大大小小约有四十多个节日吧。
这些节日都属于全民性的,没有一个是属于个人的节日。
已故轮椅作家史铁生,在谈到生死问题时,曾说过“死亡是人的盛大节日”。
细想想,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死亡既是丧事也是喜事。
所谓喜事,是特指一些“求死”的人而言。

人在特定的艰难困苦处境中,有的人有“生不如死”的感受,从而产生“求死“的愿望。
例如,一些老年人,由于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常常发出感叹: “人老了,难活呀!”
再如,重病患者,久治不愈,长期卧床,全靠别人侍候,活的没有质量。活腻了,总盼着早点死。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昼夜疼痛难忍,呼天喊地,令人揪心。活一分钟,痛苦六十秒。祈求呼叫着“快让我死了吧!”
又如,当一个人遭遇重大挫折打击后,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淖里,彻底绝望了,失去了生的勇气,为求解脱,自寻死亡。一死了之,心愿得偿。
这类死亡,满足了“求死”者的意愿,对他们说来,死亡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另外,“死亡”比出生有仪式气氛,让每一个逝者享受到最高礼遇。
人出生的场面,冷清、肃寂,仅有一两个人在场迎接新生;气氛令人紧张、恐惧、担忧。
婴儿生出时赤身裸体,一无所有,预知一生将要吃苦,所以用哭声报到: “我来了!”
和出生比较,死亡的场面隆重,氛围浓烈。
死者身着崭新的寿衣,这是劳累一生唯一的所得。
亲朋好友前来奔丧吊唁,有的还唢呐声声,哀乐阵阵。
去殡仪馆时车辆成队,花圈簇拥,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里乡亲,胸戴白花,送最后一程。
举行追悼仪式,悼词用最美好的词语,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其人一生,完美无缺。这悼词是为逝者颁发的有生以来从未得到过的一块特殊的大金牌。
最后瞻仰遗容告别,默哀致敬,声声祝福:“ 一路走好!”
逝者有灵知,会满怀喜悦地踏上黄泉路,奔向那个极乐世界!

每年到祭日,或到春节、“清明”节,或中元节、寒衣节时,人们还会举行纪念、祭祀活动,缅怀悼念,寄托哀思,祝福安享天堂之乐。
综上所述,把史铁生说的“死亡是人的盛大节日”,算作个人专属的节日,可以吧!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周大策,祖籍山东高唐县,出生于吉林磐石市。现年八十二岁,从机关退休。爱好文字,喜欢动笔。自2020年初入井冈山二群开始习练诗文,成为群友中一名老龄小学生。我的诗观是: 力求书写让人能读懂、有共鸣、有情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