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7年,王玄策率领大唐访问天竺使团刚过恒河不远,碰到了一只来历不明的军队,看样子也不像是来欢迎的队伍。王玄策是赶紧吩咐挂旗。
哎有朋友问了,说那挂什么旗呀?
哎,告诉您,王玄策此来啊,带了两面旗,一面就是大唐使臣的专用旗帜,表明身份用的。
另一面呢,就是上次来的时候,戒日王赐给李义表和王玄策的,当时戒日王就说了,哎以后你们大唐的使臣来访,就挂上这面旗儿啊,我尸罗逸多,以我的名誉担保,只要你们进入了我印度境内,有了这面旗就没人敢找你们麻烦。
这回王玄策为了以防万一,就把这面旗给挂上了。蒋师仁一看,也为了谨慎起见,把浑铁槊shuo一举,戒备啊,都给我留点儿神。
于是啊三十个骑兵,抄好盾牌和马槊,摆开方阵,把大车和车夫都护在当中,就在这时候,远处的队伍是逐渐接近,看得比较清晰了,对方也是一直部队,人数呢大概150人左右,手中抄着武器,就是身上没穿什么盔甲。
这队人马呀,来到离王玄策他们大概150步的时候停住了。对面有两个人出马,王玄策离着不太远,看得挺清楚,为首一个人呐,个儿挺高,大概8尺左右。身高体壮浑身肌肉,面如锅底,深眼窝子高鼻梁,连鬓络腮的胡子,头上缠着这个包头巾,光着膀子,腰间挎着一把细刃反曲刀,看着还挺威武。
另一个呢,身着便装,也裹着头巾,身穿布衣,骑着马没带兵器,只见这两个人呐,到了队列前边,那个大胡子冲着这个便装的人扬了扬脑袋,这便装的人就开始跟王玄策这边喊,
哎,对面的老铁,你们都是干哈的呀?从哪旮瘩来的呀?是路过还是串门儿啊?看你们这都溜光水滑的,是不是那个摩诃震旦的使者啊?
这个天竺古代把中国称为摩诃震旦。
咱们且说这个王玄策这一听,嘿好了,对面喊的还是汉语,这就放心了。
蒋师仁这边就不乐意了。老大不对呀,怎么也没看见什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的欢迎人群呐?让我也过一把这个万众欢呼,夹道欢迎的瘾呐,我这可是头一回出国呀。
严肃点,注意素质啊,咱们代表的可是大唐帝国。王玄策接着又跟蒋师仁说,哎蒋大人,你也别太担心了,对面的汉语你看说的那么好,那肯定是官方的人,你看那个大胡子,应该是个指挥官,这个便装的应该是个翻译,哎我跟你说啊,能把汉语说的这么好的翻译,全天竺那也没多少啊。
我们正是大唐的使者,请问你们是谁呀?
话音刚落,对方那个喊话的翻译它也不喊了,跟大胡子直接拨马回归本队,王玄策还奇怪呢!你怎么不说呢?我既然报名了,那你是不是也得报名啊?正琢磨着呢。突然对面变阵了,只见对面,打头的几个士兵唰唰唰一溜翻跟头啊,一口气儿翻了五六个跟头,紧接着跟穿花蝴蝶一样,在阵前儿是眼花缭乱的一顿转呐,那脚踢的真高,鞋都快踢飞了。
紧接着前排三个士兵腿一弯,腰一躬,后面一个士兵是飞身而上,站了上去,摆了个大鹏展翅的造型,目视前方,一动不动。
大唐使团都看傻眼了,这什么玩意儿叠罗汉?杂技团?这什么造型呢?非常六加七吗?
哎就听旁边儿有人喊王玄策,王大人小心,王玄策抬头一看,好嘛,天竺那边儿是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箭对着王玄策他们就射来了。
王玄策一看,哎哟我的娘啊,大叫一声,赶紧用手这么一护脸,乱箭之下,王玄策当时是身中数箭。
末学——雄鹰★铁骑
看完记得点点红心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