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心做好饭
耿志平(甘肃合水)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是西峰一家王中王手工搓搓面老板说他创业的事,他从一个很小的店面,夫妻二人亲自做,到现在七县一市共加盟了三十多家。每天人来人往,客流量不断。
老板说很多人都问他为什么他家顾客那么多?是不是用的料很讲究?他说他们用的都是家常的料,从来没有用过任何添加剂。
手工搓搓面不但要技术好,还要有耐心,能吃苦,有些店刚开始是手工的,生意稍微好点就开始用机器压面代替,有的把两种掺合起来,蒙骗顾客,手工面和机器面人一吃就会区别开,顾客吃几次就不会去了,店里就会门前冷落,自然赚不到钱。老板是自欺欺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得不偿失。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做餐饮的每个县城都不少于几百家。而真正能从始至终开下去,并生意火爆的并不多,合水县城的银座火锅店就是合水餐饮业的翘楚。经营十几年来,顾客盈门,口碑非常好。以前店在富康路西口,两层楼,有中餐厅和火锅厅,老板姓刘,他看到合水缺少一家好的火锅店,他就从外面学了技术,招兵买马,亲自下料,油都是现榨的纯菜籽油,那些贩卖杂油的人找上门都被他一口拒绝,好多人不死心,认为每斤油便宜几块钱,老板不会算不来那个账,光食用油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好多钱。老板义正言辞地告诉那些客商,我们注重的是食品的安全和顾客的健康,我不能用来历不明的油做餐饮。有些人还托关系找亲戚熟人动员,都被挡了回去。很多人在碰了几次钉子以后,就再也不去推销了。

老板每年都要出去学习几次,对员工很优待,有假期,还经常带着员工去外地旅游,员工受到了优待,工作都非常卖力,没有人偷奸耍滑。因为拆迁停了几个月,今年夏天银座火锅店重新开业,每天还是客源不断,要提前预约,否则就没有座位,每天店里都有好多人在等待,让其他餐饮店羡慕不已,如今老板在新车站旁边汽车城装修了中餐厅,顾客早都等不及要去品尝了。好多员工都是从一开始就来店里的老员工,因为生意好,不拖欠工资,工人当然愿意效劳了。
纵观银座餐饮店生意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味道始终不变,又干净,老板又极具爱心。每年元宵节都会捐款三四万元,开马拉松也是第一个捐款,一个小县城的私营企业老板能做到这些真的不容易。
县城还有一家铁蛋刀削面,那是老家一个侄子开的,别的杂酱里大多是肉丝或肉沫,他家始终是大拇指甲盖那么大的肉粒,前年和去年,一斤猪肉三十几块,都没变过。调料都是从加盟店买来的,每次都按比例放,汤是用几只鸡熬的,每天换新的,酱香肉多面量大,面条又是一根根手工削出来的,有一尺长,又细又光滑,味道始终如一。一天面削下来,胳膊都肿了,很多人都建议用机器人代替手工,减少劳动量,老板没听,自始至终亲自炒酱,抓质量,每次去顾客都坐的满满的,有时还没处坐,别的店就没那么多顾客。经常晚上没面了,还来好多人要吃,大多数都是回头客和慕名而来的。几年下来,不但还清了外债,还在县城买了楼房,汽车,供两个孩子念书,一家人其乐融融,虽然辛苦些,毕竟还很年轻,正是奋斗的年纪。

做生意和打仗一样,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做餐饮,必须要真材实料,不能有投机取巧的想法,顾客吃的满意了 ,一传十,十传百生意自然好了,如果你想着糊弄人,那就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顾客不是傻子,不合口味,再加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吃过一次绝对不会再去了。
每个成功的餐饮都不容易,王中王老板。说: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是你放弃的太快。这是他多年的经验之谈,这两句话很有哲理,值得人学习借鉴。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