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的贾平凹
王晓林

关于贾平凹先生的争议,由来已久。最近一些好事之人,又拿贾氏不当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说事,拿西安抗疫说事,甚至东拉西扯说事……
这些好事者远远低估,小看了贾平凹先生。泛文化反倒浅薄了文化。当今时代,有文凭,有知识,没文化的人不在少数。
文学界不是缺高峰吗?贾平凹先生就是高峰。业内早就称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先生为陕西文坛的三座大山,你知道吗?
贾平凹先生是公认的文坛劳动模范,他作品的数量质量都名列全国作家前茅。他的小说厉害,散文更厉害,诗也不赖。现在诗坛不是流行口语诗吗!贾先生是新时期最早写口语诗的,上过《诗刊》,出过诗集,我手头就有。另外,他还有歌词、曲艺、剧本等作品。他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是全才。至于贾平凹先生的书画作品,肯定是有他的特长和特色,买他作品的人也不是傻子,随便发红包烧钱。
单就小说而论,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还是小说理论,贾氏的贡献都是全国领先的,是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的。
贾平凹先生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对接,让小说回归平民生活,回归人性,回归文学的本质。他是中国新时期乡土文学、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是新写实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高手,是当代地域文学贡献最大的屈指可数的典型。甚至可以说,没有贾氏,就没有陈彦先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有了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先生,才有了陕军东征,有了一个省短期内最多的茅盾文学奖,最多的国家作协副主席。这些大作家是陕西文学的高山与高标,是陕西文学后来者追赶超越的方向和榜样!甚至可以说,当代的陕西作家代表队,就是当代的中国作家代表队。贾平凹就是这个代表队的守门员,从他的身上可以找到每个当代著名作家的影子。贾平凹不仅仅属于陕西,更属中国与世界。贾平凹先生就是得个诺贝尔文学奖,世人也不会大惊小怪。
我的几位老师都是研究贾平凹先生的专家。我从上世纪八十年初上大学中文系时,开始关注研究贾平凹先生,是他的忠实粉丝。贾先生的书和研究他的书,绝大部分我都购买,阅读,收藏,甚至阅读数遍。今年读了他的三部长篇小说和一部散文集。我身边也不乏他的粉丝,经常互相交流。
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贾平凹先生著作等身,名不虚传。给贾平凹先生出作品的出版社,评奖的机构都不是傻子。多种作家排行榜和作品排行榜,贾平凹先生一直居高不下。
你挖个坑,贾平凹先生就会往里跳吗?至于写疫情,他的多部作品都有成功的书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说小了,他是个作家;说大了,他是个文化人。他在干他应该干的事,而且老当益壮,不用扬鞭自奋蹄。不管怎么说,贾平凹先生都是个好老汉。给一个老者设圈套,甚至泼污水,多少有点不厚道吧。
静水深流。要读懂贾平凹先生,先要多他的书,更要多读儒释道经典和中外名著。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有英雄而不爱护英雄的民族是更可悲的。
(王晓林,男,1962年生人,陕西作家,诗人。现居西咸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