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沙公园记游》
作者:于家荣
在齐齐哈尔儿子家小住期间,不止一次游览龙沙公园。
龙沙公园座落于齐齐哈尔市区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总占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0公顷,龙沙公园始建于1904年,是黑龙江省建立最早的公园。据考证,“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唐代诗人李白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龙沙公园由此而得名。园内设五个游览区:文化游览区内有藏书楼、望江楼、关帝庙、寿公祠、澄江阁等建筑。劳动湖游览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曲桥、拱桥逶迤 贯通,亭台楼榭点缀其间。动物展出区有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棕熊、驼鹿和丹顶鹤等上百种禽兽。游艺娱乐区有电动宇宙飞船,升降式飞机和大型综合娱乐厅等。花卉观赏区有花卉140多种。
由于公园面积很大,所以有很多的门。我是从儿子居住的齐齐哈尔报社附的3号门进去的,进去后就是儿童游乐场,再往里走便是望江楼。望江楼位于龙沙公园劳动湖东畔的假山上,始建于1908年,楼高25米,楼驾山上,山擎高楼,登楼远望,齐市街景尽收眼底……1964年7月21日,朱德委员长即兴挥毫题写了“望江楼”三个大字,公园将其制成黑底金字的长匾悬挂于飞檐之下。1987年,望江楼被齐齐哈尔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身拐弯不远处就是关帝庙,园区绍说此关帝庙始建于乾隆四年的1739年。上世纪八十年代齐齐哈尔市政府将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再次重修此庙。整修后的关公庙为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组成的四进式建筑。前殿又称灵官殿,殿内供奉护庙之神王灵官。殿前两侧为高8.5米钟鼓楼,上下两层,四角飞檐,楼顶上饰1米多高的葫芦,反映出道教的独特风格。正殿又称“忠义恒天”殿,高10余米,殿堂中央为3尊高大塑像,关羽居中,周仓和关平分列左右;墙上绘有以关公传奇故事为题材的重彩壁画。后殿为老君殿,供奉道教创始人老子。 
寿公祠即寿山将军祠就在关帝庙的旁边。寿公祠始建于1926年,袁寿山(1860—1900年),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后裔。甲午战争中,袁寿山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升任黑龙汀将军,驻齐齐哈尔。同年8月,沙俄军队逼近齐齐哈尔,并撕毁和平协议,发动突然袭击,寿山拒绝诱降,自卧棺中,命从人枪击,壮烈殉国。寿公祠为一座青砖灰瓦二进式祠堂建筑,由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共10余间殿堂组成。前殿和后殿建筑形式相同,前殿有寿山画像、部分遗物及生平事迹介绍;后殿塑有一尊高2.4米的寿山将军金身泥质塑像。1986年寿公祠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俄国领事馆旧址是龙沙公园里面的一个俄罗斯式建筑。当年中东铁路开筑不久,俄国派员常驻齐齐哈尔。1907年5月23日,在仓西公园(今龙沙公园)西侧建领事馆。该建筑为两栋俄罗斯式平房,据说,总建筑面积为380平方米,现在是展示龙沙公园历史的展览室。
万卷阁古籍图书馆是龙沙公园内的一个重要所在,被誉为塞北藏珍第一楼。这是一座二层小楼,坐北朝南,楼顶覆盖着一片绿色琉璃瓦。该楼在设计上不仅美观合理,大概设计者考虑到它有藏书和阅览的用处,在建造时就想到了气候和采光等问题。墙体的宽厚有利于冬季取暖、夏季隔热等特点。楼内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使保存的图书很少受到虫蛀。民国十九年,时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政府主席的万福麟决定,在齐齐哈尔龙沙公园内修建图书馆新藏书楼,当年十月竣工并开馆,定名为“黑龙江省图书馆”。 
该藏书楼收藏的图书在全国图书馆中有一定影响,收集了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刻本,计约包括满、蒙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善本5000余册,书籍127900 册,其中有部分藏品是国内罕见的珍品。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格言亭位于公园的大门口,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建筑。这座看似平常的建筑,是微缩、简化的雅典娜神庙。格言亭呈长方形,高约10米,没有四壁,亭身由八根圆柱为前后两排组成,亭前脸为三角形,上镶着一个圆形表盘模型,此亭风格迥异的造型十分令人注目,因而市民又俗称为“钟亭”。 
近年新修建的胜龙山上的天远阁更为壮观,堪称齐齐哈尔最高点。站在天远阁上极目远眺,市内风光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城廓新貌,跑车如蚁,人头攒动,令人赞叹。西望劳动湖,水从嫩江来,湖水碧绿清澈,波光闪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跨水而建的彩虹式的拱桥,幽深的曲桥,飘洒的玉带桥,亭台楼榭装点其间。泛舟环湖而行,风光如画。 
象鼻亭坐落在龙沙公园的东北角,据说是龙沙公园惟一的原始建筑。象鼻亭的亭柱不是木制的,而是砖砌的,呈宝瓶型,象鼻亭的斗拱就像大象的鼻子一样,非常有特色。
龙沙公园内文物颇多,景色宜人,我一路走来一路拍照、记写,倒也感到欢畅、惬意。可惜本人是一人游览,景致虽美,却没法为自己拍照,又不好启齿麻烦别人,所以没有留下人景合一的照片,实为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