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你共享文字馨香
——岁末致微信朋友们的一封信
文/周丕奎
在这悠悠岁月的长河中,人的一生就好比那一颗颗流星,看似漫长,实则来去匆匆。细数流年,那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刚刚发生,如影随形,却又相去甚远,变成了一个个小句号。皆有那引以为傲的过往,不堪回首的曾经伴随你我。留下的物质财富,或多,或少,都是过眼云烟,都会因为你的消失,而变成了虚无缥缈。而留下的精神财富或多,或少,那是无价之宝,它不会因为你的消失而化为泡影。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他们了解和感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变迁。
人生积淀,总得有点爱好,于是闲瑕之余,忍不住重拾拙笔写写身边的事,抒发情感,收拾起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空间——遨游在文字之海。
笔耕不辍成为自己的坚守,明知路远且艰,以至于穷尽毕生,也许只能远观那波澜壮阔的大海,而望而兴叹。既如此,心情也变得异常轻松,不必刻求完美。就以旅行者的身份,且行且观,不浮不躁,顺其自然。

忙里偷闲写点什么,难免磕磕绊绊,纠结与快乐,常常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写的太少,以显懒惰,写的太多,又怕泛滥。力求耳目一新,又怕枯竭羞涩。每一篇构思、下笔、完成都倾注了我的心血。有时一蹴而就,有时斟字酌句,苦苦思索,难以取舍,为此常常忽略我的其它工作与生活。想要放弃,却又万般不舍。灵感来临,常常夜半披衣而作,待得把所思,所想跃然纸上,此时方如释重负,又重入梦乡。一天的劳累,在此刻仿佛显得微不足道,有一种力量激励我前行。
我们都得益于微信平台,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拙作的发表,让我留住了走过的足迹,留住了一幕幕美好的瞬间,装订成册,或许日久会酿成沉香。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或辣,或苦,或酸,或甜……倾注于笔端。待得发表以后,须先细细品读,以读者的心情,来尝试与作者共勉。之后又常常在想:如果构思清零,是否还能写出这毫不起眼,却煞费心血和情感的拙章?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喜欢社交的我,近二年自与写作结缘以来便极少参加喧闹的场所,反而更喜欢一个人清静的构思,放飞想象的空间。每成一篇待到发表之后,偶有差错之处,暗自后悔不迭,但为时晚矣。只能微笑摇头,感叹文字功底捉襟见肘。
发表以后,以激动的心情,转发给朋友们(尤其感觉爱好文学的朋友)当看到朋友们点赞、美评、赞赏感到了莫大的鼓舞。感恩每一次遇见知音,你的支持与鼓励,瞬间把友谊的距离拉的更近。因为相同的爱好,而彼此欣赏,因为有相同的思想,而产生共鸣。这种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情谊,恰似那缕缕阳光,温暖了心间。心与心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来了却彼此的心愿,共享日常美好,陶冶情操。这份真情厚意,将在心中珍藏,弥久愈坚。激励鞭策着我砥砺前行,努力向前。



作者简介,周丕奎,农民工,长年与钢筋打交道,也做点小生意。喜欢文学,偶尔有感而发,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