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孙红侠老师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是2022年元月12日,是我们太白初中孙红侠老师光荣退休的日子。作为孙红侠老师的同事和战友,在这个疫情笼罩、人心惶惶、霜雾封道、冰雪飞舞的季节中,能来参加这个隆重而简朴、别致而新颖的退休宴会,让恐慌中的我和所有在场的朋友感到由衷地欣慰。亲情、友情的融入,让我们的生活多彩多姿,让冰冷的季节春意阑珊。我们此刻更想说的就是西安加油、中国加油!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请让我们端起酒杯,共同为我们的同胞、为我们的抗疫勇士祈祷吧:愿疫情患者早日康复、愿抗疫勇士身体珍重!
孙红侠同志,1986年在青海参加教育工作,1995年转入扶风,先后在绛帐初中、太白初中工作。三十多年来,孙红侠同志一直扑在教学第一线,对工作从不拈轻怕重,常常是学校分配啥课务,自己就承担啥。这种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品质是非常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孙红侠同志,对学生关爱有加,循循善诱,对同事热心帮助,关心体贴。对业务能勤于钻研,乐于求教,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尽心尽力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家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忠实地践行了一个人民教师为国育才、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愧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她的教学生涯,虽然平淡,虽然无华,可这种甘于清贫、以苦为乐、耐得住寂寞、忘记了功名的生活,不正是万千生活在底层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吗?在她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常常令我们为之动容!孙红侠同志亦是如此。路灯下,我们曾见过孙红侠同志耐心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点迷津、点拨思路;烈日下,我们曾见过孙红侠同志给误入歧途的孩子拭去眼角的泪水,鼓励他重拾信心,重新迈步;秋雨中,孙红侠同志把自己的雨伞送给了素不相识的孩子;风雪中,孙红侠同志把给儿子买的棉衣送给了扶贫的家庭……桩桩件件,件件桩桩,孙红侠同志把一颗火热的心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唯独少了自己,少了家人。三十多年来,孙红侠同志用自己的忠诚与热爱,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她的学生,解析了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个人生方程: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三十多年来,孙红侠同志用自己的追求与热望,用自己的拼搏与虚心,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内因是变化的主导因素,外因是变化的辅助条件。虽然孙红侠同志的教学生涯缺少亮眼的光环,缺少应有的掌声,缺少美丽的鲜花,可在学生的心目中,孙红侠同志就是一座永不凋谢的灯塔,引导他们走出迷茫、走出黑暗;孙红侠同志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无形桥梁,引导他们跨越山河,达到人生的彼岸。三十多年来,孙红侠同志为了教育、为了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岁月、秀发、柔情、亲情,还有青春、美丽、健康、欢笑……可她的学生却得到了知识、成长、快乐、欢笑……如果说今天的岁月静好的话,那就是教育战线上有无数个像孙红侠同志这样的好老师在默默地负重前行!
今天孙红侠同志就要告别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就要告别她所恋恋不舍的师友和学生,我相信在场的所有人员此刻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有万分的不舍。我们只恨时光太匆匆,无法抓住命运之神的尾巴,好让孙红侠同志青春常驻,永远不老。然而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我们谁也无法改变现实,终将老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逾越的铁律。我们只能表示惋惜,可惋惜中又有无法压抑的欣慰,孙红侠同志终于可以脱离繁琐的世俗尘务,可以回家陪陪家人,享享天伦之乐。对此我们只能送上真诚的祝福:祝福孙红侠同志青春常驻、健康常驻、生命长青、笑口常开!
最后,我学诗一首,算是对孙红侠同志的退休赠言吧:
脚踩草木走青陕,饮尽狂沙若等闲。
倾心竭力献教育,虚心求教苦钻研。
戈壁滩上播爱心,黄河岸边留诗篇。
牧民欢喜师友夸,青海湖畔影倩倩。
落叶归根是本意,排除万难回故园。
绛帐太白站讲坛,凄风苦雨度流年。
为伊消得人憔悴,以苦为乐顿觉甜。
惟愿日后身康健,安享天伦醉欢颜。

作 者 简 介;
张恩明,网名:扶风老怪。陕西扶风人,中学教师。扶风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诗联学会会员。教学之余,奋力笔耕,其作品语言朴实,感情充沛。作品曾在《秦岭天地》《三秦文学》《扶风微传媒》《同州芳草地》《扶风作家》等多家平台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