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历史是名将如云,王玄策名不见经传,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出名儿?这是因为近些年游戏中的百里玄策,又因为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让他是彻底火了一把呀。所以咱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百里玄策的历史原型,就是大唐王玄策,他出生于洛阳,他父亲呢,原来是隋朝的一个小官,负责与西域诸国的往来礼交,以及佛教事务。佛教在中国进入全盛,正是在隋朝这个时候。
唐高祖李渊一统天下之后,建都长安,住在洛阳的隋朝旧臣改侍新帝,拖家带口的随迁长安。王玄策的父亲呢,也不例外,全家也都搬到了长安城。唐帝国革新气象,百废待兴,非常重视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官僚。
因此啊,王玄策18岁的时候出仕朝廷,先是在融州黄水,也就是今天广西罗城西北当了基层干部。锻炼几年之后啊,贞观九年又从军了,跟随名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契苾何力,参加了对吐谷浑的战争。
唐朝的男人不从个军打个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纯爷们儿,在青海一带呀打了好几年仗。那也是尸山血海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后来呀,因为属于特殊人才,精通外语嘛,所以很快被调入中央政府,子承父业,负责与西域诸国之间的外务,兼掌管佛教事宜。凡西域来使到京,王玄策照例迎来送往,安排馆驿,使者入朝,谒ye见这皇上时,便在一边出任翻译,待承应对。
看来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玄策的一生将是普通而平凡的低级官员,不过也挺好,唐朝嘛,小日子过得肯定那是挺滋润的,平时没事儿还能出个国旅个游,哎,确实挺好。
此时啊,正值大唐隆胜,梯山航海,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想和大唐结好的各国使臣,那是络绎不绝。长安城内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不足为怪,王玄策就负责检查巡视城内各佛寺,凡与佛教相关人事,不管巨细,一一登记。日后依据人事派拨钱两。
这回呀刚回来不到一年,朝廷的旨意又下来了,封王玄策为右卫率府长zhang史,哎,你别看级别没升,还是七品官儿,但是这是在中央工作呀,相当于皇太子卫队的副队长。
啊,位置很重要,与此同时啊,还有一道旨意,任命王玄策为天竺友好访问团团长,准备再次出访天竺。
在走之前呢,李世民还给王玄策下个密旨,告诉他,这次出使啊,第一啊,得给朕把那个石蜜的制法儿带回来,第二要好好的再考察一下天竺,尤其是军事方面,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以后我会不会威胁咱们大唐,都给我弄清楚了。
第三呢?想办法带回一些梵语方面的高手,帮助这个玄奘法师翻译佛经。
当然了,朕也知道这一路之上啊,是千难万险,所以我给你便以行事之权,有什么大事儿不必在万里之外请示我,你就便宜行事吧,就这样啊。王玄策开始挑选这次出使的随从。
要说呢随从方面。你带少了吧不行,万一你说遇上点儿什么事儿,人少了他也不够用啊,可你带多了也不行,带个500上千的,你说你是出使去了还是打仗去了啊?所以啊,王玄策考虑再三,是选了又选拔了又拔,选了30个精锐,唉,这就算够用了,
这是一般随从。此外啊,王玄策还得选一个武官作为自己的副手,王玄策是选来选去就选中了西域军中的骁xiao将正七品的致果校尉蒋师仁,这哥们儿力大无穷,是勇猛善战,遇到个突发事件,一般人那是不好使的。
正副使和随从都决定了,但王玄策这一琢磨,哎,我们这是去出使啊,不能给唐朝丢脸呐,怎么办呢?首先着装得统一得精神,这人靠衣服马靠鞍啊,你出去穿一身乞丐装,那肯定没人儿理你。
所以王玄策,又让安西都护府调了一批上好的铠甲,让使团的人穿上,随员一律是山字纹铠,这铠甲在唐十三铠中排名第二,好看而且实用。
王玄策和蒋师仁穿的呢,都是唐代最著名的明光铠。哎,这下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一切齐备了,王玄策就带队,一路边关出使天竺。
末学——雄鹰★铁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