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邹少林,男,57岁,湖北监利人。大专文化,热爱文学。曾在省市报刋电台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300余篇(首)。现为湖北省监利市作协会员。

我的大姐
作者|邹少林(湖北)
朗诵|相逢一笑(天津)
有一种美,停在嘴唇之上;有一种质朴,被华灯垂下;有一种勤劳,被经年的风调制。她并非来自甘霖的使者,而是我的大姐。
我们老家监利桥市有句俗语:大哥大姐当爹娘。我大姐于 1942年5月出生,整整大我20岁。今年刚好78岁,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我大姐经历过大跃进,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是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的女人。因为家中老大,还要带弟弟妹妹。她是勤劳的一生,俭朴的一生!
我大姐很聪明,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裁缝。她曾跟我讲,她没有拜师学艺。她常把家里样式较好,穿着得体的旧衣服撤开,然后用白纸蒙上照样式裁剪。就这样领悟师傅的手艺。不久之后,便开始用缝纫机为自家人做衣服,再后来帮村里的人裁剪衣服,每天日工资2.5元。 我记得小时候,大姐最疼我了,常常给我买好多好吃的东西。比如,糖果、花生、橘子、蛋糕之类。记得我6岁那年,我大姐为村上的年轻小学教师新婚开剪(即结婚前为新郎新娘做新衣)。她特地为我端来东家好吃的蒸黄鳝蒸瘦肉和炖蛋。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上学时穿的新衣服几乎都是大姐自己买布料自己为我缝制的。上初中时那一套又一套时尚“的确凉”穿在身上,既时尚又凉爽。
随着父母年龄日渐增大,逐渐失去劳动能力,我上高中的学费几乎是我大姐供给的。我大姐的婆家就在邻村的黄汪村,自己有4个孩子,家里负担也很重。但为了生计,我大姐几乎日夜赶做衣服,白天做上门工(日工资2.5元),到了晚上还坚持做别人送上门的衣服。常常工作到深夜。

后来,我大姐跟随姐夫在朱河镇最北端的永红食品组,给全组10多个人烧饭。为了挣钱,晚上仍坚持做衣服。
我读书不争气,高中读了一届又一届,父母也年老体衰,没能力支持我继续读书。
暑假的一天,我步行10多里,来到我大姐姐夫工作的永红食品组。我大姐一如既往地热情招待我。饭后,大姐问我:“弟弟,你还想读书吗?”我说:“不读书,我没事干啊!”于是,她趁姐夫不在,忙从屋梁上放下一包裹,在一件很旧的棉上衣口袋里掏出600元钱。我当时泪如雨下!我说:“大姐,我不读书了,这钱你留着家用吧!”这时,我大姐嗔怪道:“弟弟,父母日老夜老,你读书用心点,别让父母纠心啊!”之后,我拿着大姐的血汗钱又去城关复读……
后来,我参加84年的招聘干部考试,所幸考上并被组织上安排在桥市乡政府办从事文秘工作。次年,又报考湖北函大文秘专业,获得大专文凭。
我大姐今年78岁,身体依然硬朗,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是打扫屋子,然后上街买菜,洗衣做饭,总是在家东奔西忙,一刻也闲不住。 这些年,我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老家。去年,我提着一袋东西去看望大姐,看到她在家一直闲不住,我说:“大姐,你劳碌一生,也该歇歇了!”她说:“我老了,不做点家务,身子反而不自在。”
这就是我的好大姐,她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大姐啊!
(2020年11月14日写于浙江杭州。)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