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漫步长安街(6)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漫步长安街之六
我们今天从追溯历史沿革的这个角度,来再度聚焦一下长安街的历史,长安街走过的路。
我注意到,有关资料将此称之为修缮历史,我们尊重这一说法,重要的是尊重时间,尊重历史。
那么,近现代的这段历史又是怎样的呢?大家知道,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当时的大总统府曾设在中南海,当时把中南海南侧的宝月楼下层改建为"新华门",拆除内侧的皇城墙,使大门直通长安街。此外,相关负责人还主持打通了府右街、南长街与北长街、南池子与北池子等,使之与长安街相连,开通了京城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
我们再看一下十几年前的2009年,当时的长安街四惠东至南礼士路进行了大修,拓宽为双向10车道。近一二年的大修主要针对南礼士路至五棵松桥段。据有关介绍,该段路程全长6.88公里,已经12年未大修,部分路段出现了龟裂、车辙,工程要修复,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对柏油路面重新换装。

长安街
为此,自2009年3月20日夜间开始大修。伴随此次道路大修,同步进行交通工程、绿化整治和公交优化,对沿线多处地下通道出入口进行延长调整,实现复兴门至建国门路段五上五下双向十车道的规划,并将拓宽察院胡同到国家大剧院段的南侧主路。
至2009年8月25日,历时5个月的长安街道路大修工程全部完工。修葺一新的长安街首次实现了五上五下双向十车道的规划设计,大大提升了整体道路的通行能力,有效地缓解了交通。
时间到了2014年的6月,就是6月26日晚9点多,长安街公主坟路段,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就绪,等待11点长安街西段大修工程的正式启动。长安街东起通州运河广场,西至首钢东门,全长约46公里,它的宽度、长度是世界之最,被誉为"神州第一街"。
2014年6月26日晚11点,开始启动南礼士路口至五棵松桥段的大修工程。工程主要对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同时拓宽万寿路口、三里河东路附近等7处人行道。当时的工程预计当年9月30日完工。
护栏换金装,这是北京长安街的一个特点,何以见得呢?我们透过相关资料获悉,2015年8月,为了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北京市对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之间的人行道护栏进行了重新设计,白色护栏换"金装"。护栏为不锈钢材质,单块标准长2.9米,由柱头、莲花、如意、华板、底座、连接件等72个零部件经插入式焊接,共18段工序制成,同时还具有产品编码。北京长安街的这一特点,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我们再看一下长安街周边的景观。如前所述,长安街在北京,以致全国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中国的象征——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就在长安街上,长安街两侧还有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和公安部、商务部等其他中央政府的机关。不仅如此,长安街两侧还有很多文化设施,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国军事博物馆等诸多相关文化机构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