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甥宝贝
小外甥坐在电动小躺椅上转着圈,两只白嫩的藕瓜样胳膊搭在扶手,我有意把钢琴曲《致爱丽丝》的音量调小,随着曲子的起伏,小家伙眼珠子转来转去,悠闲的神情,惬意十足的样子,俨然像个小老板。不,他比老板更得意,他没有任何的思想压力。除了吃,便是睡,再就是玩,唯一奢求就是大人们要围着他转。
小孩不知冷,酱缸不知冻。世上还有比小宝宝更能治愈人的心灵吗?看着外甥甜甜的笑,简直是打开蜜罐又撒糖,要多甜有多甜。此时所有的烦恼、压力便抛到了九霄云外。
外甥睡觉时两只小手喜欢抱着头,做出“投降”的样子,肉嘟嘟的胸脯跟着呼吸一起一伏,小嘴时而做着吃奶的动作,哪怕睡着了我也喜欢目不转睛的去看着他,这家伙真是我的小可爱,每次下意识的我竟然唱起了“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外甥的一切移动,左右着我的视线,我的眼神里满满都是爱。
孩儿不离娘,瓜儿不离秧。外甥作为娘的重外甥,娘自然也是十分的喜欢,一有空就跑来看孩子。娘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掉福囤里,瞪着眼看着长,不像我们小的时候,带着我们,还要做家中的活,推碾、推磨、摊煎饼、拆拆洗洗、缝缝补补,一刻也不闲着。
在我们小时候,都是用篓子或者摇篮来盛孩子。篓子是用一种槐树的枝条编的,那种槐树长在河边或者堰上边,春天发芽,到了秋天就长成了枝条,用来编粪篓,筐子,福篮子。篓子呈椭圆形,底下都用枝条密密的编起来,周围则编成花样,可能是为了省原材料吧。平时用来拿柴禾用的,但谁家只要是生了小孩,可能怕孩子从床上掉下来,放篓子里就可以万无一失,放心的干活。就用麦穰把底下填起来,再铺上小褥子,把孩子用小被子包起来,放里边,冬天就放火炉子旁边。我小时候睡篓子没记忆,记得弟弟小时候娘早起摊煎饼。把弟弟放篓子里,就让我看着,弟弟一哭,就晃晃篓的边守着弟弟。晚上娘就在篓子旁边,一边看着弟弟,一边做些针线活。有的家把梁头上拴上绳子,做成摇篮,孩子只要一哭,便去摇啊摇逗孩子不哭。
现在的小孩,都是穿纸尿裤。不像我们那年代里,都是用些穿破了的上衣和裤子做尿布,一点也不柔软,尤其冬天,遇到不好的天气,就缠在烟囱上。有时炉火旺的时候,就能把尿布烤糊了,满屋都弥漫着糊味。
现在的小孩,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万千宠爱。冬天,房间里有暖气,穿着单衣服,根本就不用经历冬天的寒冷。过去的小孩,冬天六七个月了,还用小被子包着,再扎起来。再大点了,怕尿床,就夜里从被窝里拖出来把尿,在寒冷的冬夜里,孩子是多么的遭罪。
我们儿时那时代的孩子都是散养式,大人只要喂饱了孩子,就让孩子自己玩的空赶快干些活。娘说,我弟弟小的时候,会爬了的弟弟自己在天井里爬,那时家家户户都是散养鸡,自然天井里有鸡屎,弟弟拾起块鸡屎就往嘴里填,还吃的挺香哩,哈哈哈。
我的小外甥,谢谢你选择了我做你的姥姥,以后的日子里,就像歌曲《小苹果》中唱的那样,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