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维的两个名句聊起
文/张正军

王维者何许人?中国诗歌顶峰时代大唐王朝之著名大诗人也。时人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而称王维为诗佛。可见王维其名之大之响。堪与李杜并驾齐驱也。王维的千古传世名著名句颇多。但老朽却单单清楚记得下面名句两个: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另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下容朽以切身经历、感受分别聊聊吧。
上世纪末因生活之故我提前五年就退休了。退休后的生活的确挺悠闲。堪与王维当年一比。他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是:独坐静室中,提笔又捉"刀"。此刀非彼刀,不作切割之用。此刀何用?容朽略注解一二:汉代蔡侯发明纸张之前,人们只好以刀作笔刻字于木上或竹上。古时之刀者即后日之笔也。所以后有:"刀笔先生","刀笔邪神"之说。刀与笔可以相提并论也。我此文中之"刀"就是笔也!也就是说我退休后的生活很惬意,放下毛笔,再拿起钢笔,写罢大字又赋诗文。何其优雅?岂不是与王维当年确有一比吗?
然而品着今日糖甜,莫忘昔时黄莲。文革那十年,拖家带眷,度日何难?"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搞得我冰雪中滚,风雨里爬。"如此说法无半点掺假。
曾记否?刚开春,乍暖还寒。雪地里捡苞米秸杆,用手一抓疼似刀扎。其苦难言; 曾记否?到秋末,打柴草。明明分给咱的地场恶人強霸。五六把钐(shan四声)刀何其可怕,气势汹汹四面包抄。偌大个草场使咱一刀无地可插。呜乎!怨也罢,恨也罢。仰天长啸,谁主公道?什么法儿?人处矮檐下,打掉牙往肚里咽吧!
曾记否?还是为那点柴,西去三十里,顶风冒雨,挣扎于泥里水里其苦不堪回忆……
今天好了:镜见霜白,风刮雾霾。退休生活,乐哉快哉!

再絮叨下一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烟"因何而"直"?无风也!"日"何见而"圆"?无雾也!今日之日风和丽日,今天之天,春和景明总春天。
看今天分外妖娆,艳阳高照。谁还为柴米油盐而忧?谁还为七整八斗而愁?谁还为出身成分而扰?谁还为高低尊卑而恼?
昨天困苦不足忆,今天娇娆实可夸。轻装上阵日月新,老朽不负好年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真掛雲帆济苍海。"诗仙、诗圣、诗佛之名句常掛嘴边。品名句比蜜甜,斟福杯说圆满。日日如庆佳节,天天似过大年。老朽也学会与时俱进,与友共乐。虽无大能却也常把拙笔玩弄,学学別人把所谓诗呀,文呀在书里亮一亮,在网里晒一晒美哉爽哉!进入文群,以诗会友。天天有事,日日无愁。多学知识,常练笔头。勤能补拙,思想不锈。天南海北,驰笔畅游。

告別坎坷昨天,呕歌辉煌今天,畅想浪漫明天。此乐何极?天蓝蓝而高,地绿绿而秀。笔匆匆或拙,言多多或丑。然老朽兴冲冲,情浓浓。不羞鲁班门前耍斧头,不耻文人身边玩字丑。以四句浅显字谜与诸君喜乐共有:
寺旁拴着一头牛
木头二人抬着走
湿了不见一滴水
地上盖雪土不留
呜乎,悠哉美哉!
休怪老朽瞎显摆,年近八十有负头白。勉强为文不够诗才,羞哉愧哉。然命运极佳,让朽过上了好生活,赶上了新时代。不惜嘴笨,不羞文拙。黄河之水天上來,老朽激情恰满怀。呕歌吧,欢呼吧,流不完那舒爽,淌不尽那痛快!
呼儿嗨呀,呼儿嗨。百花朵朵向太阳,百川滾滚向大海!

温馨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期责任编辑:柳柳
编辑监制: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简介】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学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书语。一位行走在正义与文字间的文明使者。闲暇之余愿用声音给生活一抹艳丽,给别人一份愉悦,给自己一丝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