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慧心流淌,蜿北蜒南,温婉而亲切,历史曾经驻足瞬间,长寿湖噙日月而生,聚天地精华并世。
半裸之岛
水下世界已无处探寻,半裸之岛则蔚成大观,傲视西南湖泊之最,领衔中国湖岛之最。不光因其湖面辽阔,碧波万顷,惹文人墨客聚颂,而是“200多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湾岛汊交织,浅滩成片,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区内湖岛和岸之上林、泉、瀑、岩、洞浑然天成,寺、庙、观、亭、寨异彩纷呈。”自然、生态、人文与和谐,“长湖浪屿”已是拿得出手、上得席面的新巴渝十二景之一。
截断龙溪云雨,狮子巨献长湖。这得归功于1954年8月1日,狮子滩水电工程开挖的第一锄泥土,正式奠基开工,拦河筑坝。归功于那些“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建设者,将长寿湖深嵌中国版图,植入世界的眼睛。世界为之一亮——中国人真能改天换地!
半裸之岛作证,淹没之城可以作证——开中国电力新篇,水电工程师的摇篮,就在龙溪河纵身殉情的地方。规划者们变荒芜为锦绣,化腐朽为神奇,因势利导,运筹帷幄,点水急陡险滩多为福祉之因,将蕴藏的水能引入利国利民之途。
归功于长寿湖的母亲河——龙溪河!发端梁平,一水相依,三地共饮!流程170余公里,从东北吴家沱入长寿境,泯于城郊羊角堡处注入长江。龙溪终年奔腾,如一莽莽巨龙,必经之地是龙的故乡。这里曾挖掘出一条恐龙化石,历史因此纵深龙的憩园!“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龙溪河的乳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历史一瞬,一生尚且不及。无从考证龙与仙。但见湖心之城与半裸之岛,水下水上遥相呼应。
宁静之湖
长寿湖从来宁静!因这宁静,活现山水灵气与秀美。
浩淼湖面,碧波万叠,折岁月肌肤如水,取日月星辉为歌。岛挽湖水,水揽天穹,水天一体,岛屿静立,鱼声尔尔,柚桔香香……
取舟子与丹霞,融入宁静之湖!
水在人生边上,若起若歇;水行人生之途,起于高远止于凝思!给你思索之湖是神奇的,令你回味之湖是美丽的,教你恋爱之湖是浪漫的……无论舟楫长短,无论人生红绿!鸟行天空,翔于湖底,展本性羽毛,做悠游与高韬,四季轮回里穿行,而栖羽处一枝一叶一粒,源于沧海一粟归于沧海一粟。何其简单而明了,更显执着与顽强。时空会因鸟的肆意飞翔改变么?湖水会因鸟的鸣叫而生潮么?长寿湖会因一只鸟的死去而悲伤么?
宁静之湖从来长寿!因这长寿,历史的声音才永葆鲜亮。
不论取自哪湾哪汊的水,都晴翠具有重量;不管来自哪河哪道的流,都新绿不见深度。统揽于长寿湖的怀抱,泱泱大湖,一世情缘,举己之力合众之力,做一次奔泻与洗涤。
尽管开小差的鱼儿与湖悄悄亲吻,水与岸拍着约会的暗号……
恋爱之湖
不懂得恋爱的湖,不值一游!
飞艇白浪奔入镜头,暮春三秋入眼云烟,长湖水天妖娆妩媚,湘子箫咽玉女情动。素月下,抚弄一幅山水巨轴,令四海泛波,平添三两热恋爱侣,这恋爱之湖便烟火十足,引双双对对入户。
长堤烟雨,依然游人如织。以烟雨做幕,有情人相拥而立,面对湖水,互诉衷肠。湖不回避,湖不脸红,长寿湖深懂爱情。
湖滨公园,柳笛尽头,冬去春来,夏长秋收,含山远水,浅滨踏岸,处处在水一方的身影,季节循环而不察,蜂蝶往来生羡慕。“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湖美的境界,就是一美女。而长湖唱晚,玉人抒笛,不需妆抹自相宜。
长寿湖,深谙恋爱之美。
若游群岛,人似蜂蝶,于花海深处,吮吸柚桔心气,平淡天光,承湖风浪语,陶醉于岛,恋爱于岛,生死于岛,不做神仙都难。更羡那夏橙,花果同气,破季节与生死轮回之苦,据一方土,拈一片天,呼吸一湖灵气,同根同树同枝同时同人,同享天伦之乐。
长寿湖,深知爱的真谛!爱在于生与乐,在于长寿!
天赐长寿
肩挑背磨成一“寿”字,体溯魏碑,笔力刚劲,简约流畅,疏处生夏橙、血脐和沙田柚,密处果香飘飘,仙气充盈,气韵生动。
古往今来,悟“寿”者必长久。这神来之笔,天赐书法珍品,累积了多少代人的理想!
沿着魏碑古风,行于横竖间,可撇可勾可点,具足外方内圆,笔力沉雄,力透大地。此书直陈千百年,已经以天地结丹,暗含正反之法,破人生世相。
想韩湘子吹箫降狮,力化冥顽与邪恶;白马银枪赵子龙征战赵云寨,护天府平安;刘伯承血战丰都,养伤卧龙洞;现当代文坛大家孙静轩、罗广斌及余薇野等,蕉长寿湖水,写时代华章,让长寿湖耳濡目染,已具有大家风范。
历史记得,周总理曾与长寿湖约定,晚年将终老此地。而总理之魂魄,岂是一湖一泊能安放?“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死后骨灰洒遍祖国大江南北,与山河同在。
——天赐长寿!
看透了“寿”,就得长寿!
2010、7、31日23:06长江之滨

作家简介:张文龙,男,生于六十年代末。曾用笔名圆心、张迦、文殊、南山圆心等。巴渝文化网站长、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长寿区作协副主席。 在《诗刊》《诗歌报》《黄河诗报》《人间》《企业文化》《青海湖》《重庆日报》《重庆商报》《西部开发报》《公民导刊》等报刊发表诗文1000余篇(首)。多篇作品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