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湘文学杂志主办
(本平台支持单位:湖南省经济报)


早春
文/邹中海
时间梳理人间的羽毛
身体健康,搭载永不过期的祝福
能听见竹报花开的鸟声
泡着大红袍
猛虎嗅着蔷薇,细数老牛的过往
落叶去尽,赶走内心的荒凉,孤寂
略带沧桑的苦逼
放一把岁月的酒,让它燃烧
一朵朵灿烂的向日葵,摆在桌上
菜肴变幻,如孔雀
记录南来北往的归途
灯火通明
一群兄弟携手走过
门外已是早春
一一写于2022年1月8日
良方
文/邹中海
题记:看了诗坛妙手丘树宏老师开出的药方有感。
任性是一味西药,头孢产生的抗生素
引起诸多不宜
荷尔蒙泛滥,口水屎尿横流,祼奔,下半身
诗歌的脸没有了,不是何三坡的远去
济世名医丘树宏
开出“天地人”,“真善美”,”风雅颂”传统的中药方子
以三纲五常为疗程,至善至美
用三味大火猛攻,文火慢煎
催动四季花开
阴霾散尽,阳气上升
三三得九再加一味
诗坛当归
一一写于2022年1月8日

作者邹中海,《三湘文学》杂志社创建者。
王立世的诗
爬山
面对高山
我有点胆怯
不是怕它陡峭
而是怕爬上去了
云里雾里
再也找不到自己
春天贴
山坡上的野花
树上的鸟鸣
河中扑腾的野鸭
都够美的
可我不知道
谁是我的春天
山
这座山并不高
更不是高不可及
也没什么风景
上去的人如天上的云
风一吹就不知去向
我没有什么烦恼和遗憾
因为我从没想上去
也从没上去过
我只是在山下
看了看
就干别的去了
雪
这年头
尘埃乱舞
雪不知在哪里隐居
我踏破铁鞋
才找到了你
雪落满了我的世界
你让我欣赏到冰清玉洁
玉脂才是脂,雪骨才是骨
我用灵魂赏雪,用精神滑雪
摔一跤,都是上帝的恩赐
一江春水
说她是一江春水
我只是她水中一个影子
与她的亲密
胜过水上那些鹅
水的冷暖
鹅知我知
但鹅没有我彻骨
水的清澈与浑浊
鹅知我知
但鹅没有我分明
风一吹
水波涌起,鹅毛抖动
我这个影子也动荡不安
王立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绿风》《星星》《诗刊》《创世纪》《诗歌月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世界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中国诗人》《四川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00多篇。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年“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历》《双年诗经》《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上海诗人十年精选》等100多部选本。著有诗集《夹缝里的阳光》等,主编《当代著名汉语诗人诗书画档案》。获全国第二十五届鲁藜诗歌奖、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等数十种奖项。《文艺报》《文学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了对其作品的评论,《名作欣赏》两次推出本人诗歌的评论专辑。
释圣静推荐稿
①
柴义叶诗选
1.怦然心动
文/柴义叶
像静谧的湖心开出一朵花
优雅的白鹭
轻盈地舒展柔软的翅膀
倒立
成一对孪生姐妹
一个心脏
拔动出千万个旋律
曲调拉长,收回
然后
悠然地荡漾,荡漾
2.出生地
文/柴义叶
那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一声嘶喊
长出了春花、秋草、二娃、狗蛋
还有永生、爱国……
那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土地的下面埋着列代的祖宗
那是活着的魂,游离的地方
在哪里都是飘泊
当地、水、火、风收回
最后一声叹息
那里又招唤我的归来
3.芍药.母亲
文/柴义叶
看见芍药,我想起母亲
听半夜的雨
雨抽打着塑料,急促的脚步
看一块一块包着泥块的娃娃
被母亲小心地藏在屋里的夹桃竹下
母亲不只是我的母亲
看见芍药,我想起母亲
芍药不只是芍药
又是谁为你冠名
——别离
②
任爱玲(太原)诗歌五首:
老屋记忆
落雪纷扬
如一段乡愁,落在老屋的瓦楞上
屋里,父亲在炕上
继续翻看他的《海瑞》
一页一页地
仿佛晾晒他剩余的光阴
母亲戴着老花镜,一针一针
在时间断开的地方缝合忧伤
雪还在下着
在那棵老柿子树上稍作整理后
才抱团落下
这一团一团的乡愁
梦一般涌来
而我,却始终无法拥之入怀
立冬书
午后的时光,静如一枚黄叶
我正在给一个句子上色的时候
你突然说,明日立冬
我把脸转给窗外,阳光不语
大地不语,远处一棵硕大的老桐树也不语
一切安静得似有预谋
仿佛立冬到来前的彩排
当一阵风起,苍岚涌动
桐叶萧萧飞扬,我知道
我该打开新的一页流光
并以这流光的名义
记录下秋日的最后一粒金黄
是的,冬天就要来了
我将展开一万亩麦田
等待雪花一朵一朵开满
设计
有时候
我常常把自己设计回古代
一袭晚照,一架古琴
一卷诗文,一盏清茶
只有一件事情我始终模糊
槛外
是谁卷起一帘春雨
囚
就这样,我整天囚着自己
像囚着一个季节,囚着落日
囚着山高水长
我把自己囚在时间的一笔一划里
囚在一行行古老是诗句里
与大地、山川、河流甚至荒草一起
翻阅人间悲喜
偶尔,我会把目光交给窗外
秋色撩人,醉成了远处
一排又一排火红的年轮
它们在风里招摇的样子
仿佛在召唤我
一下段旅程,成为远山的囚徒
无事可叙的午后
无事可叙的午后
喝茶、读诗,与母亲聊天
聊我小时候居住的那条街上
从西往东的故人、故事
像翻阅一本本旧书
一行一行的
只是,字里行间
已经织满了厚厚的尘土
也许不会有人记得
在街口的那棵大槐树下
哑巴和她的儿子,曾经
如何用双臂托起血红的落日
③
1.《如果》
凌晨四点,我把昨天活成了今天
疲惫不堪的心跳动了五十年
五十乘以三百六十五
我辜负了那么多日子
但我依然良善
依然相信明天
当阳光跳出黑夜的挤压
一条开满野雏菊的小路
取代了门口的泥泞
如果有一天你没看到我发朋友圈
甚至几天都不发朋友圈
请记得,记得替我采菊东篱下
把南山再慢慢走一遍
2 .《芦苇仿佛回到了春天》
想一个人,就会沿着他走过的那条路一个人反复走
还会在那个木屋前停下来,伸出手等待拥抱,直到风把我的长发吹白,把我的衣服撑开,把我的心吹裂
这条路在风雨中日渐枯萎
瘦了,还长出了一大片芦苇
这芦苇在风中替我想起了你
一夜白了发
它们替我亲吻了你的脚,你的手
想到这些我就甜蜜的不得了,一个人在风里笑
一个人在风里幸福,芦苇仿佛回到了春天
这条路仿佛回到了从前
这条路深陷于太原的某个郊区
它一直不肯说出任何一句方言
隐姓埋名,为我们恪守不渝。
3 .《想念》
我想念一场大雪
就像想念你一样
我开始在卡纸里画一场雪
但是,我不想把那些果子被覆盖
就像不愿看到你一个人向雪的深处走去
我想把秋天插在冬天的雪野
这样,就阻挡了雪的无际
雪与瑟果都是我最深的表白
4 .《落日》
落日初绽
紧追它的云彩镶了金边
那种无限之好被放大,无限
托着它的山,树木,塔尖
最终选择了黑暗
在它们的对面,过不了多久
又会捧出大海,地平线,落日的反面
5 .《天梁河》
有时候,我们慢慢地走着
谁也不说话
远处是危崖,脚下
大雨之后的碎石之间
丛生的那些草,散漫而安静
仿佛我们的一生
可以被践踏,可以被埋没
而从不被所爱的人忽略
6 .《如果》
如果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
我会忘记那些耿耿于怀的过去
我会好好的爱护自己
做一个温暖的人
把藏着的刀交出去
把最后的那颗子弹寄出去
对藐视我的人说声“对不起”
对爱护我的人说一声“爱你”
世界仅此而已
7 .《秋日私语》
(一)
那些开在秋天的花
刺破秋天的喉咙
用凌寒自开之锐气
一片一片晕染
期待霜叶染遍群山
有人喜欢站在黄昏的岸边
看依旧浮在水面的野鸭
或者其他的鸟
它们趋于顾影自怜
一只一只,独自练习起飞
对即将到来的寒冷
与岸上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告白
(二)
当庄稼快收割时
多事的秋雨总是没完没了
下在饱满的谷穗上,玉米上,黍子和荞麦上
泥泞的地下,土豆,红薯
它们在暗处
把那些苦水一寸一寸的吞掉
(三)
秋天是一场决战
所有的植物都有一颗英雄之心
哪怕是火,雨,雪,霜冻
它们把生命的火种抱在胸前
引爆生命的绝唱
(四)
荷塘浩荡,泛黄的荷叶一茎直上
那些迟开的荷花别在秋天的胸口
冰玉之心可鉴
莲蓬仿佛是一个大嘴巴
把池塘里的故事全盘托出
(五)
五十岁的女人,都有一颗秋天的心
我也不例外
有的人眼里长满了稻谷
有的人眼里含着一颗落日
我是一个草木之人
做好了凋零之备
但我,必须在霜冻那天,开出最美的花
作者简介:郭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华人诗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
[沪上冬春游018]
仰望,上大校园
沈 学 印
刚站到这里
便有人问我
为何仰望
又为何站到这里
我真想说
你是读过大学的幸运者
怎知没进过高等院校读书人的愁肠百结
我应是读大学的那一代
可那一代却让我擦肩而过
仰望大学 敬慕大学
不仅只是我
还有更多的那一代被岁月蹉跎
年华流逝 逝去的悄然无波
我告诉问我的人
每走过一所大学
我都远远仰望
同她隔空亲近 倾情述说
大学的校园真好
我喜欢校园的早晨阳光热烈
不负韶华中弥漫书香袅袅
闻着都让人心扉温热
我是头一次站在上大路99号的草坪上
眼神被吸去的是林立的学舍
钱伟长雕像的目光亲亲切切像在鼓励没读过大学的我
学好专业可以服务社会
积淀自我更能创新出彩 不拘一格
为了感谢这意外的路遇
我把心情做为礼物献上
小诗几行 心声洒落
上大学固然是好
可社会大学更能自学深造
开拓悟性 为梦奔跑
古来稀的人面对堂堂学府
仰望是为初心铸牢
亲近是为人生再次弄潮
我心中的学府
我心中的院校
不仅仅是一个名
也不仅仅是一座城
在我看来
她更是神圣无比的星辰大海
我站一站
我看一看
都觉得心底殷实品位提高
若我在她的殿堂潜学三年五载
我不知自己该有多大的抱负
但我清酲
来路不忘师恩不忘厚德不忘
在浪潮之巅脱胎换骨初心到老……
(2022年1月8日早7点46分于上海市金山区石化金山世纪城2335弄24号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口交叉处近城市沙滩及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这样一个瓜农
文/翁堂明
在河滩上搭了一个窝棚
开始培育他的瓜苗
根据手上的尺寸,一株一株,安放在松好的土甸上
他本来蓝色的上衣洗得发白
沾上黄土
白一块污一块
贴在身上,仿佛一块庄稼地
他日日夜夜守护着瓜田
像一尊土地庙
有人说现在还是开秧期,可以放松下
他说这好比送孩子去学堂
成不成材都要在下面加底火
他的一个孩子坐地头上翻着课本
另一个孩子卧在草丛中逗蛐蛐
妻子则在水田插稻子
这时,他会抿着嘴
把阳光嘬出一个褶皱
而且,他会根据土壤的贫裕施肥,浇水
哪怕是从集市上买来最贵的棉饼
施在瓜秧的根部
他说这样种的瓜才会香甜
他说种庄稼就好比是走亲戚
你对他好,他才会对你上心
他还说和城里的大姨子走得比较疏
他看起来外表比较粗糙
内心是酿满了蜜
就好像他种的瓜果
梅花
文/翁堂明
梅花有翻越的艳。装饰的墙角有无限地大
当第一缕光线在她身上发出声响
身旁的白雪出现异样的疼
沿着缓缓的坡度分散出去
疼来自光明,来自季节的风
也来自热切的目光
每一个角落都缺少发现
就像落下的枝条都有虚拟的鸟鸣
而每一次遇到我,都是不同的我
【投稿】
婵娟是首流泪的诗
文/吕宋云
过腻了云上年华的婵娟
借清辉下凡人间
侵入山裙,跌落巷陌
与禅定于窗台的我轻轻相拥
风也赶来凑热闹
抚摸着我头顶花白的沧桑
忍不住哭泣
风扬一寸,我的落寞就长一丈
飞叶愁,青春难留
冷月映暮年,更惆怅
功名利禄如气浮
暗摇头,志未酬
守望我的月亮
文/吕宋云
浅韵的江南夜
掬一捧月光洗脸
诗意顺手掌滑下
独倚窗台,清辉耀江面倒映斑斓
风挽涟漪,月撩绮思
泪流,不是我的眼眸
是我游离的心房
惆怅钻进千古砖墙
抹上几滴泪光
涂成你的样子守望我身旁
【作者简介】吕宋云,湖南邵阳人,网名果味人生,又名书香人生,三岁习武,五岁戏文,中学高级教师,被评为湖南省最美普法先进工作者。诗文散见于《三湘文学》《西南诗社》等国内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致发小
作者:何家根
一九七五年九月一号
满了七岁的我
和你们一起背着书包
一路小跑
走进了黄龙学校
我们班只有七个人
五个男生两个女生
坐在教室中间的一排
每个人都很乖
可以反复利用的石板
帮我们过了学习生字的关
写错了字就哈一口气
拿小手把石板擦得透亮
把所有的字重写一遍也不难
最痛心的是石笔容易坏
买五支石笔用一个牙膏袋
以物换物,还要讨价还价
这是我们人生做的第一笔买卖
老师奖励一个精致的文具
可以激励我们好好读书
老师罚我们写十遍错字
可以让我们躲在被子里哭
每个人都带着中午的饭
有的同学半路就吃完
正在长身体又吃的少
饥饿的肚子靠野果填饱
黄龙学校越办越小
等到我们读四年级的时候
校舍变榨油坊,又把校舍调
原以为可以和高年级一样
可以在山上读完高粘
大队又要我们往山下跑
不想跑的从此离开了学校
你们的孙子可能都不止七岁了
我还在这里回忆青春年少
无论我们后来走了怎样的路
请不要忘了我们是发小
曾经一起读书一起长大
将来还要一起变老

郑永忠,笔名何家根,湖南浏阳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和民事再审律师团队负责人。从小热爱文学,1990年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以散文见长。在《湖南日报》《中国诗歌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湖南》《湖南消防》《当代商报》《三湘文学》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40余万字,充满乡土气息。现为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
缅怀周总理
文/蓝荣
开国元勋,少年聪慧。
为国崛起,勤奋读书。
勤工俭学,最美青年。
共产党人,信仰同志。
黄埔军校,政治主任。
国共破裂,南昌起义。
人民军队,主创建人。
革命之路,苏区书记。
长征雪山,主要领导。
西安事变,中共代表。
抗日时期,统一阵线。
解放战争,参谋总长。
建设国家,优秀总理。
日理万机,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再世孔明。①
高风亮节,不朽丰碑。
一月八日,浩气长存。②
十里长街,犹在昨日。③
敬爱总理,伟哉千古。
注:①孔明,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
②一月八日,周总理逝世
③十里长街,指人们挥泪送别周总理

蓝荣(笔名蓝无命),打工诗人。有组诗《地下通道》《布谷鸟》《苏博湖5首》《107国道》《东江赞歌》《东江铁流》《工作的自白》,散文诗组章《巨人》《路的诞生》《平凡的路》《再见,二十一世纪》《尘埃》《风筝》《青春的标记》《红旗在红旗湖上空飘扬》《最美的爱情故事》等发表于中华作家网、中国世纪文学、中国爱情诗刊、三湘文学、诗艺国际、岭南作家诗刊。作品《平凡之地》《原乡》《地下通道》《我是一朵云》等入选图书、刊物选本!《复活草》《青春的葬礼》《打工人》《向北向北》等参加各大型诗歌大赛。
五律·暮冬(中华新韵)
薛有毅(山西榆次)
数九天阴冷,星光没月残。
河封垂柳寂,地冻役牛闲。
冬麦冰床寝,蒙童室内玩。
腊梅红点露,春候虎掀帘。
七律·梅开雪霁紫气生
薛有毅(山西榆次)
大小寒来冷气频,梅开雪霁涤烟尘。
市街寂静孤芳影,沃野清新朗月银。
墨客抒情言壮志,户家赏景抖精神。
牛年丰稔三农稳,虎岁祥和兆亿民。

农民老了最怕什么
作者;释圣静
农民老了,最怕临死时,连口水也喝不上,烧柴没人去弄,弄回家,又怕政府领导们,以染污为名义,封炉倒灶,打锅砸碗……用电又不懂使用方法,懂得使用,又怕交不起费用!
农民最怕,种庄稼不但没有纯收入,除了种子,农药,化肥,不但不挣钱,连自己的所有田地,确养不活,整日忙碌的庄稼人!怎么能挣钱?
农民最怕,人到中年,还出门打工,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没有固定的时间,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确除了基本吃喝,剩不了几个钱,没有钱给父母养老,确被强加上不孝子孙的恶名!最怕没有钱供老婆吃穿住行,还得让其陪自己打工吃苦,苦没有止境,活看不见盼头!儿女没有钱读书生活……
农民最怕结婚,付不起高涨的彩礼,买不起城里的房,开不起小车……生不起小孩,读不起的书,死也死不起!如果是没有钱,真会是死无葬身之地!活没定居之所!
释圣静:叶小兵。1971年生,心理咨询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西部散文选刊》顾问。‘月印无心’文化总编辑。美国华诗会主办的巜诗殿堂》诗刊(汉英双语)头条主编,《中国文学》副主编。中诗论坛微诗版副主任编辑。湖南《三湘文学》杂志社总编辑。山东《黄河文艺》副总编辑。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
2021.12.30
【简介】

释圣静:叶小兵。1971年生,心理咨询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西部散文选刊》顾问。‘月印无心’文化总编辑。美国华诗会主办的巜诗殿堂》诗刊(汉英双语)头条主编,《中国文学》副主编。中诗论坛微诗版副主任编辑。湖南《三湘文学》杂志社总编辑。山东《黄河文艺》副总编辑。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