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风里的坚守
文‖倪双民
今天轮到我值班,因为疫情管控,车辆禁行。家与学校几十里路呢,咋办?妻子说:“听说有人骑自行车呢,应该不拦吧!”于是,我找出已有好多年未曾动过的那辆“飞鸽”牌自行车,试了试两个轮子还能转。妻子替我把车子擦干净,叮嘱我:“骑慢点,路上注意安全!”我嘱咐妻子:“看好孩子,让孩子上好网课,少玩手机!”
伴随着自行车那不停地的呻吟,我一路前行。没有车辆,少有行人,自行车的呻吟声消除了路途的孤独,让我回忆起了许多往事:少年求学的路上,我们依靠双脚走在故乡风雨的路上;工作以后,自行车的车轮滚动在上班的路上,工作多次变动,自行车也骑坏了多辆,这辆自行车伴我时间最长,那次家访的途中曾经摔坏在了半道上……
雪后不久,路有点滑,路旁尚有残雪,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觅食,在雪地上留下杂乱爪痕,飞起时会带起一些雪抹,飘到我的脸上有点凉。每到一个路口都会有疫情防控人员查验:首先出示通行证,说明身份,然后扫码、测温、放行。
走完了国道,转过弯就上了我们的乡镇公路。行程已经过半,我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路旁的河沿稍有薄冰,河水静静的流着,没有一丝喧腾,河边的水草稀疏得看不出她的颜色。一只水鸟在河边宁静的立着,好久也不动,只是偶尔发出一声鸣叫。不远处的村庄显得祥和而宁静,没有喧闹,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狗的吠叫。树梢上有几只喜鹊停歇,突然间又飞向别处。望远山,虽没有春天的姹紫嫣红,没有夏天的郁郁葱葱,但那一大片一大片黛青是松柏坚毅的身影,她的怀抱里藏着松鼠躲着野兔,此刻也许在快乐地嬉戏……
慢慢收拢目光,突然间看到远处那一点红,在这素雅的冬天里显得十分显眼。我用力蹬着车子,近了,更近了,终于看清了那是在寒风中飘动的一面党旗。她的身边有一座天蓝色的帐篷,旁边站了几个带着红袖章的人,那是我们镇上第一个疫情防控检查点。到了跟前一看,面熟但不认识。“请问,你从哪来?给哪去?”当我说明意图,扫码、测温,准备继续赶路时被一人叫住:“麻烦你登记一下!”我急匆匆地填写好个人信息,转身时,他又说:“你等一等,你写的这个是‘1’还是‘7’?”我有点不耐烦:“不是1是7,6907的7,咋这么较真呢?”这时另一个带红袖章的人走过来:“不是我们较真,登记信息必须准确,这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信息不准确出了问题,到哪儿找你呀?请你理解吧!”我连声回答:“理解!理解!”
回头看,他的个头不高,头发花白,发梢和眉毛上结满了白霜,两手在相互揉搓着。仔细察看他们戴的袖章都一样红,可上边的字却不一样,有“疫情防控监督员”“疫情防控巡查员”“疫情防控信息员”“疫情防控宣传员”,竟然分得这么详细。我索性和他们攀谈起来:这个检查点已经设立一个多月了,日夜坚守,检查劝阻过往行人,登记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他们中有镇领导、村组干部也有党员和群众,各自有不同的职责,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时值严冬,室外没有取暖设备,冷了只能跺跺脚搓搓手。渐渐熟络起来,我抽出烟递给他们,“不抽,不抽。”我开玩笑:“是怕传染吗?”“不是!不是!”我关切的问:“这么冷的天,你们有报酬吗?”“嗨,啥报酬不报酬的,百姓的安康就是最大的报酬!”我心中一震:是啊,百姓的安康就是最大的报酬!
辞别他们,我加快速度往学校赶,回望那面迎着寒风高高飘扬的党旗更加鲜红,那并不高大的身影愈加清晰。迎着寒风我情不自禁哼唱起了年轻时的一首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到了学校,正好赶上我上课的时间。急忙打开手机屏幕:“同学们,我们准备上课。今天继续复习语法知识……”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几个小字:“老师,天这么冷您头上咋还冒汗呢?”“天虽然很冷,但我的心是热的,我要坚守我的岗位呀!”我对着屏幕笑着说。“老师,我们一同来坚守!”这是孩子们的坚定地回答。


作者简介:倪双民,陕西商洛山中一名普通教师,求真务实之人,崇尚修身向善,对教学艺术略有研究,闲暇之时,喜好玩味文字,偶有感悟成文。有文字在平台及报刊发表,愿向文友学习,以提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