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 怀念五娘
文俊发 ( 甘肃 )

我的五娘在元旦前一天的下午三点,带着满满的忧伤、遗憾和牵挂与世长辞了。留给我的只有怀念,伤痛和追忆……

五娘病重之后,先在镇医院住院治疗,后县医院治疗,直到县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只得回家在病痛中煎熬至病逝。前后二十天左右,在弥留之际,虽然儿女们和五娘竭尽全力和病魔抗争,但五娘在回天无术的无奈中只能驾鹤升天,远离病痛,去到了没有病魔的天堂,颐享天年了!
在五娘弥留之际的二十多天里,我天天回老家在门前拉土,天天去看五娘痛苦的和病魔顽强拼搏,拉土只是我为了打发时间,实质是想多陪陪五娘几天,唯恐五娘走了,就再也见不到她老人家了。因为我是五娘看着长大的,我从记事起就和五娘在一个院里,邻居们相互瓮中借水,锅头引火,借米借面时空见惯,后来辞别窑洞搬到房子后仍然和五娘是邻居,每当我回老家,五娘亲热地虚寒问暖,常给五娘捎这捎那,零星几块钱五娘给钱我从不好意思要,因为五娘常常给我送玉米糁子,玉米面粉,我盛情难却,情记心头!
五娘毕生贤良慈恵,待人诚善,生活俭朴,一世勤劳留典范,毕生俭朴遗嘉风!
五娘病逝后儿女尽最大努力厚葬,以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孝心,让老人在天堂荣华富贵,柏木棺椁,绸铺缎盖,锦绣衣着,砖箍墓洞,刚烈一肘,柔毛两腔,十八菜席,全套纸活,童男童女,鹿马迎门,奠字高悬,灵堂两侧廿四孝张贴,灵桌上柏叶鲜果,糕点献饭,猪头牛头,方子肘子一应敬献!五娘的遗像和牌位端放在鲜花翠柏簇拥着的牌位楼下,孝子孝女们跪在左右两边,灵堂外,鼓乐齐鸣、哭声不断,哀乐萦绕,令人十分悲伤而庄严肃慕!
虽然大疫当前,尽量丧事从简,但五娘的贤名在外,吊唁之日还来了一百多客。
扶柩出户千般苦,抱主上路九断肠。 送葬之日、凌晨七点天还未亮,孝子贤孙盈院,穿白戴孝,手扶灵柩,抬棺出门,前来全墓的乡亲们众心合力,六七十人接应棺椁,长子纸盆摔碎,鞭炮震天,白布一牵,花圈高举,鸣锣奏乐开道,纸钱引路,沿途各家篝火四起,一则为老人送行照亮,二则寄托哀思,送葬长队足有一里路,孝侄手扶棺木,女婿端献饭,外甥背桌子,孙子打龙凤旗,外孙提灯笼,浩浩荡荡,一路缓行,直到墓茔,轻抬缓放,移入箍好贴着磁砖的墓室,前后线对齐,点上天灯,把铭旌重展放在棺盖上,在磁片上摆放上五碗献饭,鲜果,然后用墓口石封住墓口,娘家人先填几掀土,接着孝子们再填土,然后乡亲们全墓直至墓冢高耸,老人的遗体和灵魂以及亲人们的所有思念全被埋进了大地,溶入了她老人家耕种了一辈子的黄土深处,墓前是刚全线贯通的高速公路,祝愿她老人家每天看着高速上川流不息的飞车,永远安息,天堂幸福!保子孙幸福,佑儿女平安!
谢执客的一碗羊肉我捧在手中怎么也咽不下去,泪水涌满了我的眼眶,填满了我的肚子,您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五娘,我想您!

我回家再不能有您老人家嘘寒问暖了,今生再也喝不到您老人家送的玉米糁子了……

文俊发,男,汉族,甘肃正宁人,年己花甲,乡土文学作者,以农村文学见长,经常为农民呐喊,作品贴近生活,很有底气,深得读者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