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专栏.长白岛文学

雪花的记忆
文/辛兆库
孟冬时节,开车从省城返回桦甸已是黄昏时分,如玉般玲珑剔透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华灯初上,夜色烂漫中的小城,美得绚丽静谧又充满魅力。车窗外,村庄在银色光辉中静默着,少顷便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一幕幕的过往,清晰如昨,迭现在我眼前。

不知为什么,每逢飘雪的日子,我都会胸生萌动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怀,那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涓涓情感。也许,唯有茸茸雪片可以唤醒我与生俱来的喜乐与自在。重拾童年,回忆过去,我喜欢在雪天出去打雪球、堆雪人、滑爬犁、逮麻雀……雪花带给我童年的欢乐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中。记忆中,父亲曾说,我出生的那个月份,雪天不断,有一场大雪,雪花如席,洋洋洒洒地一连下了三天,把茅草房快要压塌了,说罢,用袖头擦了一把眼泪。

我常常想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个初春的清晨,伴随着漫天飞雪,我来到这个贫穷而温馨的六口之家时,不知道是怎样的毅力和挚爱让父母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将我们一群儿女含辛茹苦养大成人,供我们学习,给我们温暖。时光花瓣,在雪笺上飞舞。
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家中孩子多,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也从未有过今天的宝宝们被娇宠的感觉。乃至稍大一点,跟着一群淘气的男孩子们一起上树掏鸟、下河摸鱼、打柴领粮,帮衬家务,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环境和土壤里,我慢慢铸成了东北男人的普遍风格:说话高门大嗓,走路风风火火,骑摩托车恨不得和光速赛跑;工作应酬,友人相聚,往往豪爽地干上一大杯家乡60度的烈酒。半酣之时,大哥长老弟短地称呼对方,天马行空胡吹乱侃一通——我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潜意识里也觉得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是真好。我知道自己刚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不平不顺时,浮躁而世俗,在无数次自我矛盾自我挣扎后,内心常常疲惫茫然而不知所归。只是每逢这样飘雪的日子里,似乎有种“今夕忆往昔”的感触,时光的车轮辗过一道深深的痕迹,心绪被漫天飞舞的雪的精灵抚慰得渐平、渐静。

雪,越下越大,天黑透了,依稀可见桦甸小城的煦煦星光了。我下了车,走进路边的雪野,想独自享受沐浴夜雪酣畅淋漓。我知道自己早已不是那个雪中奔跑的懵懂男孩,岁月可以磨蚀青春,却不能改变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雪越下越密,我仰起脸,张开嘴,凉冰冰,甜丝丝,几天来压抑心头的郁闷也雪一样飞逝……在这个飘雪的日子,我幡然醒悟,快乐和幸福原来一直伴我左右,只是自己始终没有走出心灵的樊篱。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面对这个混浊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无声的雪,还在飘飘洒洒,却重重落在我心头,抖落一身雪花,推开家门,温馨与亲切扑面而来,传来慈母唤儿声,岁月寒,心生暖,我双睫盈泪,活在这美好如初的至真、至善、至美中,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啊。


作者简介:辛兆库 桦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近年来除写作中篇小说外,也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