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膨 胀
——读沈前祥新诗集《模仿的嘴唇 》
文 / 胥勋和
新年伊始。诗人沈前祥来西昌旧地重游,在饭桌上,他的爱妻小范将一本题名《模仿的嘴唇》的诗集交到我手上,我高兴而惊讶,这不知是诗人沈前祥的第几本诗集了?之前,有的我读过,有的没有读到。但我断定,他的人生之路和创作之路总在前进的。
当我还未打开诗集阅读时,便在网上看到了钱涂先生对诗集《模仿的嘴唇 》的评论。我随录几段,如下:
诗集以"牵手亲情”开卷,我颇为激动,一个“情”体现了人寰与宇宙的物理区别。从《诗经》起,诗无不情,无情非诗,成为这一文学体裁的伟大标志。而之后的各个章节,紧紧展开"情“的视野,上下纵横,东西捭阖,在力所能及的角度推出一个个意象,或浓墨,或素描,或工笔,或速写,铸就一个"情”字的碑林。我被那首“女人妈妈”所折服:
知道我到人间
什么也没带
人间好吗
睁开眼睛 人间
最先给我看的
是笑容 这个笑容
是出现在一个女人脸上的
这个女人
给我穿上衣服
我感觉温暖
这个女人把我搂着
让我吮吸她的乳汁
左右逢源
感觉日子甘甜
于是,我这样认识了人间
在女人身上
我在认识妈妈的同时
发现了
笑容,温暖,甘甜
这六个字叫一声妈妈
都有了
……
震撼在这朴实无华的平铺直叙中,色彩斑斓炫耀在文字背后的形象思维里。这种感觉才是诗,才属于诗,才叫诗。
可以说,沈前祥的笔触看似很轻,不着笔华丽词藻,却用诗人的温泉潺潺的润着读者的心。
全集由于基本色调已定,沈前祥便在画版前任意涂抹出人间至情的一幅幅构图。
又如《清明雨祭》:
天因多情而阴沉
雨水如泪
与我,与我哥姐的眼泪
一同在今天洒落
好一个清明节
被眼泪打湿了
蜡烛不容易点燃
可一点燃
就学人学天眼泪直流
我们没安排放火炮
怕响声惊醒了睡着的亲人
他们年龄大了 走时
早过了退休年龄
现在是在另一个世界
也在养老
总感觉他们在那边也没闲着
夜里 他们常常钻进我们梦乡
似乎我们总是长不大
往这边跑
要送黏糊糊的父爱母爱
昨晚 就到我们梦里来过
他们多累 让他们多睡睡
想念的话 鞠躬前有代表说了
然后,一个挨着一个去自言自语
说最自己的话给父母听
请父母在那边保重
千万……
鲁迅说: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沈君此诗便是最好的诠释。
无须我说什么了,这诗集每个人读完自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
人一出生,“哇——”呱呱坠地,到临死前的一声叹息,"唉——"撒手人寰,全是诗的感叹,沒有什么政治经济阶级斗争。因而,诗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是劳动中产生的,而是从生下来就诞生了,伴随着人的或长或短的生命存在着。
这是我读完这本诗集的初步体会和浮浅认知。
钱涂先生系青岛市文化研究院戏剧研究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著名评论家,他站得高,看得宽,想得深,评得精湛,说得中肯。是的,一个情字体现了人寰与宇宙的物理区别。而诗人更是情种。但从另一角度,宇宙的某种基本结构总在膨胀,其彭胀速率还是恒定的。这是进步,深化,成熟的表现。人这样,诗也这样。我同沈前祥是老朋友,永远也记得我们在西昌星月之下议论人生,琢磨诗艺的情境,当他荣升要位,而我们友谊如故,似乎他膨胀我也膨胀一样。诗也亦然。
因幸运而被珍藏
被目光抚摸
成有声无声地欣赏
你鲜活在人面前
有时运气也不怎么好
一看到你会让人讨厌
虽然怪人的玩弄
可你的身体
还是肮脏了
我好用你
用得也还是不好
我不知道
如果没用好,我说
文字,我对不起你
(《文字》见本书072页)
我喜欢这样的诗。
它别开生面,又是诗人的心声,对文字是这样,对人对社会也这样。诗人的眼睛是蝴蝶,它飞向花园,飞向花,却也有时飞向海洋,飞向浪,常常不能自己。
也许这叫生活艰辛
我不哭 ,哭
就会被误会我软弱
我不愿是这样的人
我懂得抗争
也许这生活太美满了
我不笑,笑
将会被误会我已感觉满足
更不愿笑,暴露出我的皱纹
我希望再奋斗
我希望我还年轻
请别老是看我的脸
……
(《请别老是看我的脸》见本书058页)
我说,我看你的脸又不老是看你的脸,而是更着眼于你的膨胀。
膨胀是花开,是果熟,是诗人和诗的渗透与花样翻新。
宇宙即人寰,我们都来过,且歌不息,且不息地膨胀!
2022.1.5.于西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