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589
辜鸿铭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读狂儒辜鸿铭
序: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 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他饱读诗书谙熟儒学
更精擅外文
他一生获13个博士学位
9种语言烂熟于心
在西方他赫赫有名
在华夏也无他人
他机智有余火花四溅
他言行怪诞不经实在太离谱更桀骜不驯
他没有一丝奴颜媚骨
多得倒是几多狂傲与自信
他嘲弄洋人常常傲形于色
推倒一世雄杰骂遍天下强梁的唯有他其人
他挑逗性地让苏格兰人点燃烟斗
他面对伊藤博文的调侃见招拆招使其以对无门
他臧否人物
言辞犀利更是入木三分
他评点曾国藩李鸿章病在陋固
他结论张之洞端方一是聪明不足一是不足学问
他诙谐却很认真严肃
他古怪然而正值纯真
面对外国记者提出的刁钻问题
他语惊四座骇人魄魂
在北大讲堂上
他嬉笑怒骂皆是学问
他批评胡适
英文水平及西方哲学功底不是那么精深
他雄辩滔滔亦诡辩滔滔
如山洪暴发势不可遏一泄无垠
他面对严复林纾大放厥词
令其哑口无言无从置辩以致颜面无存
他刻意追求与众不同
大凡都与他人背道而驰地去追寻他才智出众
凡事都能谠言高论
每每都会自圆其说
也就绝不会穿帮有失分寸
有人骂他为“腐儒”
有人赞他为“醇儒”至尊
其实都不对
他只是一位天生反骨的叛逆之人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