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起瓦岗
作者/孟庆国

在我国文学史上,《隋唐演义》及由此衍生的《说唐全传》、《隋唐英雄传》等文学作品,通过小说、连环画、戏剧、评书、影视及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邻居刘大伯是说书高书,晚饭后村里人常聚到他家院里,听他说书讲故事,杨家将、岳飞、瓦岗众英雄的故事,我就是从刘大伯这受到的启蒙。周边村庄来了说书的、唱鼓儿词的,我和小伙伴们常结帮去赶场,民间艺人说起秦琼、罗成、单雄信等瓦岗英雄的故事,眉色飞舞,声情并茂,常令我们热血涨涌,如醉如痴。戏班演出的剧目也常有《秦琼卖马》、《罗成招亲》等。上初中时开始接触《隋唐英雄传》之类的小说和连环画,同学之间谈天说地,常以讲隋唐故事和给隋唐英雄排座次比见识、分高低。众多隋唐英雄的形象从小深印脑中,成为我崇拜的对象,励志的榜样。
隋唐英雄的故事,宋、元期间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元末明初,大文豪罗贯中曾编纂《隋唐志传》;明朝中期,林瀚将其修订为《隋唐两朝志传》;清初文学家褚人获以此为蓝本,参考隋唐正史及其它戏曲、民间传说等材料,广采博收,精心编撰,创作出兼具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的长篇通俗小说《隋唐演义》。此后众多描写隋唐英雄的小说、戏剧、评书、影视等文学艺术作品,均是在《隋唐演义》基础上的再创作。

《隋唐演义》以隋唐王朝的兴亡更替为背景,以瓦岗寨农民起义军各路英雄豪杰风云聚散为主线,通过一个个丰滿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串连起一部精彩的时代风云大书,描绘了瓦岗义军的草泽英雄们仗义豪侠,反抗暴政,辅佐李世民一统天下,开创大唐王朝中的曲折经历和所演绎的恢宏篇章,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
隋朝晚期,天灾不断,隋炀帝杨广不顾人民死活,强征暴敛,并三次兴兵征伐高句丽,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风起云涌。河南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河北窦建德领导的义军与活动于江淮地区的杜伏威起义军,是当时势力较大的三大农民起义队伍。农民的起义和战争,严重动摇了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摧生了李唐王朝的兴起。

《隋唐演义》描写的瓦岗众英雄聚众起义的地方,就是今河南滑县瓦岗寨乡。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 在东郡(今河南濮阳)衙门做小官的韦城(今滑县)人翟让,因一点小过错被判了死刑,侥幸逃脱后和哥哥翟弘、同郡勇士徐世绩、单雄信等人一起在瓦岗举起义旗。 当时的瓦岗,紧邻黄河,因为黄河多次泛滥,使这里沙丘起伏,草木丛生,芦苇遍地,人烟稀少。瓦岗北与黄河白马渡口临近,南与永济渠相望,进退方便,易于攻守。瓦岗军起事后,沿运河截获商旅公物,招兵买马,不到一年就发展到了一万多人的规模。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十二月,义军攻克郑州、商丘等地,缴获大批军械物资,控制了从梁(开封)至黎阳(浚县)段永济渠,威镇河南。
瓦岗军的胜利,震动了隋王朝,隋炀帝令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镇压。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义军被迫撤离宋、郑,以瓦岗为据点,转战于树林沙丘之间。后韦城周文举、雍丘(今杞县)李公逸、内黄王伯当等率部投瓦岗,义军为自卫和聚集力量,在瓦岗筑了一个方圆二十余公里的“土围子”,故称瓦岗寨,寨名沿袭至今。
隋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与杨玄感兵变失败后加入瓦岗军,李密识兵书,有谋略,很受翟让器重。起义军在翟让、李密指挥下,先后于荥阳大海寺之战中击溃并杀死荥阳通守张须陀;攻取洛口仓,切断了东都洛阳的重要粮食供应基地;之后,在巩义石子河设伏,大败前来围剿的隋虎贲郎将刘长恭、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两路人马。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在巩义南黑石与王世充十万大军交战,取得胜利;次年,又在洛南之战中大败王世充七万人马,隋军大部战死、淹死,王世充仅带数千人撤走河阳,瓦岗军军威大振,河阳等地隋将纷纷率部投降。在此其间,李密又派徐世勣领兵五千,袭破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因为有粮可食,饥民纷纷投靠,最兴盛时,瓦岗军聚众近百万,势力所及,几乎占据了中原的半壁江山。
就在瓦岗军不断取得胜利,兵强马壮的的关键时刻,李密培植的势力与翟让亲信派发生分裂,李密设计将翟让及多位亲信诛杀,引起众将不满,瓦岗军从此走向下坡路。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煽动兵变杀了隋炀帝,率兵十万,欲争中原。洛阳留守越王杨侗闻隋炀帝被杀后,在王世充等辅佐下于洛阳称帝,号皇泰主。杨侗招降李密。李密在面临两面作战的局面下,与杨侗、王世充妥协,接受招安,被杨侗封为太尉、尚书、行军元帅等职,令其讨伐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深知粮食的重要,进入中原后即据滑州,攻黎阳,与瓦岗军在黎阳仓一带反复征战,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黎阳之战,瓦岗军以一已之力,彻底消灭了隋炀帝杨广留下的这部分隋军精锐。宇文化及损兵折将后退保魏郡(今河此魏县)称帝,后被窦建德所杀。瓦岗军也在黎阳大战中元气大伤,李密中箭落马,幸得秦琼相救,方得保住性命。
就在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在黎阳血战的时候,王世充在洛阳发动政变,扩充实力后,在北邙山(今洛阳市北)向大战归来的李密部发动袭击。此时瓦岗军久战疲惫,军心不稳,黎阳大战后未得到休整,李密不听魏徵所谏,麻痹轻敌,结果遭伏兵掩杀,瓦岗军全线崩溃。多位将领或被俘、或投降,李密率两万残兵投奔李渊,瓦岗起义失败。

轰轰烈烈的瓦岗寨农民起义,在改朝换代的历史舞台上活动了七、八年时间,演出了许多威武雄壮的活剧, 为隋王朝的灭亡、唐王朝的兴起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谓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其败也荣!瓦岗军解体后,其将领多归于李世民麾下,秦王在魏徵、徐茂公、秦叔宝、程咬金等一帮瓦岗英雄扶助下,打败王世充、窦建德等部,荡平天下,并在众将拥戴下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上位,中国历史上值得称赞的唐王朝贞观之治就此奠基。
往事越千年,历史如云烟。蹚过漫漫的时空隧道,众多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风云人物都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唯有《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等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描绘、所颂扬的一个个瓦岗英雄们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植在人们记忆里,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是《隋唐演义》及描写隋唐英雄文学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

作者介绍:
孟庆国,退伍军人,退休干部,1954年生,河南镇平县人;曾任黑龙江农垦局红兴隆农场管理局政法委书记、综治办主任、人民日报社《人民视窗》运营中心主任;现任河南省华夏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香港卫视河南新闻中心执行总编、《中原视窗网》总编辑。
投稿咨询:
曹 魏(字德讓,号文會,九二一文化智库都市头条编委,资深新闻媒体人,文化评论撰稿人)微信:caoweichina QQ:774204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