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枫叶丰泽
【编辑荐语】:人们通常都是对自己的父母有着真挚的感情和温馨的记忆。但是本文作者笔下的大伯,却是一位代替了父亲,给予作者厚爱的老人。童年的回忆,让作者不仅有欢悦,还有着对伯父的思念、感激与祝福。篇尾犹如歌词般温暖的文字,抒发了作者对伯父的深情,读着令人动容。枫叶丰泽分享并推荐好文
父爱如山,巍巍然耸立云霄;
父爱如水,深深然沉默温柔;
父爱如海,源源然包容豁达;
父爱如伞,暖暖然遮风挡雨;
父爱如天,广广然博大旷远。
父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他拥有坚强、正直、豁达、勇毅等一切美好的品质。
除了父亲,我还有一个如父的大伯。他是个退伍老兵,出了校门就在村子里的小学教书,也做过生意。他话很少,但出口必是深思熟虑后的哲思。他会给你提建设性的意见。你有事找他都是有求必应。一个电话,让你原地等待,没一会你就会看到他极速而来。
小时候口袋里的糖果蜜饯都是大伯见到你时一把塞口袋里的;九十年代里能吃到大伯出差回来特意带的汉堡;初中时每周末放假回家本来要步行回去的,结果经常能在校门口不远的地方碰到他,二话不说开车给你送回去,还经常给些零花钱和零食吃。
因为父亲远在他乡,生活里大伯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有事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的大伯。默然无语,但背后总是支持着你,帮助着你。
高中时,奶奶在大伯家,因为自己家里没人,每周末回去我都是去大伯家或姥姥家,每周去大伯家的时候和奶奶住一起,他总是买好蔬果肉食塞满冰箱,上学的时候也是给你带好多吃的,然后送你去学校,临走的时候嘱咐你要好好读书,照顾好自己。
他让我拥有了很多那个年代别人没有的,比如电子计算器、电子词典、录音机等,他常说要多读书,争当第一。
高二时因视力问题,他驱车几百公里去外地带着我去医院,挂号、缴费、安排检查、拿药等,不慌不忙,井然有序,然后带着我去公园玩,不曾抱怨,不曾厉语,永远都是安排的妥妥当当,默默守护着你。
大伯走路特别快,可能是军人不可磨灭的本性吧,在高考后收拾行囊、在送行的车站,搬送行李,那步伐快速如飞,我在后面远远的望着,他在前面大步稳稳的极速奔跑,唯恐赶不上。行李安放妥当后,找好位子安顿你坐下,一切妥当后他又迅速的下车,还没等你开口说再见,他便一溜烟消失在了人群里。
大伯与父亲、三叔关系深厚,兄弟情深,大伯要长父亲他们几岁,一出校门当起了父亲和三叔的老师,所以很受敬重,家里也有很多藏书,每次去大伯家,我都在橱窗前流连忘返。每每回去都要带本书。每年过节,都会送鱼过来,预示着年年有余。大伯不是很健谈。每次他们兄弟聚一起,都很少听他讲话,时不时穿插一句。
大伯每次外出回来都要带些物件回来,记得有次给奶奶带了件保暖,奶奶不舍得脱,天天穿身上,说他的儿子好贴心,就像这保暖,看着不起眼,却暖人心脾。
大伯家很大很宽敞,后院种着大片梨树,梨树开花香满园,梨树结果,赠送亲友。前院则种着冬青树与竹,院子墙壁贴了瓷砖,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看着清清爽爽。
靠着院子边上给奶奶收拾了间卧室,分里外两间,外间有砖头砌的可烧火的大暖炕,前面贴着“家和万事兴”的年画还有伟人毛泽东的画像,下面写着“为人民服务”。炕头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柜子,里面放些衣物、被子,上面有台黑白电视机,后来还还换成了彩色的,电视机旁有部电话机。挨着墙的地面放有有餐桌椅,里间则是配有大浴缸的浴室,奶奶时常在里面简单做做饭,把它当了个小厨房,大伯给奶奶买了个小型电磁炉,煤气灶,还有小烤箱,这在上个世纪应该很前沿了。
每周回去和奶奶睡大炕,看着奶奶烧火做饭还挺有趣的。挨着屋子的外面有一个地窖,后来因为奶奶住家,就成了垃圾桶,卫生间,上面装了个小马桶,扔垃圾也方便,奶奶说大伯很仔细,想的也周到,给她安排的妥妥当当。一间屋子,里里外外,吃穿住行全齐活了。这么贴心的儿上哪去找呢,奶奶笑着说她这是上辈子积了大福了。
大伯比较有智慧,比较有先见,进村的小路两边的田地,荒芜着,也没人在那买地盖房,都觉得离村子远,想着没人要那些地,平时都是垃圾场,有些栽些树木,后来大伯盘了些地下来,给了两兄弟两块,往后,进村的小路扩建了,集市也搬了下来,渐渐地买地的人多了起来,道路两旁一座一座的两层小楼盖了起来,但是地价已经上涨了,想买地也没有了,这会子就有人眼红后悔了,可是一切都晚了,不得不夸夸我大伯的远见。
大伯没事的时候喜欢去街上和朋友们打打牌玩玩麻将,晨起看看书,或去跳跳广场舞,冬日里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每天背着水袋去山上接水背回家,说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山泉水好喝,含有多种矿物质,生活也有声有色的。
我上大学那年大伯生病了,做了手术,人也憔悴了不少,后来去北京做康复治疗,当我见到他的一霎那,眼泪不由得流出来了,他还是很祥和,话依然很少,只是说话很吃力,面带笑容,丝毫看不到病痛折磨的苦楚。
大伯在村子里的名望很高,也写得一手好字,为村里也办了不少好事,有困难的人家有求也是必帮的,出资修井、铺路、建村子路口的石牌坊等,石门上方中央也是大伯提笔写的村名。家里来访的宾客也是络绎不绝,与四邻也是和睦往来。
东家蒸的包子馒头、西家烙的饼给送家,他也不曾嫌弃,说是邻居们的一片心意不可辜负。要说吃的,大伯最喜欢吃的还是姥姥做的野菜团子和韭菜鸡蛋粉条馅的菜卷,拌上油泼辣子能吃好几个。大伯还喜欢他弟做的刀削面、饺子。每每路过专程去看望他的弟弟,品尝一下他的手艺。
前段时间,我注册了简书,开始了日更,更新了几篇文章后转发给他看,他鼓励我说,写得不错,继续努力,要多读书多写作,勇争第一。言简意赅的话语,可能是平时里一句最长的话了吧。
大伯对现代的电子产品并不怎么熟悉,买了智能手机,也是当普通电话一样用,偶尔玩一下微信,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办公、聊天,通讯,结帐,一机在手,任你畅游。他也很少玩电脑,微博什么的,所以当一切都在手机上完成的时代里,我忽略了你,没有像和朋友互动一样想起你,还是习惯性的打个电话,发条信息。所以我们联络的没有那么频繁。也许被时光遗忘在了某个角落。
大伯教会了我乐观坚强隐忍,给了我父亲般的疼爱,我却很少陪伴他左右,只是逢年过节的一条短信,一次看望,一通电话,一声问候。
长期以来,大多数文章都是颂扬母亲的崇高伟大,很少有人颂扬父亲的,在我看来,父亲没有母爱的细腻,没有母亲的面面俱到,但父爱很深沉,很博大,很宽广。但它却默默无言。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我说,世界上有一种最温馨最坚毅的守候,那就是父亲的沉默。它不张扬,不柔和,却很温暖,很刚强,给你力量,给你信心。
多想和儿时一样,牵你温暖的手掌,坐你舒适的小车,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托流水带去清凉,托白云带去问候,托阳光带去温暖,愿时光再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敬爱的大伯,如父般的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