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共产党员的工作品行感动着我!
文/了凡
记实文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虞香书屋认识了图书管理员王红艳女士。
初次见面的情景时时在我脑海浮现!个头不高,长的很秀气。穿着朴素大方,睸目间传递出经历的苍桑。待人接物热情大方,给人一种亲人般的温暖。做事认真细致,条理清晰,把书屋打理得时尚雅致。与其他几个图书志愿者关系融恰合睦,相处的就象亲姊妹一样。共同维护着这个爱心书屋!
当时我只是在那看书,并不了解她们和书屋的来历。书屋都是在星期天对外开放,喜欢阅读的男女老少,出出进进的看会儿自己钟意书籍。每逢星期骑车过去在哪儿看一上午或一下午自己喜欢的书,学习了不少知识。因我身体的不便,每次想看的书找不到时,王红艳女士总是邦我查找,耐心讲解读书育才的好处。后来才知道这是个爱心公益人士创办的书屋,发启人是我们虞城县的文学泰斗韩宪臣老先生!
在相处的日子里,才知道王红艳在残联上班。日常生活中,编写家乡典故名人传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走访乡村基层贫困家庭的工作!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最近几天我跟随她和郭修建老人下乡走访烈士家属的事!
12月21日上午,红艳,郭修建《韩宪臣己故》去县城西北十公里左右的范林村和左窑西四公里处的王楼村核对烈士家属情况。郭修建老人身体健康,虽己近八十高龄,却胜似年轻小伙体格。八十高龄的韩老师,因前些日子刚做完胃切除手术。体质赢弱,但精神极佳,为烈士立传的事激励着他老人家涣发青春。细心的红艳对两位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在走访中祥实记录着烈士功绩与后人的家庭情况。
12月27日下午,在李汉楼村走访了烈士李佰行的亲人!烈士的二哥,也是一名军人。一家三代四个军人,烈士的妹妹和烈士的一侄子都是革命军人!
12月28日下午,红艳与韩老师骑车走访了朱庙村百岁老人,对老人的儿子儿媳祥细地寻问老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和他们的家庭情况。
12月29日,下午,红艳和我又单独去了李汉楼一次,见到了烈士的大哥,和列士的四弟及家属和孙子。细问了烈士四弟的儿子在东海舰队服过兵役的情况。
12月30日下午,红艳和郭修建老人再一次走访范林村,这次没有见到烈士的亲属!我有幸又一次参观了状元文化公园。古香古色的状元府邸,状元桥,绵延秀丽的响河水湾!
12月31日,红艳和郭修建老人吃过早饭!骑电车奔赴新的走访地点,贾寨。
天特别的冷,我被冻得不时地打着冷颤,极寒冷的条件下走访乡下几十公里的烈士亲属家。没有在残酷环境下生活过的城里人是很难经受得住的。骑着电车,就一个感觉冷风刺骨。
到达目的地,落实了第一户在利民定居的烈士后人的祥实资料。接着又去了另一个村庄陈楼。落实了张姓烈士家属。两代军人。烈士的侄子,在军队里还荣立了一次三等战功。证件证书己拍照保存。烈士的功勋章一枚!走访其间,王红艳的人缘极佳,其中有一个孙姓老大哥,无偿地带领我们走村窜巷一家一户摸查烈士的亲属。不辞辛苦,令人感动。这都是王红艳多年的基层工作中用真心真情换来的民心基石。
一路巅簸,下午来到贾寨镇,在孙姓大哥的引领下见到了第一个烈士的后人。男性因有智障耳聋,没有成家,孤寡一人生活,日常生活问题都是在其妹夫的邦助下解决。就又联系了烈士的侄女女婿。一个73岁的老人!身体健康,体质很好,可以与年轻人比美!(二指弹功力可以做几十个俯卧撑,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是练不出来的)孕育四个孩子,两儿两女,都己成家立业。记录完之后。红艳怕我和郭修建老人劳累,就让我们两个在孙姓大哥亲戚家边休息边给电车充电。自己在孙姓大哥的引领下又走访了贾寨的五户烈士后人。
冬月的白天极短,不知不觉时针己指向下午5点。太阳己经落下,炊烟在落日下袅袅升起。己是鸡上窝犬迎门的时候。我们才踏上归途。路上的车不断,对面的灯刺眼,后面的灯光炫。没走过夜路我即感觉稀奇好看,又害怕看不见路面车子走偏。就这样我们三人回到县城己经快9点!夜里的风真的是寒,冻得浑身冰凉,冷颤连连。我不知道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红艳和近八十岁的郭修建老人,你们怎么那么抗寒。
我思索着这个问题,想找出答案?翻开拍照图片,答案浮献眼前,耳畔传来共产党宣言。因为我是一个基层共产党员。我的职责就是践行我的入党誓言!
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