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翠珍《腊八粥》赏析
王楼
腊八粥
薛翠珍
思乡的心思瘦成弦月
故乡的炊烟缭绕在张望的村口
温火慢煮的腊八粥
那是一碗浓浓的乡愁
千里之遥的牵挂
在一碗存储的冰粥
将娘心软化
五谷杂粮汇成的百味粥
那是一碗浓浓的乡愁
四十八个年头的辛酸
在黑与白丈量的岁月
将娘发数落
腊月初八
盛一碗热乎乎的粥
送上女儿的心思
把母爱一同装进这烫手的碗里
让泛着泪花的记忆涌上心头
这首诗以明快清新的语言,形象鲜明的意象,抒写了作者浓浓的乡愁,也融进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对女儿的眷眷思念。
下面分节作一浅析。
第一节首句“思乡的心思瘦成弦月”极言思乡之苦,用暗喻把思乡的心思比成瘦瘦的弦月(月牙),是夸张地形容思乡的煎熬,痛苦。下一句换了个角度说家乡村头缭绕的炊烟正在村口张望,盼我回家。这用了拟人的手法。三四句直接抒情,说一碗腊八粥融进了浓浓的乡愁。最后三句又换了角度,说一碗在冰箱里冷冻的腊八粥,寄托着千里之外的母亲对女儿的牵挂。
第二节,一二句又一次强调一碗粥寄托着浓浓的乡愁。后面三句说四十八年来,母亲日夜数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把头发都数掉了,母亲盼女儿盼得苍老了。极言母亲思念女儿之苦。以此来呼应首节开头写女儿思乡之苦
第三节,前四句写女儿盛一碗装满思乡的香粥呈给遥在家乡的母亲,同时也把远方母亲对女儿满满的爱装进粥碗里。最后一句“让泛着泪花的记忆涌上心头”,这里的“记忆”就是四十八年来浓浓的而且痛苦的思念,“记忆”前面作者巧妙地加了一个定语“泛着泪花的”,再次强调思念的痛苦与煎熬。至此感情达到了高潮,笔锋嘎然而止。
全诗把女儿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与遥隔千里的母亲对女儿的牵挂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爱”的绳索,把女儿和母亲(家乡)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全诗主旨鲜明,感情深厚真挚,语言文字清新流畅,且善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修饰语,表情达意极为准确。
(2019.1.13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