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艺术家应始终在线抗疫
文/大秦
陕西某知名艺术家李先生即日在《文艺不是万能胶》一文中说:“艺术家一定要明白,文艺不是万能的,起码在这个时间一点用处没有,连一个志愿者的功用都达不到。这也恰恰是文艺的清纯之处;清是清白,纯是纯粹,是一种存在之上的存在。它是艺术,它不是工具,当它蜕变成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抗火救灾,等等对抗天灾人祸的宣传工具时,它连一掀土、一盆水、一粒药、一个口罩、一把青菜,一包方便面都不如;一首首民歌优美动人,唱掉了高原大山的穷困吗?‘今天是个好日子’唱出幸福生活来了吗?这个特殊的时期,艺术家最好离群索居,闭门不出,收收心,养养神,读读书,补补课,既提高了自身素养,不给城市添乱,何乐而不为。”
因为咱不是艺术家,所以咱不明白李先生这段话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因为不明白,所以咱要思索,咱要搞明白。

记得在去年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从“民族复兴伟业”“人民立场”“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道”五个方面,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艺术家们提出来5点希望,勉励大家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西安这波疫情的来势,让人料事不及,政府为了控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许多人志愿投身到抗疫第一线,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当然,也难免一些教人感慨令人愤怒的事情出现。在这个时刻,尤其需要我们的“艺术家”挺身而出,一是及时发现并歌颂我们的抗疫勇士们,给西安的抗疫鼓劲加油;二是注意发现政府抗疫工作中的疏忽、不到位,利用艺术家的影响力,提醒政府完善工作措施、补上漏洞,使得政府的抗疫工作更加高效有力;三是及时发现、上达人民群众的呼声,帮助政府平稳市民的情绪……艺术家、特别是本土艺术家在西安抗疫中大可作为的事情很多,人民也很需要。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我们的媒体工作者(如中新网)及时报道了高新医院门口的孕妇流产一事,能有后面的政府措施及时出台吗?遗憾的是李先生却在此时呼吁艺术家们“最好离群索居,闭门不出,收收心,养养神,读读书,补补课,既提高了自身素养,也不给城市添乱,何乐而不为。”——好一个“神仙乐逍遥”的方家,不知道冼星海、鲁迅等这些中国先贤们听到这话会咋想?
我想,鲁迅一定会这样说:“艺术家们如果平时活的人样儿,是一定要发声的——哪怕人家说你是自嗨。如果平时活成猪样儿狗样儿的,那不是现在,最好永远不要发声!”


【作者简介】程峰,笔名:大秦,生于长于古城西安。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共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陕西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陕西诗词学会、西安诗词学会会员。主要著有《清风韵雨》,被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及诗词爱好者收藏;散文《槐花开在五月里》《天凉好个秋》,短篇小说《吐个烟圈儿罩住你》《代妻网恋》,长篇小说《跌红的歌手》《歧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