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感悟
我时常在想,人又何尝不是一粒种子呢。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坠落在泥泞中,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在泥泞中汲取思想的养分,不断感悟、成长。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孕育新生的泥泞。
路遥先生说:“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我们要敢于并勇于正视这种泥泞,我们需要泥泞的力量。它像一个无尽的熔炉,将人世间的一切都熔炼在一起,或是苦难,或是甘甜。当你置身于这泥泞中,饱尝苦难和甘甜,经受磨砺和锻炼,在艰难地跋涉中不断成长,终有一天,你会由种子长成大树。时序交替,四季更迭,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在人们直观的感受中,春天却是最短暂的,仿佛一晃便过了。“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是最令人喜爱的季节,我也不能例外。喜春,喜欢和煦的轻风和明媚的柔光,喜欢动人的鸟语和醉人的花香,更喜欢春雪消融、春雨润物时带给大地的泥泞。正是这春天的泥泞,孕育了我无限的新生和希望。

人们常说老北京的风景多,一点不假,即便似此旧年与新年交替之凛肃,也不会蚀损半分,自是更显雄浑苍劲。昊天苍苍,寒山峻峻,野旷北风中,吐故纳新的都是这片河山的大气凛凛。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历史挥毫泼墨产出了中华文明的浓淡相宜,燃起民族碰撞的熔炉,这里冶炼民族融合的金刚;荟萃民族交流的共美,这里闪耀民族和合的辉煌。在北京的野外,好像感觉春的气息更浓烈一些。
冰雪冷冽的西山,风萧马鸣幻长烟,飘渺了杨家将碧血丹心的长啸。神态清逸的岩壁石窟,融合深处是文明,耀眼了拓跋汉化“手把红旗潮头立”的鲜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漫长的形成发展史上,北京长期发挥了民族大熔炉的作用,谱写了民族大融合的绚丽篇章。烈烈风中,苍天四方。“两个一百年”交汇潮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惟静谧喧嚣、笃实真诚可堪。在北京的春天里,你让我感悟季冬的梦思,在你的暖阳里回醒,挥一挥手向寒霜冰雪的银白告別,内心世界拥有的坚毅和隐忍,在眼底里有光的境界中坚守那一份坦然的静安,在欢欣中去欣赏收获江河多姿妩媚和山水的绚丽。在独处于闹市的安静静然中,听着春风的轻暖、春雨的柔绵。可令时光温柔在辉煌发达的时刻,保持着明慧的思维,铺排好了寸寸的光阴,把红尘的往事封存在人生的冬天。让灵魂变得有滋有味且妙趣横生。在春天的温良中,在你的暖风中不语,抬一抬脚在草木萌绿的田园漫步,脑海空间拥有的执念和信仰,在心中有爱的悟思中拥一剪善诚的恬淡,在感叹中去快乐,亲吻大地秀美灿烂的草木花香。醉意于庭院的清香,悄然中看着春花的彩丽、春草的绿翠,明然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孤单寂寞的时候坚持好平常的心态,延续着点点的欢喜,把春天的温暖呈现在生命的心间,让生活充满和谐安宁与快乐悠然…黄土坳里,历经一个冬天的干燥,到处都是绵绵的粉土,一经融雪或者下雨,便是一地泥泞。小时候我讨厌泥泞,怕摔跤,怕弄脏了鞋子。直到第一次参加春耕,看到撒下的种子从泥土里发芽,给春天添上一抹绿茵,我才明白这泥泞的意义——一粒种子,只有在泥泞之中,才能吸收水分和养料,才能生根发芽。

大自然是最神奇的魔术师,她让万物生于泥泞,又归于泥泞,如花开花落、草枯草荣,循环不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无限的轮回中,凋零的事物重归泥泞,化作养料,将新生和希望寄予春天,带给了每一粒种子。
草木生长于泥泞,人们扎根于泥泞,而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同样要经历泥泞的考验。无需在此赘言,春天的故事早已被人们传唱,新时代的钟声已然敲响,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正承载着亿万万人民的梦想,一步步踏着泥泞前进。时光已逝,快进春天,春风遍野,纵使道路依然泥泞,我辈青年又有何不可为呢?我曾深陷泥泞,现实的困顿和未来的迷惘交织在一起,一度让我辨不清方向。经历了短暂的焦躁,我静下心来,将信念重新化作一粒种子,撒向这泥泞。寒冬过后,春雪浸润,积蓄了足够的新生力量,这粒种子悄然发芽,破开了泥泞,向阳而生。所思庞杂,篇不足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