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如歌岁月里的高八十四班学生们
谢素俭
在我校(湖南省邵阳市二中)较年长一辈的老师和学生中,大家常津津乐道我校的高85届学生。这一届的毕业生中,优秀人才荟萃。在我所任课或交往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学校原团委副书记,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她的先生也曾在我校就读,后转入长沙市一中,现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据传几次获诺贝尔奖提名。还有被称为逍遥学霸的一个学生,北京大学毕业后,现为湖南一知名公司总裁。大家还忘不了一个奇葩学生,常逃课偷偷地在学校操场踢足球,单瘦的身板,终年着一身单装。据说玩牌时,牌一抓到手,对他人手中的牌就一目了然。不经意就考上浙江大学,现在上海一上市公司任法人代表。
我是高二时接任这个年级的高八十四班班主任和英语课教学工作的。这是一个文科班,大概率地出不了科学家。但我敢肯定一样能培养出国家有用之材。学生质地优良。男孩帅,女孩乖。还真找不出一个歪瓜裂枣。有的能歌善舞,有的文采飞扬。
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信息量有点大,同学们思维活跃。他们可以从各种媒体渠道中获得认知,不完全认同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
有的学生上课迟到,缺交作业。有的男生偷里抽烟,还恶作剧。或模仿老师作派,或在进教室的门框上放扫把。更有甚的,硬爬到屋顶上拆掉老师家中电视机的天线。老师下课布置作业时,他们也没闲着,或约心仪的女生放学后在老地方见面,或相约相投的同学去某地方瞎逛。
对于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老师看在眼里,心中有数。有批评,有思想交锋。但不挖苦讽刺,不恶语伤人。容许不同意见,容许争辯。积极引导,以理服人。鼓励他们的进步,欣赏他们的长处。对学生不记旧账,不歧视,不放弃,不记仇,

那是一个如歌的年代。在学生们如歌的青葱岁月里,有多少美妙的旋律让他们荡气回肠。我们开展唱歌活动,举行歌咏比赛。我们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创造竒迹要靠谁?要靠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唱《金梭银梭》:"年青人,别消磨,珍惜今天的好日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军港之夜》,唱《外婆的澎湖湾》。我们也唱英语歌曲《在一起》,《铃儿响叮当》,《友谊地久天长》。这些活动也培养锻炼了人才,班里湧现出了一批小歌星。女孩们歌声甜,舞姿美,表演拳朮也像模像样。男生们多才多艺,能唱歌,能表演,说相声也让人忍俊不禁。有个男生还在课间二十多分钟里举办过生日演唱会。歌声飞扬,激情满怀。生动活泼,团结向上。快乐着,进步着。
我们举办读书会。具有良好读书习惯的班学习委员谈学习心得。从书本中不断积累知识,获取人生智慧。娓娓道来,让人受益良多。班里的筆杆子,一个农村孩子,激扬文字,歌颂祖国的美好,针砭社会时弊,给人启迪。校学生会主席兼班体育委员诗歌朗诵,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还即兴演唱了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使人振奋。还有个同学谈自己对读书学习的前后想法,如诉如泣,动情处几度哽咽,大家无不感动。
同学们决心为中华的腾飞,为祖国的四化发愤读书。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奋发有为,才能有日后的无限可能。要多读书,读好书,不负韶华。课堂里,专心致志。校园内,书声琅琅。夜晚静悄悄。在墙上爬满青藤的校阅览室里,在各家的小院内。灯火阑珊,同学们刻苦攻读,润物无声。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佘湖霁月和淙淙唱响的邵水,见证了学子们在这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的古南岳山坡上攀登书本这人类进步的阶梯的进程,也见证了他们的青春成长的脚步。
仍然是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竞争十分激烈。但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高八十四班同学高考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名列全市乃至全省的前茅。有三人考上复旦大学;还有考上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的;有诸多学生考上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政法学院,湖南财院,邵阳学院等高等学校。也由于有着扎实的学习基础,在第二年的高考中有更多的同学进入大学。

同学们怀着感恩之心,和老师依依惜别。升学,就业,踏入社会。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并从中锻炼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高84班学生们有理想,有才情,有担当。欣逢改革开放之时,如歌的岁月,青春的年华。他们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事业风生水起。
班里有众多的学生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他们中有我省教育厅的资深处长,人称老黄牛。有邵阳市城投集团党委书记,一个有能力,肯干事的干部。也有在邵阳市税务局,双清区党委,大祥区政府,北塔区政协,北塔区司法局,深圳市任职的同学。有五位同学在邵阳市以及长沙市等外地的法院工作。他们多为法院领导成员,庭长,高级法官。真想不到班里竟齐刷刷地出了五位法官。还有三位同学在邵阳市,广州市和娄底市的公安或城管部门工作。他们不算高官,也不是人们所调侃的“杯水车薪"不干实事的官老爷。他们多为部门的领导,认真负责,依法行政,有执行力。他们深入基层,服务于民,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口碑。
高84班有多人从事教育工作。在大学的有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有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有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女教授和学校出版社干部。有近二十位同学在中学任教。他们多为高级教师。他们中有各学科带头人,有各地市优秀人民教师或最美教师称号获得者,有教改网红。他们几十年競競业业,业务精益求精,修身正已,教书育人,成绩卓著。
班里有很多同学在国家和地方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班上一冰雪聪明女孩创业有成,又华丽转身,成为号称全国最富有的四大集团之首的保利集团的高管。多数同学在省内的国有银行,广电,出版发行,通讯,商贸和煤电行业就业。职场生活几十年,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国家建设付出过美好青春。他们认真负责,业务熟练,理所当然地成为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比较起来,在国有银行,广电,通讯等单位的职工福利待遇较好,旱涝保收。而有些企业由于改制,职工经历过下岗再就业。通过不断努力,又分享到改革的红利,当下应是衣食无忧。
特别让人钦佩的,高84班有不少同学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他们经商,做房地产,搞工程,加工制造,搞物流。各自努力拼搏,打拼出一片天地,红红火火。他们都有自己的实业公司,当然有的是律师事务所,有的是证券事务所,也有画室。这些年来,他们都有过事业的高光时刻,但也碰到过困难,遇到过挫折。但他们毫不气馁,没有躺平。而是迎难而上,再接再厉,奋斗不止,终有所成。他们太多早已实现财务自由。他们中好些人虽身在商海,却通晓国内外大事,关注国计民生,有文化素养,有家国情怀,称得上儒商。尤其令人赞赏的是他们无私地回馈社会,热心公益和慈善,帮助同学和他人。
高84班有四位同学分别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发展。她们做些文化交流,贸易,科研和服务方面的工作。也算圆了她们从小怀有的看大海,去远航的梦想。她们有所收获,有所成就,也有所感悟。相隔万水千山,云海茫茫,祖国仍萦系她们心头。但愿她们安好天涯。
班里也有同学在祖国香港发展。我想应该过得不错。
视频:展翅高飞(作者:刘云成)
高84班学生总让我魂牵梦绕。他们那略带青涩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不断浮现。我真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背起行囊去各地看看我的学生们。
我和学生们偶有聚会,相见甚欢,其乐融融。欢歌笑语过后,相拥而泣。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2016年仲秋该班学生的一次聚会。阔别三十一年后,近四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同学如约而至。还邀请任课老师参加。久别重逢,大家欢呼雀跃,欣喜若狂。先是满怀深情地重温了母校校园和课堂,依偎在白发苍苍的老师身旁摄影留念。开场式上别开生面地表演了歌颂红太阳的歌舞,演唱了那些年代他们嗨过的歌,心潮激荡。绥宁苗寨一晚,他们唱歌跳舞,表演联欢。欲罢不能,难舍难分,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班上还有一个同学因为沒有赶上班里的旅游车,乘上长途客运车一路追赶。总算在班里活动即将结束之前,终于赶上了同学队伍,兴奋不已。同学们还票选了当年各自心目中的班花班草,爆料出当年班里的几对地下情。只是不知多少爱可以重来。演出的情景剧再现了他们的靑春往事。可惜时间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大家还信誓旦旦地说好两年后长沙重聚,五年后广州再見,不见不散。由于各种原因,均末成行。小聚也是有的。(二0二0金秋十月终有较多同学相聚湖南邵阳。)世上事,缺憾是常态。也许因此彼此会更加珍惜。遥遙守望,相互懂得,暮云春树,思念绵绵。只是这些年,有多位老师和同学先后离去,其中也有这次聚会的参加者。走着走着就成了曾经,一切往事成了故事,让人无语。
人生的相遇都是缘分。能与高八十四班的学生们相遇相知,值得庆幸,值得珍惜。岁月荏苒,我已老迈,学生们也不再年轻。但他们依然充满青春活力,还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如歌的时代增光添彩。我为他们呐喊助阵。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歌几船归。我祝愿学生们幸福安康,工作顺心。祝愿祖国明日更美好。
郑绪岚、牟玄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再过二十年 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 该有多么美。天也新 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 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 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啊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作者简介:谢素俭,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退休英语高级教师。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