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结束公示,正式揭晓获奖者名单。其中,由福建省作家协会推荐的网络作家、省作协主席团委员藤萍荣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
据悉,两年一届的茅盾文学新人奖是经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批准、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牵头主办的文学奖项,自2015年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奖掖并扶植了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影响力的文学新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茅盾文学新人奖”自第四届起更名为“茅盾新人奖”,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发起并与浙江省作家协会和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此次,共有10位作家荣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10位作家荣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另有20位作家荣获提名奖。
中华文学基金会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全国性公益基金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也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文学公益基金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以及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马万祺均为基金会发起人,万里、马万祺并均曾任基金会名誉会长。基金会现任会长是中共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
链接 | 第四届茅盾新人奖获奖名单
茅盾文学新人奖是经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批准、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牵头主办的文学奖项,自2015年设立,两年一届,奖项前身为“庄重文学奖”(始于1988年),旨在奖励45周岁以下、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青年文学家。从本届起,“茅盾文学新人奖”更名为“茅盾新人奖”。
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获奖名单
(相同票数下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获奖者(10名):
王冬(蝴蝶蓝)、任禾(会说话的肘子)、陈徐(紫金陈)、刘勇(耳根)、段武明(卓牧闲)、蔡骏(蔡骏)、叶萍萍(藤萍)、朱乾(善水)、杨汉亮(横扫天涯)、程云峰(意千重)
提名奖(10名):
史鑫阳(沐清雨)、李莹(吉祥夜)、黄卫(柳下挥)、宋丽晅(携爱再漂流)、张铠(雨魔)、陈杰(夜神翼)、周燕(囧囧有妖)、陈彦池(百世经纶)、李云帆(七月新番)、杨万勇(牛凳)
(来源:中国作家网)
相关阅读
“侠情天后”藤萍专访 网文大神的双面人生
2017年12月28日 09:22:03 来源:光明网
网剧《白夜追凶》着实火了很久,讲的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在白天和黑夜分饰同一角色,冒着被各路人马发现的危险,一路侦破了各种大案要案的故事,豆瓣评分直逼9.1。
当然了,真实情况与剧中正好相反: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完美演绎。
现实中,每个人也有许多不同的身份角色:一个父亲同时他也可能是一名教师或者公司的职员;一个母亲可能她既是一家小店的店主,又会是某个广场舞微信群的群主。
近日,火星小说采访到了纵横网文界近二十年的藤萍,揭开这个低调的元老级人物的神秘面纱。

A面:圈内低调的网文大神
在网文圈里,藤萍一定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2000年,她以《锁檀经》出道,荣获第一届花雨“花与梦”全国浪漫小说征文大赛第一名,此后相继出版《吉祥纹莲花楼》、《九功舞》、《紫极舞》等经典作品,收获了一大批读者,奠定了其在武侠言情小说领域的地位,被称为“侠情天后”。
而近年出版的《中华异想集》一路斩获诸多粉丝和读者的认可,被誉为“新一代”的《山海经》,其新作《未亡日》更是获得“北京大学2017年度作品榜”女频榜第一,也成为2017中国IP+泛娱乐大会暨火星小说IP大会现场推出的60部IP之一。
谈及网文写作的初衷,藤萍略微腼腆地说道:“当初纯属自娱自乐。”在开始迷上武侠言情小说创作前,她已经熟读包括“新武侠四大”(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的武侠作品。这些作品中行侠仗义的故事对她后来的创作非常有启迪。
2000年,年仅19岁的藤萍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法律系。大学相对充裕的业余生活让她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来。“我算是一个有武侠情结的人,写小说算是一种生活乐趣,从未想过发表,写过的纸张就撕掉,留下空白页继续写。”

直到有一天,在一位看过她小说的同学的建议下,她才把《锁檀经》的文稿寄给《花雨》杂志社,结果引起轰动。当时有外界对这位冉冉升起的网文新星如此评论:“文笔优雅美丽,创作故事简直就如同创造奇迹一样,令人不忍释卷”。
而藤萍本人,也正是借这部处女作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著名作家,与桐华、匪我思存、寐语者并称言情小说“四小天后”。在琼瑶、席绢式的纯美言情大行其道的当时,这是有象征意义的称谓,她们展开革新,开创了大言情小说时代。
当然,伴随着越来越多不同题材的优秀作品问世,或许已经不能单纯将藤萍定义为一名言情或是武侠言情作家,比如《未亡日》基本已经跳脱出武侠言情的范畴,而是一部未来科幻风格的经典作品;《中华异想集》中她塑造了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里面既有诡异又美丽的蓝蝴蝶“朱娥”、人鱼结合的“鱼妇”、“人面虎身”的“马腹”等等,历史奇幻痕迹明显。
正如藤萍本人在采访中说的,“我是一个言情武侠悬疑惊悚推理科幻作者……”,接着她画风一转,自信满满“其实大部分网络作者的题材都很广泛,这并不稀奇,作为主体的还是作者的世界观和文风,我个人觉得其实没大多必要区分类型,大家都是万能的。”
不过,与其他网络作者频繁出现在公开场合宣传作品不同的是,藤萍非常低调,以至于大多数网友都是“只见其作品而从未见过其人”,不像天下霸唱、南派三叔、沧月这些媒体老熟人,在各类场合刷脸无数。
“没什么考虑,我就是特别懒而已,最近出现在中国IP+泛娱乐大会也是架不住火星小说的盛情邀请才去的”,说完这话,她又补充道,“虽然我很少露面,但我也会偶尔看看自己和作品相关的贴吧和论坛,当然我不会去直接跟网友们交流,因为那是读者们自己的空间,需要高度自由。我最喜欢看到读者们从我的文中发现某些细节出自某些书,这说明他们看得非常仔细。”
对于业内争议已久的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争,藤萍摇了摇头,“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分,一样都是小说、诗歌、散文和故事。区别大概就是民国的人写的,50后60后写的,70后80后写的,或者是90后00后写的而已,每个时代的故事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就像瓷器一样。可能网络文学给人的印象比较没文化吧,其实不然,网络文学中的考据派也是很有文化的,只是大家不了解而已。比如同是火星小说签约的道门老九,对于道家文化的造诣恐怕非一般人能及。”
B面:从户籍民警到出入境民警
上午8:00,出入境民警叶萍萍同平常一样,提前半小时到政务大厅进行电脑调试和系统测试,为当天的窗口服务工作做好准备。
尽管出入境的工作不像交警需要站马路风吹日晒雨淋,亦不用像刑警那样通宵达旦办案,但这个工作也并不同外界传的那样轻松,“一般在出入境前台窗口工作两年以上的女民警都会脸上长痘,内分泌失调;另外就是往年办证还分高峰期和低谷期,近两年办证的人数显著增长,已经没什么区分了。”叶萍萍说道。
这里的叶萍萍不是别人,正是藤萍。
“‘藤萍’这个名字源于我2001年出版《锁琴卷》时用的笔名,意思是‘喜欢藤真的萍’,藤真是当时我非常喜欢的老庄墨韩sd同人文《名门恨》的人物。”她表示。
当然,“藤萍”的名气远远高于“叶萍萍”,她也似乎已经习惯并且享受这种“圈子之内她叫藤萍,圈子之外她是叶萍萍”的现状。“这很正常,就像沧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这些耳熟能详的作者,大多数人仍不知道他们的真名一样。”
谈及法律系的才女为什么会走上普通民警的道路,出乎意料的,藤萍的答案并不像此前媒体宣传的那样“是一种夙愿”,她表示一切都是机缘巧合,“我在没有想好要干什么的时候,刚好陪闺蜜去考公务员,莫名其妙就考上了人民警察。”

正是因为这种“莫名其妙”,藤萍从警已有十余年,从最初的户籍民警到现在的出入境警察,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警界老司机”。十余年的磨砺和成长,生活早已将她的状态反复打磨,不留棱角,“上班前我很少要求别人必须怎样,但是上班后我需要不断重复着相同的询问和解释,有时候遇到手续不齐的申请人,我也只能是要求他们尽快补齐哪些哪些材料。”
工作之余,作为一个女儿、妻子和母亲,藤萍的空余时间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以家庭为重,工作是为了家庭,生活是为了所爱的人。我写了十几年的故事,里面大部分的坏人临死前都在后悔没有好好过日子,没有珍惜深爱自己的人,所以特别在意陪伴这件事。”
不过正是这样,藤萍的写作一直时断时续,“我码字的习惯是坐在电脑前从早摸到晚,不是那种短时爆发型的。不过我还有很多新作品的创作打算,尽管有很多坑要填的。可能是先填一个就坑,然后再开一片新文,再填一个旧坑……”
A面B面之外:我们发现“李莲花”的影子
通观A面B面,不得不庆幸于她的坚持,让我们既能看到出入境窗口辛勤工作的叶萍萍,也能看到在自己构建的世界观中笔走游龙,尽情挥洒的网文作家藤萍。
毕竟,连家人一开始对她的两个身份都不太认可,“我妈妈一开始既不喜欢我当警察,觉得这个职业非常‘粗鲁’,也不喜欢我写小说,她希望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当个白领。后来大概是麻木了,就勉强接受了。现在妈妈会看我的小说,她喜欢李莲花。”
同她妈妈一样,对于自己创作的作品,藤萍最喜欢的角色亦是《吉祥纹莲花楼》中的李莲花。看过她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作品中的李莲花原先是四顾门门主李相夷,因为重伤后变成李莲花成为一个不懂半点医术的江湖神医,性格温和善良,反应慢一拍,功夫极差,凭借智慧破获了江湖上几宗离奇诡秘的凶案,后旧伤复发,右手残废,双眼近乎失明隐居东海小渔村。
正如有网友在评价李莲花时写道,“极喜欢李莲花这种人,君子藏锋携酒负琴天涯走遍,年少时意气风发都只是人生的一个幌子,就此遁隐于市乐其所乐也未尝不是一种完满。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似神仙。”
她本人也在后记中提到,“我是很认真的在写莲花这么一个人,他的故事或许有些喜剧,也有些儿戏,但他的人我是尽力在写的,他是个普通人,好人,有点小聪明,未必当真是聪明绝顶,但他快乐。他知道该怎样会让自己快乐,人生许多事,觉得是大事便是大事,觉得是小事便是小事,数十年光阴,意气风发富可敌国都不过浮云,既是浮云,何苦执著,平静、安康、快乐才是令人愉快的。”
或许,从李莲花的故事和她的后记我们可以模糊看到藤萍本人的人生亦有李莲花的影子:她之前是中山大学法律系的才女,在如今的网文界也是呼风唤雨的一号人物,但她又鲜在公开场合以“藤萍”的名头露面,以叶萍萍的普通身份干着户籍警察和出入境民警的工作,甘于平凡,活在当下。
“我同事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我在写什么,而且大家工作都很忙,没人有空理睬我这种‘小透明’。”她面色平静。
谈及网文同行,藤萍又非常谦虚:“我等小民,只是打开电脑写几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感慨下人生,做一点小梦而已。网文作者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好职业,新一代的作者们各有各的才华,远胜于我,我希望新的作品都拥有好的世界观,能让看故事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
访谈 | 侠情天后藤萍 —— 希望我的作品给读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知识观
2018-03-26 11:55
藤萍,火星小说签约作家,言情四天后之一,与匪我思存、桐华、寐语者齐名,被誉为“侠情天后”,曾获武侠宗师温瑞安亲自作序推荐。代表作《九功舞》《吉祥纹莲花楼》《未亡日》《中华异想集》等,均已售出影视版权。

自《锁檀经》获得花雨“花与梦”全国浪漫小说征文大赛第一名开始,藤萍开始了写作之路,并逐渐成为了武侠言情界最具人气的写手之一,她的文笔优雅美丽,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精彩的作品。2017年,藤萍的科幻力作《未亡日》完结,深受读者喜爱,这证明藤萍不仅极擅驾驭武侠题材的小说,在其他题材也有非同一般的创造力!
橙瓜:女神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请先跟喜欢您的读者朋友们打声招呼吧~
藤萍:^_^,大家好。
橙瓜:您是出道很早的大神了,写了那么多年书,有统计过自己一共写了几本吗?
藤萍:加上再版的算到四十本我就没再算了……
橙瓜:那真的是很多了。有没有总结过这些书哪本写起来最轻松,哪本最痛苦?
藤萍:早期的书写起来最轻松,各种胡说八道,年轻时不觉得要为自己的书负多少责任,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每一本书都会影响读者,尤其是年纪小的读者,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字载体都有义务给读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知识观。
橙瓜:您最擅长的风格就是武侠言情了,很少有女生喜欢武侠,您为什么特别偏爱武侠呢?
藤萍:我从小就喜欢武侠,那时候最具有想象力的故事就是武侠小说了,不像现在有修真、玄幻、科幻、末世等等那么多分类。
橙瓜:武侠小说那么多宗师,您最喜欢谁,谁对您的影响最深刻?
藤萍:我喜欢金庸,也喜欢温瑞安和古龙,一开始是温大大给我的影响最深,后来我一直在学习金庸,然而一直没学成,我没有文化= = ,太难了。
橙瓜:有人说,武侠小说现在式微了,您怎么看?
藤萍:武侠小说如果作为一种幻想的类型,显然它的空间已经没有修真、星际或科幻那么大,毕竟它只是能修炼掌法剑法,并不能飞出地球统治宇宙,也不能开辟三百六十五个小世界,也没有大小怪兽可以打,阴谋诡计毕竟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的确不占优势。但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它的文化底蕴要比其他类型强,它有诗酒江南,有一种现实的浪漫,或许我们并不能拔剑行侠仗义,但我们也能放舟江南,在樱花林中品酒,在竹叶林中煮茶,我们也可以吟诗作画,采菊东篱,这种风情令我们心向往之,也并不那么脱离现实。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风情,在武侠小说中特别浓郁。
橙瓜:其实您之前一直是走出版路线的,为什么选择加入火星小说网,在网上连载小说?
藤萍:因为我特别懒= =,而火星小说特别包容我。当然,网络连载是趋势所在,时代在进步,这是不可阻挡的。
橙瓜:从出版转网络连载,能够适应这个节奏吗?
藤萍:其实= = 作为懒惰的我,不太能……我会努力的!
橙瓜:写惯出版小说,尤其是一般出版小说都比很多网文长,现在在网上写长篇小说能不能适应?您自己喜欢哪种?
藤萍:我可能还是比较适合写长篇小说的,因为我拖拉,想的故事总是特别长和麻烦= =。
橙瓜:长篇和短篇在内容和风格上有没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吗?
藤萍:有的,短篇小说的节奏感强,比长篇小说难写。长篇小说出了纰漏可以慢慢圆回来,说不定最后拗成了神转折,短篇木有抢救的余地,没圆回来就败笔了。
橙瓜:您从大学就开始写作了,后来参加工作以后也依然持续创作,大学期间和工作的写作状态有没有不同?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呢?
藤萍:大学的时候可以一天到晚都在写啊,没人管……还有世界最优秀舍友帮打饭。工作期间当然要先完成工作,陪伴父母然后有空才写。然而人民保姆是很忙的职业,基本也没什么时间写,然后现在还养了一只非常吵闹的幼崽,要先完成工作,陪伴父母,伺候幼崽之后才有时间写,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但编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动力,为了美人编辑,总也是要努力完成作品的!
橙瓜:大大真的是很忙了!常年写小说,有没有给您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藤萍:应该是自己的生活和观念影响着自己的小说,写小说写的是本心,并不是喊口号喊着喊着自己就变和口号一样了啊。

橙瓜:您之前提到,现在小说有了更多具有想象力的题材,其实您的《未亡日》就是末世科幻题材的,您之前写武侠言情小说比较多,是怎么想到写科幻主题的小说的?
藤萍:我的兴趣很广泛,武侠写腻了就试一下科幻啦!不管是什么我都很有兴趣。
橙瓜:一位警察在冰冻百年之后醒来,《未亡日》的开头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这个故事的灵感是怎么来的?
藤萍:《未亡日》的开头起源于我的一个梦,我的梦里就是这样开始的。
橙瓜:科幻主题是不是可以大开脑洞?写武侠爽还是写科幻爽?
藤萍:其实科幻主题遵循的还是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上往前推进,科幻的概念在于超前预期某些可以实现的技术,而不是胡说八道。凡尔纳的一系列科幻作品,有不少在后来实现了,这是科幻小说。而以科幻之名,虚构了并没有科学理论基础的技术,那是玄幻小说。这并不是爽不爽的问题,科幻小说应当让读者看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景……历史上优秀的科幻小说宗师,都同时是科学的爱好者。
橙瓜:看起来您也是科学爱好者,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想必写科幻小说会很累。《未亡日》中涉及到的生物科技很神奇,但是也引发读者们了对科技使用的思考,这是您开始写《未亡日》的时候就想好要写的主题吗?
藤萍:是的,其实《未亡日》里的生物和生物技术的概念,有一部分起源于《论星球大战的科学》那本书,那是一本自然生物的科普书,但是作者的角度很特别,她是《星球大战》的粉丝,她试图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影里那些生物的结构,推断出它们应该生存的环境。从这个角度,读者能够很容易的理解生物结构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非常有趣,我从中学习了一部分。当然,我也从其他书里找到别的灵感。《未亡日》参考了很多科普读物,在最终完结的时候我会作为参考书目列出清单,它们都是值得一看的科普作品,希望年纪越小的读者越多看看,看待世界的宽度和角度都会有所影响,我觉得是好的。
橙瓜:您自己是如何看待科技和人之间的关系的?
藤萍:科技总会进步的,人类是很神奇的生物。
橙瓜:《未亡日》中一些技术、文明,您觉得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实现?
藤萍:我相信其中大部分是会实现的,其实其中有一小部分现在已经实现了。
橙瓜:您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温和低调的感觉,不过《未亡日》的主角聂雍吐槽功力很强,您这次是不是也放飞了吐槽之魂?
藤萍:是啊,我就是一个内心装满了吐槽之魂的小透明^_^。
橙瓜:《未亡日》另外一位主角沈苍在读者中人气也很高,这个角色很矛盾,又很悲情,您是如何想到要写这样一个人物?
藤萍:我喜欢禁欲系军装美人啊!一般这种美人都要配一个悲惨的身世,这是标配!^_^~~
橙瓜:对于大家都在讨论的“沈苍这样的变种人,到底算不算真正的人类”这个问题,您是如何看待的?
藤萍:他当然是人类,我觉得凡是有自我意识的都是人类。
橙瓜:听说《未亡日》的影视版权已经售出,国内影视很少尝试未来科幻风格的电视剧,您对《未亡日》的剧有什么期待吗?
藤萍:我还想象不出来会做成什么样子,可能很难吧,不敢胡思乱想。
橙瓜:很多从前热门的小说都改编成影视了,读者们也很期待您从前的小说能够搬上荧屏,这方面有什么消息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藤萍:《九功舞》在编剧中,《吉祥纹莲花楼》在编剧中,《中华异想集》在筹备中……
橙瓜:真希望能够早日看到这些作品。其实您的书那么受欢迎,一定有很多人跟您联系ip改编的事情吧?为什么这么晚才开始进行?
藤萍:因为从前没有碰上火星小说和中汇影视这么靠谱的团队。
橙瓜:您觉得您哪些小说适合改编?
藤萍:《吉祥纹莲花楼》最适合改编,而且它已经在编了。
橙瓜:《未亡日》结束也有段时间了,大家都很期待您下一部大作,新书有计划吗?
藤萍:有,新书是一本挂着打脸前明星男友外皮的园艺书,叫做《我的花园》,希望大家不要被道貌岸然的题目吓跑。
橙瓜:新年有什么目标吗?
藤萍:完成《我的花园》。
橙瓜:最后,有什么话想对一直支持你的读者说吗?
藤萍: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包容我的懒惰和鱼唇……祝大家仙福永享,寿与天齐,^_^。
《未亡日》作为藤萍的转型之作,虽然题材不再是武侠,背景也换到了遥远的未来,但主角身上依然有一股侠义之气,或许正是因为藤萍坚持“我以我笔写我心”,一直坚持给读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知识观,所以她笔下的故事,人物、背景再怎么变,精神内核是不变的,“侠情天后”依然是“侠情天后”,这让人更加迫不及待见到女神的新书《我的花园》了,希望这一份“侠情”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带给更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