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苗乡“桂兰”永飘香
杨进文(苗族)
近日在家翻阅湖南《城步县志》,当看到烈士名录时,发现里边一位名叫戴桂兰的女性英烈。戴桂兰是一个舍己救人,扑烈火而牺牲的英烈,她居然是我们城步西岩镇陈石村白塘组人。
我上网搜索才知道,桂兰的寓意是用桂花与兰草合成的一幅吉祥图画。特指对家中子弟个个成才之祝愿,表达与祝愿和寄托美好的向往为主。
戴桂兰是一个优雅而淡定的美女,但是,她不是一只依附的小鸟;不是攀岩的凌霄花。她用自己的淡然去呵护心灵,从而呈现出来阳光的笑容,端庄的气度,深厚的内涵。
戴桂兰本来是一位城里的俏姑娘,她娘家在湖南武冈县武陵镇茅坪里。她活泼可爱,白净的瓜子脸泛着红润,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能歌善舞,人们能从其优雅的举止里,可以看到一种文化教养。

戴桂兰出生于民国24年(1935年),她刚满20岁的那年,为了爱情,为了建设城步苗乡,她甘愿从“米箩里跳往糠箩”,她不顾当地人流传白塘的“难堪”顺口溜“养女莫嫁白塘冲,天晴棱角刺,落雨冬瓜汤”而出嫁!其实,这也是当时白塘的真实写照。
1955年,戴桂兰毅然决然地冲破世俗观念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陈石村白塘组苗族青年肖尊华结为伉俪。她虽然来自于一个城里妹子,但是干起农活来则风风火火,手脚十分麻利。肖尊华是父母亲的次子,人长得英俊潇洒,且有文化。人们羡慕其夫妻俩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啊!戴桂兰婚后,孝敬父母,勤俭持家,而且为人厚道,助人为乐,深受群众的爱戴,不久,就被选为大队妇女主任。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发生一场“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戴桂兰深知,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是最高尚的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她新婚不久,于是就在床上吹起“枕边风”,动员丈夫去参军精忠报国。
当肖尊华应征入伍之后,戴桂兰在家里顶天立地,里里外外一把手,她热心学习犁耙工夫。带头推广双季稻和种试验田,常与爱人鸿雁传书,让肖尊华安心服役。1958年,她被评为模范军属,先后出席省、地、县军属代表会议。

1960年2月,戴桂兰参加“金紫江水库工程青年突击队”,抢修砌水墙,昼夜奋战在工地上。2月6日深夜,工棚突然起火,疲劳的民工正在酣睡之中,火势迅猛。
其时,戴桂兰刚刚参加会议归来,发现火势不妙,她机智勇敢地立马冲进工棚,将何友云、朱菊香、肖碧云大声喊醒来逃出火海;接着她又再次冲进工棚,救出三个民工和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而当她第三次冲进火海时,却被无情的火焰吞没了,壮烈牺牲,时年25岁。
事后,中共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在金紫江水库工地召开追悼大会,由时任县委书记杨本连作追悼词,并为戴桂兰立下英烈纪念碑,追认为中共党员。《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相继报道了她的英烈事迹。戴桂兰名符其实。她胜过金桂怒放,赛过兰草花开,永远在苗乡飘香!桂兰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杨进文(笔名先进文化),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城步作家协会会员。常在《中国绿色时报》、《湖南林业》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