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樱花
文/甘红
朱樱花红得如火山喷发那一瞬
在枝头擎一支支火炬
用生命无声燃烧激情
这哑巴的花无声的呐喊
点燃一片天空
灼烧出一个个血红的洞
这是一株雄性的花
荷尔蒙奔突,呈射线张扬青春
这抹红!如鲜血淋漓酣畅
每一朵撕开一个火山口
忍不住靠近,差点以身涉险
梅林山的风吹过一丝清醒
岩浆一样流淌的诗,烫得人生疼
不敢靠得太近,不敢
伸手触碰。要如何靠近一朵红合欢花
而不打扰它和自己的宁静
这英雄的花萎零在枝头
扬着高傲的头,不悲不喜
(2022-01-02晨)
甘红简介:本名甘利红,深圳某中学教师,福田作协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深圳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会员。2021年福田作协第五届“五朵金花”。2021年获得“粤宝杯”征文大赛一等奖,“大亚湾平安建设杯”征文三等奖,深圳读书月微书评大赛优秀奖。作品散见《深圳晚报》《莲花山》《新城市文学》《杨美文化》《大鹏文学》等报刊杂志。有部分诗歌散文作品入选第一届“文学福田”点灯工程散文集和《广东现代汉诗编年史2021》。
震撼力源自融细腻心理于朱樱花的异质美
南成赏析
读甘红的《朱樱花》有一种惊讶、惊叹甚至惊怕的感
觉,因为花本
来是艳丽婉约柔美的,但甘红的朱樱花却如火山喷发,地动山摇,天崩地裂,我还想到电视新闻火山喷发的情景,火红的熔浆沿着山体流动,呑噬一切生命,火山灰遮蔽了附近几十平方公里的城镇乡村,人们四散而逃……一位柔情似水的美女诗人,把花写得如此惊天动地,焉得不惊?
可见此诗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采用了诗学中改变属性的方法来写朱樱花。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说:“事物的属性,就其物理范畴而言,有固态、气态、液态之分;就其生命意义来说,有生物与无生物之别、动物与植物之异;从感觉属性来说,则有视觉、听觉、触觉等的不同。诗人则常常跨越这些区分和界限,将诗的视角在其间摆动、变换。”改变事物的属性使诗有新鲜感,使人耳目一新。如廖亦武诗人写固体的太阳“太阳像黄金的旋涡向你涌来,湍急的光芒咆哮着”,成了流动的液体;他甚至把太阳写成了“土豆”,“太阳像一只被烧熟的土豆激发着孩子们饥饿的想象。”产生了不同的异质感,激发了诗意。此诗改变朱樱花的属性,变成了“火山喷发”,第一节“哑巴的花”发出“无声的呐喊”,无声就是有声,喷发时如雷声滚动,甚至烧出了天空“一个个血红的洞”,把朱樱花的开放极限夸大,赋予惊天动地的气势。
第二节指出“这是一株男性的花/荷尔蒙奔突",花变形为火山口给人“鲜血淋漓的淋畅",“忍不住靠近,差点以身涉险”,幸好“梅林山的风吹过才有一丝清醒”。诗是有潜意境的,这个“人”就是美女诗人自己,我读到此时就想这位美女可能被这棵朱樱花所比喻的男帅哥追求,差点动心了,后因客观原因而“清醒”过来。火山喷发其实是写这位男子追求的炽烈,“我”对此的欲迎还拒或者欲拒还迎,这是他们双方的事了。把人物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与花的异质性描写结合,以物我为一包含了丰富的诗意。
第三节以朱樱花“岩浆一样流淌的诗/烫得人生疼”,这个“像”(其读是“我"),“不敢靠近",有点拒绝又于心不忍,于是劝说对方“要如何靠近一朵红合欢花(朱樱花的别称)/而不打扰它和自己的宁静”,“我”又有些心痛“朱樱花”了,诗人逼真地表迏了男女交往爱恋中复杂微妙的心理,如竹枝词所咏“道是无晴却有情”,讲不清楚了,这就产生多重的诗意了。
此诗将朱樱花属性改变成“火山喷发”,又融入了复杂细腻的心理描写,因此有一定的震撼力,打动人心,体现了诗人较高的诗美感,如吴晓教授所说:“其实都可以找到特定情景中的情感内在依据,当然也来自于诗人感受的敏捷,想象的奇特。”

南成简介:记者、作家、诗人。广州电大汉语言文示客座教授,参加了三十多个文学、朗诵、文艺组织。有二千多首诗见诸于《诗刋》《诗世界》《作品》《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一百多家报刊及官网平台。由广州出版社等出版了三本诗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本评论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