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村里有一户土财主。家里常年供奉着财神,门楼上刻着“招财进宝”四个大字,有几十亩好地,还养着几头大牲口,日子过得相当不错,在村上属于富裕人家。院子挺宽敞,长着一棵大槐树,树上有一个老鸹窝。土财主以吝啬和小气出名,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财迷精”。
财迷精常年以种地为生,家里又缺少男劳力,每到春天,都要去集市上雇两三个长工回来,工钱是提前讲好的,比一般雇主只多不少,因此,不了解内情的长工们,一般都愿意来财迷精家,来了以后,才大呼上当,因为能拿到囫囵工钱的,属于少数。因为财迷精与长工已经讲好了,干不到年底,只能拿到一半工钱,如果干不满一个月,连一分的工钱都拿不到。
王麻子是财迷精雇来的长工,来了还不足半个月,就后悔选错了主人。对于王麻子来说,每年都要给人当长工,一般的雇主,对勤劳能干的长工都很敬重。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干的时候干,饭菜也跟主人吃得没两样,甚至做了好吃的,主人都是让长工们先吃,剩下后自己和家人才吃。老财迷尽管日子上挺富裕,可对长工们十分苛刻,一是天不亮就喊长工们起来干活,到了天黑看不见来才让人归家,每天都是披星戴月;二是不跟长工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主人吃好的,长工吃次的,最让王麻子难以忍受的是每天喝完粥,财迷精让长工们把碗都舔一遍。与王麻子住在一起的是两个长工,也都后悔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雇主。
清明节的那天,村庄上弥漫着饭菜的香味。每年的这一天,村人大都做好一顿吃的,有的是熬肉菜,有的是蒸包子,有的炒几个菜……一般都要改善一下伙食,可财迷精给长工们的午饭,跟平时没有一点区别,仍然是高粱面的窝头,没有放一滴香油的咸菜,像刷锅水一样的青菜汤。
天气暖和了,长工们一般都是在大槐树下吃饭。王麻子拿着筷子,看着桌子上的饭菜,想到每年的清明节,无论在家也好,在别处扛活也好,都要改善一顿,过节了财迷精还给这样的吃食,让他一点胃口都没有。树上的两只老鸹喳喳地叫,其中的一只老鸹,无意拉了一摊屎,不偏不倚,正拉在王麻子的手背上。王麻子气不打一处出,把筷子一摔,抄起一块砖头,就朝着老鸹投去。两只老鸹吓了一跳,仓惶地逃走了。
财迷精的老婆站在一边,看王麻子敢打树上的老鸹,一下子就急眼了:“你……你是想坏俺家的日子?”
王麻子坐了下来,也没跟那老婆子一般计较。
那老太婆有些迷信,常跟长工们说,两只老鸹是他家的吉祥鸟,已经住了十多年了,树上的老鸹窝,就是聚宝盆,这个家就是靠着那老鸹和“聚宝盆”富起来的。
老婆子继续唠叨:“你……你要是把老鸹给我打跑了,我就跟你没完!”
王麻子心里恨恨地说:“我赔你个狗屁,还要把你家的老鸹窝拆了。”
夜深了,身边的两个长工早已进入梦乡,可王麻子丝毫没有睡意。他一天也不想在这里干了,可半个多月的工钱拿不到,一走了之,那太便宜财迷精了,非把财迷精和他老婆整治一下子,才能解除心头之恨。
又一个夜晚来临了。
王麻子看窗外有个人影,故意提高声音对两个伙伴说:“我夜里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老神仙来找我……”其中的一个人问:“老神仙找你?那肯定有好事。”王麻子站起身,一副神秘的样子说:“我必须把门关好,这个事情,除了你们两个,谁也不能往外说。”伙伴异口同声地说:“知道。”
窗外是老财迷的人影,三个长工们都知道。老财迷有偷听长工们说话的毛病,不只一次被长工们撞见过,撞见尽管双方都非常尴尬,可财迷精就是不改,王麻子朝外探探头,看财迷精蹲在黑影里,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关严了屋门。
财迷精靠近窗台,竖起耳朵,想听个究竟。
王麻子低声说:“那老神仙说,财主家能够发财,是因为那老鸹窝里有一件宝贝。”其中的一人问:“什么宝贝?”王麻子说:“隐身草。”
窗户上糊着一层纸,尽管是压低了声音,可在外面窗根下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屋内的另一个人问:“老神仙告诉你隐身草长什么样儿没有?”王麻子说:“没有。”刚才问话的那人说:“一根一根地辨别,肯定能找到。”
王麻子说:“老神仙说了,这棵隐身草,可是无价之宝。有了它,谁也看不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咱们三个人先说下,谁得到隐身草,一定不能忘了兄弟。”另外的两人说:“好,这事千万不能让主人知道。”
财迷精听完长工们的谈话,回到屋里高兴地一夜都没睡,如果能得到那棵隐身草,马上就要发大财啦!第二天一早,先打发长工们去地里干活,然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婆,老婆也信以为真。
财迷精慢腾腾地爬上树,就开始拆起老鸹窝来。老婆站在树下,仰起脸来看,财迷精拿起一根草棍问:“看见我了吗?”老婆在下面回答:“看见了。”他又拿了一根:“看见了我了吗?”老婆回答:“看见了。”财迷精拿一根问一次,一连气地问了三十多次,老婆仰着头,脖子酸疼酸痛的,有些受不了了,就低下头放松一下,谁知财迷精又在上面问:“看见我了吗?”老婆连头也没抬,随口说道:“没看见。”财迷精一听,如获至宝,忙把手中的草棍揣到怀里,从树上爬了下来,回到屋里,把那根草棍藏在柜子里。
第二天,财迷精穿戴整齐,挎着一个褡裢,拿着那根隐身草来到集市上。集市上非常热闹,两边早已摆好了摊位,有卖菜的,卖小吃的,卖针头线脑的……应有尽有。老财迷拿着隐身草,随手拿了人家一把大葱,装进了褡裢里。掌柜的正在打点买卖,看财迷精偷了大葱,也没言语。大葱是自己家地里产的,也值不了几个钱,何况又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也就不值得跟他一般见识。财迷精又走到一家炸馃子的小摊前,也不怕刚从锅里捞出来的馃子烫手,拿起一个馃子就走,摊主也没有跟他计较。在集市上转了一个来回,财迷精的褡裢里就装得满满当当了,除了大葱和馃子,还有炊帚,马勺等做饭用的工具。
从集市上走回家,财迷精喜笑颜开,隐身草既然让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就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思来想去,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到县衙门去一趟,从库房里弄出点银子来。于是,第二天吃完早饭,他骑上家里的枣红马直奔县城,两个时辰的工夫,就来到县城,把马拴在县衙门前,举着那根隐身草就朝着里面走。守门的衙役正在打瞌睡,于是,就放心大胆地来到大堂上。
县太爷正坐在大堂上审问犯人,两边站着几个拿着棍棒的差人,犯人跪在大堂上。财迷精是第一次进入县衙,根本不知道放银子的库房在哪儿,又不敢向人打听。当他看到县太爷面前的大印,就改变了主意,先把大印弄到手里再说。
财迷精走到县太爷跟前,拿起大印就走。县太爷楞了一下,马上命令差人把财迷精拿下。差人们一拥而上,先把财迷精摁倒,然后用绳子捆了个结结实实。财迷精在大堂上大喊
大叫:“别弄坏我的隐身草。”县太爷命令差人们把财迷精拉了出去,重重地打了四十大板,然后投进了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