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清,安徽省作协会员,上海浦东新区作协会员。作品多次获奖。擅长散文创作。
建党百年征文
桃园新貌(散文)
胡晶清
忆往昔。这里是塘东村桃花源,位于上海市周浦镇南部,是一处仰天看桃树结果,看地靠天落雨吃饭的小乡村。交通出行靠人两条腿支撑着担子过木板桥、小石桥、哼哼唧唧的摇撸船、配合着 “笨、笨、笨”的小机帆船高唱“翻浪小曲”穿越一棵棵桃树、杨柳、梧桐出行。在大上海、大浦东、大开发的热潮中,把过去看桃子、看瓜果、看鱼塘用的破旧茅草房、小砖小瓦房的小乡村旧貌变新颜。
看今朝。塘东村桃花源已改称桃园社区中心。它已演绎成一座大型的桃园社区中心拆迁户居住区,这里安置着上海市繁华的黄浦区、杨浦区等多地拆迁户、还聚集着本地回迁户、购房户、租房客。区域:东至周东南路、南至五灶港、西至沪南公路、北至周祝公路。区域面积1.77平方公里。
辖区有:横桥、汇腾、欧风、瑞阳苑、安阁苑、中城苑、中虹佳园等7个居民区,16个住宅小区;1.2万户业主、人口3万余人;配备多处配套工程:幼有所育的澧溪、欧风、童心等3所幼儿园;学有所教的1所九年制的周浦实验学校;病有所医的1家周浦社区卫生中心;老有所托的1家桃园社区日间照护中心,以及方便生活的多家农贸市场、超市、海印哈邻里等商业区;
供人们休闲的1处集有凉亭、钢架木头座椅、石板圆桌、圆凳,篮球、排球、网球、多元化锻炼器材、富有特色的憩园广场,为居民提供了一处处绿树成荫、四季花开、宜居祥和、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有人说,到了桃园社区就交上了桃花运,桃花有甜蜜爱恋寓意。你看:早晨一对对开车出门、坐公交车、乘地铁,朝气蓬勃的帅哥美女青年人、中年人、送孙辈上学,满心欢喜不减当年的英姿老年人,个个出双入对,哪一个不是交上了”桃花运”。
交通行。在2020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的诞生日、伟人节,18号地铁线开通了,上海人民的手机刷爆了。教了一辈子书,2006年从市区动迁来、退休的岑洪福校长激动地说“哎呀!开通18号地铁线,我们的居民与亲友、同事、同学、学生们来往更方便更快捷了”。
1066公交车(5:12---23:34)从16号地铁线鹤沙航城公交站始发,经11站的运行,停靠桃园社区中心、瑞浦路沈梅东路,向左续行一站就是18号地铁站沈梅路(5:45---22:25)往返对开。周东南路瑞和路还有开往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人民广场、西外滩的451公交车;通往东外滩、金融城陆家嘴的有992公交车,还有通往不同方向的624、52、16、975、1117、1126等各路公交车,极大地方便了人民出行往来,人们穿着时髦得体、见有老人、孕妇、抱小孩的乘客,互相让座,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人们的精神面貌充满了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美景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 ------”
一曲动听的民歌把我们带进了一处美妙无比的桃花源,在春天阳光的照耀下,这里一棵棵淡红色桃花的盛开,慢慢地舒展开一张张耀眼的画卷,花瓣是那样的鲜艳、花心是那样的透黄、透明、美丽,引来一群群蜜蜂竞折腰,它们不断地从一朵朵花心采蜜后、再采第二朵、第三朵、返回采集第一朵花心,撑得肚大腰圆后,兴高采烈地煽动着翅膀、嗡嗡叫地返回蜂巢“自己的家”、把储存在胃中的“硕果”一滴不漏的呈交给蜂王酿蜜。
每天不辞辛苦地采集河边、水道、小区和花园里的桃花、梅花、樱花、梨花、杏花、芍药、含笑、海棠、迎春花、杜鹃花、牡丹花、百合花、虞美人等数十种报春花。蜂蜜无愧是吸取百家花卉之“甜蜜美味”奉献给人们的袖珍天使。看我们基层的党务工作者、社区干部、居委干部、社工、志愿者,每一个人像不像一年四季不知疲倦的“小蜜蜂”,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绿叶、小草中,每一天都在热情地为他们幸福生活忙碌着。
榜样范。十多年来,扎根基层工作的社区党委书记张玉英同志和辖区7个居民区的“头雁们”,团结和带领社区广大党员群众践行初心使命,在社区建设的道路上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桃园社区先后被评为“周浦镇十佳基层党组织”、“浦东新区一级党组织”、“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先进单位。
同时,她还是周浦镇党群服务中心醴润书记工作室的成员之一,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着“传、帮、带、教”的作用。先后荣获周浦镇“创先争优”创业标兵、“周浦镇优秀党务工作者”、周浦镇第一届“十佳班长” 等荣誉称号。今年是换届选举之年,汇腾居委会党总支两位书记因工作调动,根据上级党组织安排,张玉英同志兼任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她起早帯晚的工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急、工作量大的困难,保证了居委会工作的高效运转。3月,圆满完成了各居委会党组织的选举工作,产生了新一届党组织班子成员。接下来她将继续依托“书记工作室”搭建好“老带新” “传帮带”的平台,带领居委会书记们为建设美好桃园、宜居家园“摞起袖子加油干”。“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不要紧,关键是要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感觉桃园是他们安居、宜居、乐居的家园。”这是张玉英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20年年初突发新冠疫情,桃园社区党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居委会党组织会议,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社区居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冲锋在前,广大居民志愿者更是无私奉献、守望相助。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内252名党员志愿者协同社区、居委干部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筑牢了基层疫情防控“阵地”。3月25日,周浦镇政府吹响了加快接种新冠疫苗速度,结束免疫洼地状态的“集结号”。
周浦社区卫生中心遵照上级安排,开始接种新冠疫苗,社区党委第一责任人满腔热情地在第一时间传达相关精神,社区、居委干部抓住时机做好宣传工作,居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闻讯后冒雨赶来接种新冠疫苗,导致疫苗一时紧张,尤其是老年居民,大都有基础病,行动不便,来一趟不容易,有的接种对象跑到卫生中心直接申请,接种疫苗人群超越了计划。
为了有序组织,张玉英同志协同院方新上任的顾召华院长共商共议,针对天气下雨,现场接种人员容易出现急躁情绪乱插队现象,立马召集杨青、董翻番、张蕾、赵建萍、钟凌等社区有关人员在志愿者队伍微信中下发通知,号召志愿者自愿报名到卫生中心值班,得知需求后,报名的志愿者人员远远超出意料。
值班时间是上午班7:30---11:30;下午班11:30---15:30;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响应社区党委号召,值班者早到晚走,配合卫生中心组织接种人员有序排队,忙而不乱,宣传中、建议中青年要谦让老年人、无疾病者要谦让有基础病者、组织院方、保安、志愿者在医院中心大棚里设置 双U互扣型排队法、有效地控制了接种人员受气候影响等客观因素而产生的急躁情绪乱插队现象,良好的接种疫苗环境受到卫生中心领导、医生、护士、接种人员的好评。
桃园新貌。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在抗击新冠肺炎、接种疫苗严酷的斗争中,社区是守护居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光荣使命的“最后一公里”。在打造美丽家园的社区治理中,居委会的“头雁们”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更是率先垂范、敢于担责、勇于创新、乐意奉献的战斗集体。
一个称职的党委书记、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好的领导、就是属下的榜样,一个讲话和蔼的勤务员、就是百姓心中的父母官。有人说“张玉英同志和她率领的团队具备了“三牛”精神,为居民服务的“孺子牛”、社区工作创新的“拓荒牛、”乐于艰苦奋斗的“老黄牛”,这就是当今的桃园新貌。
2021年4月28日
今音(雍赓)评论:
评作者文学思维方式的与众不同
胡晶清这篇《桃园新貌》散文将近三千字,分两个层次,一个从面上的角度写了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南部桃园社区的概况;另一个从点上写了社区党委及党委书记张玉英如何带领班子成员,在落实和贯彻上级党委的工作情况。
桃园社区党委下属7个居委会的党总支。桃园区域面积1.77平方公里。辖区有:横桥、汇腾、欧风、瑞阳苑、安阁苑、中城苑、中虹佳园等7个居民区,16个住宅小区;1.2万户业主、人口3万余人。这也是这篇散文的背景。然而,作者要驾驭这样的题材,同时又要写出和其他作者不一样的地方的难度是在对素材的统筹方面的思考出新。
比如新在用归纳法的逻辑思路的先面后点,从内在的线索发展上,把第一个层次的社区概况,能够自然地和第二个层次的张玉英的点上情况联系在一起,在结构上呈现出的是暗线结构,则依靠各自不同的理解而串联或其它。
它和散文的表面形式也有一个相呼应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在于提出了一个谁在那里管理,或者是管理该地区的社会工作的是哪个社区。像这样的思维方法上的能动效果,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依靠这篇散文所提供的各种画面与人物来进行思考,另一个是它和专业写法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笔法灵活、随性、活泼等。
之所以要这样讲,因为作者的开篇与切入,以及铺排全文的过程中,和专业的文学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没有按照文学套路来模仿和复制,这其中的理由,就是作者的主动性已经超越了所谓的文学概论的模式。
如果按照文学概论模式来衡量这样的素材、题材,就是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也不一定写得出来。理由就在于写这篇散文的作者,首先对写作感到兴趣,其次,有主动为社区服务的思想意识。
比如,我想学、我要学这样的意识,能够促使作者到周浦地区寻访这样的素材以及素材中的人物。像这样的主动精神,在中文系里不一定能够培养得出来。因为想法不一样,年龄不一样,经历不一样等等,都决定了这篇散文能不能写得出来,写得好。
这时候可以看到,作者的文学意识和其他人的文学意识不一样的区别是在于用向上的基调、求发展趋于美好的愿望,默默无闻地反映在桃园这个社区里为文明建设耕耘的社区工作人员。
并且能够将这份意识溶于主动为社区服务,这就是这篇写桃园社区散文取得成功的地方。写环境肯定要写到人物,这时候的张玉英这个人物,以及散文中所提及的其他人物,这才自然融合到文章当中来,一点也不拖沓、不做作。像这样的创作精神,我认为这就是作者个人对文学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所以讲,文学也是人学。
用评论写出了作者对桃园社区概况的介绍和细节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在社会上有很多像张玉英这样的社区干部,每天都默默无闻和踏踏实实做好上级安排的工作,比如面对新冠病毒,作者也写到了社区干部如何工作的场景与细节。作者把这样的细节放在第二个层次里面来展示,除了和第一个写概况的层次有内涵上的转承之外,它还有一个对人物作谦卑处理的方法。
有压阵之势,依靠的是有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有信赖之情,是因为有很多社区干部在张玉英的带领下团结一致的工作劲头;有依靠之想,是社区广大居民的希望所在。只要社区居民有困难,马上就会有社区干部出现在面前。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实质上所反映的是党和群众密切联系的一种形式和渠道,不但有效,而且畅通。
特别是在疫情面前,社区干部更是显示出了个人精神、魅力,还有能力。社会就是在方方面面的有效配合和互动中得到了发展。
这时候再回到散文的开头部分所描绘到的公交线路等的有条不紊,则都是在这样一种规则影响下的互动方式。
当然,这篇散文还有许多值得研讨的地方,比如创作手法、结构和作者的人文精神;又如,对社区这样一部庞大的机器管理,社区在执行力方面的意识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等,还可以写出更多的文字。这些设想,都是有这篇散文带给我们的思考。在这里,要感谢作者的奉献。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