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得春来非自足
文/朱双顶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宋名相韩琦的《迎春花》诗,以花言志。我最喜欢的就是此诗中的“迎得春来非自足”这句,如果仅是满足于自己的盛开绽放,没有百花千卉共芬芳,那么顶着严寒、争得报春的意义又何在呢?所以迎来春天并不是为了自我满足,而是为了百花千卉一起芬芳,才有了迎春花之名实,使它与梅花、水仙、山茶花为伴而成为“雪中四友”,突显出它不畏严寒的非凡气质、不择风土的顽强生命。
我与迎春花的认识,还是得益于机关大楼。那时新楼落成还不久,楼的周围就种上了我那时还不知名的它,只见它细长的枝条沿楼壁向上而长,到一米多高的样子就向外弯曲而垂,披落而下,形成了一道翠绿色的篱笆景观,每到春初,光光的绿色枝条就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在严寒尚未消尽的天气里,给人带来春之气息,煞是好看而温馨。有人告诉我,这就是迎春花。它那万绿枝上朵朵黄花,在寒风凛冽中竟能保持住端庄秀丽,一时让我从心里喜欢上了它。等到后来的某一年,在迎春花盛开时节,再看它似乎总少了点什么,细想之下,原来是枝上的花朵稀稀疏疏的了,一点也衬托不出迎春的热烈样子。我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它也老了吗?
今天,我写迎春花一文,带着疑问查看百度百科中的迎春花资料,才得以明白。原来迎春花属于捩花目木犀科素馨属,又名金腰带、黄梅、清明花等,为落叶灌木丛生,小枝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纷披状,叶互交对生。它的花先于叶开放,有清香,金黄色,外染红晕,花期2一4月。它开花的特别之处,正是我费解问题的答案所在。这就是迎春花只在一年生的枝条上形成花芽,也就是花只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要想增加着花量,就得在每年的花谢后对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长出更多的侧枝来。而本机关大楼四周脚旁的迎春花,或者是考虑到枝条翠绿造型好看,或者是就不知道这个中的奥妙,就少见人去修短再发,只是不让它长得过长而保持固定造型而已,头年生长的侧枝少了,哪里求得满眼的迎春花呢?只能是零零星星就不错了,但是报春的意蕴还是有的。
迎春花在我国算得上是一种古老的花卉之一,如果依传说的故事,至少在上古前就有了。相传大禹治水,勘踏千山万水,路过涂山时,喜遇一姑娘,俩人相爱成亲。可大禹要治水,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与姑娘忍痛分别,可姑娘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到了一座山岭时,大禹对她说:“不管怎么送,总有分别时,不治好水我是不会回头的!”姑娘无奈坚定地说:“那你走吧,我就站在这里等你,等你治好了洪水,再回来找我吧!”临别时,大禹将束腰的荆藤解下来,交给姑娘,头也不回而去。等到治水大功告成,大禹急不可耐地回来找姑娘时,谁知姑娘已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变成了一座石像,草籽穿透她的双脚在她的身上发芽生根,她的手已经和荆藤长成了一体,荆藤也早已长出了新枝。大禹触景生悲,上前呼唤姑娘,泪水落到石像上,刹那间,那荆藤上就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为了纪念姑娘的心意,大禹将这荆藤上的花起名叫“迎春花”,石头也就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望夫石”了。可见,迎春花诞生于大禹时代,巨今已有四千多年了。迎春花的花语一一相爱到永远,也许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说起迎春花的别名,也有一番雅趣。首当其冲的就是“迎春”了,相传很久以前,当大地依然是寒风凛冽、冰雪未化时,万物都还蜷缩在冬季冰冷的梦境中,但春天的脚步声已经逼近。花神召集了百花共商,欲派使者到人间去报春天的到来,众花都宿起了脖子不出声,她们既不想得罪花神,也不愿意冒着严寒去当报春使者。此时,却有一个穿着鹅黄色的小姑娘站了出来,对花神说:“就让我去吧!”花神为之而动容,当即赐予了她一个美丽的名字“迎春”,让她去人间报春。于是,在每年的冬春交替之际,迎春花就绽放报春,给人们带来春的美好和希望的祝福。迎春花的另一别名“金腰常”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说是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复国报仇,派旷世美女西施去实施美人计得手,灭掉吴国后,西施却和范蠡成了恋人,恰逢迎春花开时节,范蠡亲自为西施折下了一支迎春花,将它别在西施的腰间,说这是金腰带。从这以后,“金腰带”就成了迎春花的别称之一,成为爱情的象征。
迎春花的报春之吉祥、不畏严寒之品性、端庄秀丽之花容,深得文人骚客之喜爱。唐白居易在《玩迎春花赠杨郎中》诗里赞为:“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不畏严寒报春的小黄花,不可小觑,须另眼相看,别将芜菁当作迎春花了。宋晏殊在《迎春花》中说为:“浅艳侔茑羽,纤条结兔丝。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也是赞它凌寒报春,说它偏偏冒着凌寒在早春开花,应是讥诮其它花开迟了。

迎春花虽有众人的喜爱,但却因为其枝条披垂,又有着不畏严寒先花后叶报早春之任,需要让人及早感知之因,只好倍受委屈,总是被人落寞地种植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房屋周围,以充当报春的使者,让人们早春观赏。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被人忽略而疏于照料,没有对它及时地剪修,让它得以多生侧枝好来年开花,而来年的花少又让人少有眷顾,久之便成了弃儿而自暴自弃了,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惜!迎春花啊,迎春花!你为什么就不能改下自己的只开在头年生的枝上之禀性呢?难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有着落落寡合、不喜与众钗黛为伍的贾府二小姐,取名为“迎春”呢,以暗含她有迎春花凌寒独开不顾及它芳的禀性。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也许正是迎春花凌寒独开报春的禀性,才显得它高贵端庄大气,所以才有了“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且“迎得春来非自足”。它的黄色花朵、翠绿的藤蔓没有人希望如此,但它还是当仁不让地浪得了“迎春”的虚名,且还不以此为满足,非要迎得与百花千卉一起芬芳。花如此,那么人呢?
二〇二一年十月三日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三百余篇。